從《出師表》中解析諸葛亮所犯的職場禁忌

諸葛亮一直以來就是智慧、才幹、忠誠的化身。一生為了蜀漢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欣賞和尊重他,不惜「猥自枉屈」三顧草廬請他出山輔佐,臨終又將劉禪托孤與他。關羽張飛等兵將謀士都敬仰剛和佩服他。諸葛亮簡直就是一個成功職場人士的典範。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成功的職業經理人,似乎並沒有得到劉禪的認可。從裴松之所注《襄陽記》可觀之,諸葛亮死後,許多人都上書劉禪要給諸葛亮立廟紀念,而劉禪卻以於禮法不符為由拒絕了。按說這樣一位奇功居偉的人士,劉禪出於感恩為其破例也是未嘗不可的,而且還有那麼多人贊同。劉禪之所以不太認可諸葛亮,主要還是諸葛亮在上下級關係上沒有拿捏好,犯了職場禁忌。從《出師表》即可見一斑。

一是擅自做主安排人事。如,將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安排處理宮中大小事情,讓向寵全權處理營中之事。人事問題是一個單位最為敏感的問題,也是作為領導者一種權力的象徵,是絕對忌諱別人染指的。劉禪作為皇帝,用誰不用誰自然是他的權力,而諸葛亮雖然有劉備的臨終遺言,可以統攝國政,但是如果真的直接這麼去處理人事安排,必然會使得劉禪不高興。職場中,對於領導的授權,那些該正常使用,那些該謹慎使用,一定要有所考慮。

二是對劉禪言語上缺乏應有的尊重。儘管諸葛亮是托孤之臣,對於劉禪有」太上皇「之稱。但這或許是劉備為了穩住諸葛亮,或者說是劉禪迫於父命,或出於對諸葛亮的尊重和客氣。但無論如何劉禪是皇帝,諸葛亮是臣子的這種君臣關係是改不了的。而在出師表中,諸葛亮一些言語不像臣子對皇上的建言,而像父對子、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說的話。如文中要劉禪」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悉以咨之「等言語,完全是一種教訓、命令式的口吻。在上下級,無論與領導關係多親密,領導對你多尊重,作為下級,千萬不可得意忘形,忘了應有的禮儀和尊敬。

三是擅自行事,推卸職責。劉備本來是讓諸葛亮在宮中全力輔佐劉禪,應該是坐鎮指揮、統攬全局,對蜀漢大小事情負責。然而諸葛亮卻擅自將自己的職責分一半給侍中侍郎們,自己卻親自帶兵出去打仗。試想,作為領導,如果把某件事情交給一個下屬,而這個下屬卻將此事交給他人,自己去幹別的事去了,這樣的下級不但不稱職,也不會再得到領導的重用和信任了。

四是過於謹慎,不堪重用。諸葛亮子啊表中直陳,」先帝知臣謹慎「,」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諸葛亮本來是想表達自己對先皇托付的事盡心盡職。但是,這樣明顯的暴露心跡,容易給人造成此人不能擔事,沒有抗能力的印象。試想,作為領導,怎麼可能把重要的事情交給這種不能擔事、承受不了壓力的人呢?謹慎是好事,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是好事,但是要講究技巧。即便有壓力油困難,也要給領導以信心。

《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