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孔明和劉備真的是「一條心」嗎

「劉備之德近乎偽,諸葛亮之智近乎妖」,劉備諸葛亮這對主僕在歷史風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以蜀國的成敗為主線的《三國演義》明顯的討好分不開。然而世人皆知,劉備集團的大腦諸葛亮幾乎左右了整部小說的前進搖擺。劉備之所以能夠贏,與諸葛亮的智慧密不可分。得到諸葛亮的他,勝戰連連。所以對諸葛亮也不僅僅是君臣的關係,更多是一種尊重,甚至是敬佩。不得不說,這種關係太過理想。於是我們不禁會發問:諸葛亮和劉備真的是同一條心,從來沒有過意見相左的時候嗎?

可惜,是有的。而且是非常大的分歧,這一顆同時烙印在諸葛亮和劉備心口上的硃砂痣——是吳國。一聽這話,很多人會懷疑,劉備諸葛亮感情那麼好,這所謂分歧是不是言過其實?這疑問來得確實有理有據,讓我們先看看劉備和諸葛亮的親密:

劉備自己曾說過,有諸葛亮在輔佐他 ,他就好像回到水裡的魚兒一般,悠然自得,從此對他是言聽計從。相比之下,甚至連張飛、關羽這些結拜的老兄弟都比不上他們二人來得親密。這尤其表現在曹操的兒子代替他老子坐上皇位以後,眾人都一致認為,劉備應當稱帝,劉備的偽善讓他拒絕了大家的提議。

而諸葛亮輕描淡寫的一番話就讓劉備改變了想法,還誇讚:「諸葛亮不僅能幫助我克服弱點,協助我佈施天子的福澤,讓漢室的光輝滿照天下。」往後,更是把劉禪和整個國托付給諸葛亮。從此在青史上,他們倆就是君臣的模範。

然而,這些親密下掩蓋的裂痕卻是驚心怵目的。劉備在坐上皇帝的寶位後,一心想報復當年將荊州失給孫權,殺死關羽的仇。於是在黃袍加身的第一年秋季興兵,親率諸軍伐吳,為關雲長報仇。出發時雖然意氣風發,結果卻是慘不忍睹,劉備被孫權打敗,不得不撤退到永安駐兵,一年以後因重病而死。這場注定失敗的戰爭不是沒有先兆的,在劉備出發前,蜀國的群臣諫書堆了厚厚一沓,而劉備固執地不聽任何建議。那麼,提意見的群臣裡有沒有諸葛亮呢?然而無論是在史書還是關於諸葛亮的傳記裡,都沒有提及諸葛亮的態度。可是,既然是天子御駕親征,又是群臣都反對的一次戰爭,就算諸葛兩沒有隨軍前往,也總該有和劉備有過交流吧?

在《三國誌·蜀書》中有一句話,寫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西行,必不傾危。」,這是在彰武二年,劉備大敗而歸回退到白帝城時,諸葛亮說的。可以輕易看出,不管劉備有沒有參與或者這次劉備的御駕東行,他實際是不贊同這次東征的。

歷史讓我們看到,儘管諸葛亮對這次決定並不贊同,可是他並沒有阻止。其原因就是我們在上文提到過的——劉備和諸葛亮在東吳上的分歧已久,並且劉備內心固執,不會讓步。不勸諫不等於同意,縱觀他們在對東吳的問題上,兩人始終有很大矛盾。諸葛亮一生都不願對東吳動武,而是親和為上,這已經是諸葛亮觀念裡不可改的一筆。

曹孟德在長阪坡擊退蜀國兵將時,諸葛亮就向劉備請命,主動去說服孫權,促成了孫劉聯合,打敗了曹操。從那時候開始,諸葛亮就形成了堅定不移的聯吳想法。在諸葛亮成了蜀國的掌權人以後,他立馬就派出使臣,與吳國建立同盟關係。不論是小到軍事衝突,還是大到發動戰爭,諸葛亮都沒有再對東吳動過兵。

可就算諸葛亮的觀念再深,劉備卻和他截然不同,他對於東吳是一種急功近利的需求,有益於自己的則聯合,不利於自己的則兵刃相見,來得直接。與諸葛亮的情感雖然深厚,但他畢竟才是掌握蜀國所有權利的天子。就算是在聯合的時候,他也始終保持著警惕。如劉備得到宜州後,孫權讓劉備歸還荊州,劉備卻說等到得了涼州再還給他。

又到了二十四年,劉備並沒有報備,就自己率先坐上了龍椅,打破了諸葛亮苦心經營的孫劉聯合局面。這就是劉備和諸葛亮對待東吳的做法的明顯區別。

可是為什麼鮮有人發現呢如此大的分歧呢?這便要歸功於諸葛亮的智慧了。一個處於前進趨勢的團隊是不可能不出現矛盾的,可內部的分歧絕不可以輕易讓別人看到,尤其在封建社會的君臣制度下,臣子更是不能表現對天子的不滿,和他們的不一致。諸葛亮作為臣子的典範,他十分懂得,既然沒有辦法阻止劉備的這次不妥的決定,就全心全意支持他。所以諸葛亮沒有再勸,而是負責前方糧草軍火供應的同時,也在朝中穩住了局面,讓劉備沒有半點憂慮。

這種分歧在《三國誌》等等師叔的刻意趨避下,大家並不能很容易看到,但它確實存在。不過諸葛亮的委曲求全,卻讓這種分歧,成就了一段偉大的君臣之情,在不完美上臻於完美。

《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