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的孫權和周瑜、魯肅的關係真的很和諧嗎

在周瑜時代,孫權名義上是東吳之主,可是在軍中,實際上的最高指揮者卻是周瑜。當孫權接替兄長孫策的權力之時,人心浮動,江東不寧。周瑜率領大軍回到吳郡奔喪,然後長時期駐紮在吳郡。在周瑜來說是為了保護孫權,捍衛孫權,可是在孫權看來,未免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傀儡,名位東吳之主,卻要倚仗周瑜的支持。而當曹操率領大軍征討江東,張昭等人一片投降之聲,雖然有部分武將主張作戰,但也心中猶豫,不知道是成是敗。可是一旦周瑜回來,文臣也好,武將也好,紛紛前往拜會周瑜,希望周瑜一語定乾坤。而在殿前大會時,周瑜慷慨激昂陳訴滅曹大計,孫權於是決心作戰。

而當周瑜大敗曹軍之後,周郎威名更是傳遍天下,甚至有人傳言,江東只知道有周瑜,不知道有孫權。而劉備和曹操更是別有用心的告訴孫權,周瑜才智卓絕,絕對不會久居人下,假惺惺的提醒孫權小心提防周瑜。雖說孫權知道周瑜未必有謀反之心,可是周瑜實在功高震主,難怪在周瑜的晚年,孫權對周瑜一再壓制,多次拒絕周瑜殺劉備,奪荊州的計劃。而周瑜之後的魯肅呢?

魯肅比之周瑜,在江東的威望要小一些。可是,魯肅和周瑜本就是多年好友,長年輔佐周瑜,熟悉軍務,雖然是文人出身,卻深得東吳眾將推崇。而在赤壁之戰前,眾說紛紜之時孫權難以決斷之時,是魯肅告知孫權,眾人皆可以投降,唯獨孫權不可投降。在赤壁之戰前後,魯肅跟主動聯合劉備,完成孫劉聯盟的大戰略,成功打退曹操,並且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

可是,孫權和魯肅也有矛盾,而矛盾的根源就是雙方對孫劉聯盟的態度不同。魯肅一直主張孫劉聯盟,甚至就是由他出面借給劉備荊州(江陵)。而孫權呢,是在困境中就希望聯盟,借助劉備的力量對抗曹操。可是一旦形勢有利,就想咬劉備一口。孫權是個實用主義者,而魯肅的目光更加長遠。不過,魯肅的一些儒者氣質,也確實使得魯肅有些心慈手軟。而孫權三十出頭,野心勃勃,哪裡會安分。可是就算是自己對魯肅不滿,對孫劉聯盟的策略不滿,可是只要魯肅在世,孫權就無法乾綱獨斷。

《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