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國,慈禧太后是被多重妖魔化的政治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因為1898年政治變革失敗,歸罪於皇太后,將其描寫為一個弄權的老太太,一個只知道欺負那個可憐養子的惡婦;革命黨人孫中山、章炳麟等出於革命大義,倡導排滿革命,也將慈禧太后視為近代中國一切罪惡的淵藪;到了後來,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為了論證「半殖民半封建」的政治判斷,接受孫中山、康有為等人的看法,對晚清幾十年政治發展持批判態度,對於慈禧太后基本否定;至於民間野史,大都根據這幾種史觀編排慈禧太后的故事,甚者以男權主義立場予以惡意攻擊;最近者則由出版社藉著英國青年的夢話編造什麼跨國姐弟戀,更有莫名其妙的專家鼓掌叫好。顯然,這些認知只是彰顯一種或幾種歷史觀,並不是歷史真實。真實的慈禧太后根本不是這個樣子,她只是一個女人,一個非凡的女人而已。
一個女人的幸與不幸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生於1835年。1852年十七歲時以秀女入宮,稍後晉陞為蘭貴人,再後被冊封為懿貴妃。1856年,懿貴妃為咸豐帝生下惟一的皇子載淳,也就是後來的同治帝。母以子貴。這個年輕的女人自然在宮中漸漸得寵,地位漸漸高昇漸漸鞏固。這是中國傳統社會誰也沒有辦法的「羨慕忌妒恨」。
從秀女一步一步走來,是機遇,是命運。然而在後來許多好事者看來,這個女人太不尋常了,好像她從一開始就會耍手腕弄權謀。這顯然是一種臆測,是後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試想,貴為一國之尊的咸豐帝風流倜儻,足智多謀,閱女無數,一個憑借智慧巧妙登上皇帝寶座的年輕人,怎麼可能喜歡一個滿腹心事憂慮重重的女人呢?
年輕的蘭貴人或許說不上貌若天仙,但一定是一個討人喜愛的小姑娘。這是她成功的前提,是咸豐帝寵幸的關鍵。至於蘭貴人後來一步一步走上權力巔峰,那是時代使然,是歷史留給她的機遇;而她又緊緊抓住了這個機遇。
蘭貴人是幸運的,因為風流的咸豐帝畢竟讓她懷上了龍種,而且是惟一的。當這個小皇子出生的時候,蘭貴人剛剛二十一歲,她的夫君也不過二十五歲。這段時光應該是她一生中最為快樂最為得意最無憂無慮的日子。
然而好景不長。「苦命的」咸豐帝太缺少世界視野了,他在內患太平天國鬧事尚未根除的時候,竟然又偏聽偏信,因為駐京公使及擴大開放、增加通商口岸等問題與列強鬧起了彆扭,引發第二次以鴉片為名的戰爭。1860年8月,英法聯軍長驅直入,陷大沽,占天津,試圖攻進北京,以城下之盟迫使清廷答應各項條件。
中國雖然對西方部分開放已經二十年了,世界上的事情也知道了不少,但要讓中國成為西方那樣的國家,融為一體,似乎還有很大困難。英法聯軍向清廷提交了一份照會,要求增加天津為通商口岸,要求各帶五千精兵進京換約。
對於還沒有充分經驗與洋人打交道的咸豐帝和諸位重臣來說,英法兩國的要求委實有點欺人過甚。年輕的咸豐爺似乎也嚥不下這口氣,發誓要御駕親征,決一勝負。英法兩國的要求是想向中國皇帝親遞國書,中國皇帝的璽書也將由這些來使自己帶回。英法兩國的這些要求今天看來太小兒科了,但在當年不得了,清廷君臣一致認為這些要求違背了大清禮儀,有冒犯之意。咸豐帝指示:如果這些使臣必欲親遞國書,那麼必須按照大清禮節,拜跪如儀。否則,惟有決一雌雄。
咸豐帝的態度深刻影響了部屬。9月18日,雙方談判決裂,中方竟順手扣押了對方談判代表巴夏禮及其隨員數十人,引發災難性後果。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國際法原則,其實也是中國自古以來的規矩。英法聯軍與清軍全面衝突,清方漸漸不支。為挽救敗局,9月21日,咸豐帝陣前換帥,將欽差大臣怡親王載垣等人撤職,任命能幹的「鬼子六」恭親王為欽差大臣,便宜行事,督辦和局。在作了這些安排後,咸豐帝於第二天自圓明園逃亡熱河,當然公開宣佈的理由是去那兒「狩獵」。
咸豐帝的擔心顯然是多餘的,有恭親王留守京城與洋人交涉,中國在作出一些讓步後很快達成了妥協,同意將天津擴大為通商口岸,准許英法兩國招募華工等。
中外妥協達成後,京城已經恢復往昔平靜,只是咸豐帝先前醉生夢死花天酒地的圓明園被英法聯軍付之一炬,毀壞慘重。這或許是咸豐帝不願迴鑾的原因之一。咸豐帝是清代皇帝中最好色的帝王,也是至此惟一被趕出京城的帝王。流亡中咸豐帝依然不忘美女美酒,心力交瘁與體能大量消耗,終於使這個「苦命天子」在1961年8月22日一命嗚呼,撒手人寰,年僅三十。
叔嫂搭台共創新局
咸豐帝在生命垂危之際作了兩項政治安排:一是立六歲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二是加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人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這就是所謂顧命八大臣。至於那個小皇帝載淳,就是當年的蘭貴人,現在的懿貴妃那拉氏的親生子,也是咸豐帝的惟一兒子。
此時,懿貴妃年僅二十六,漫長的守寡生活從此開始。她在皇叔恭親王協助下,與東太后一起領著六歲皇兒同治帝共同治理著這個龐大帝國,表面上的輝煌與體面無論如何掩飾不住一個青春少婦的正常慾望。年輕寡婦守的不是大清王朝的江山,而是孤獨與寂寞。
咸豐帝死了,留下了孤兒寡母,懿貴妃很快被小皇兒尊為皇太后。年輕的皇太后變成了西太后,和另一位年輕的東太后一起掌管著這個國家,他們的全部希望也就是這個小皇兒,那是她們生命的全部希望。
然而,在傳統政治架構下,咸豐帝死前留下了政治安排,八個顧命大臣不僅要輔佐著這個小皇帝,而且好像還要約束著這兩個皇太后。按照那時的制度,皇上的母親當然無權干政,但那個小皇帝畢竟是她們的兒子啊?再者說,當年順治爺、康熙爺也是幼年即位,如果沒有孝莊皇太后幫助,順治時期怎能那樣順利治理,康熙年間怎能走向輝煌?咸豐帝的臨終安排對於自己來說,或許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但對大清,對未來,特別是對那個小皇帝,則不盡然。尤其是,咸豐帝將權力授給了八大臣,而對那個最能幹的六王爺恭親王則排除在外。
顧命八大臣對清廷是忠誠的,對小皇帝也是盡心的,只是他們似乎受傳統影響太深,不太瞧得起這兩個年輕寡婦。特別是肅順,自以為是咸豐帝的寵臣,飛揚跋扈,據說為了取得控制朝廷的全部權力,在咸豐帝在世時就建議除掉懿貴妃;在咸豐帝去世後,甚至計劃僱用武士圖謀兵變,誅殺懿貴妃。懿貴妃與八大臣特別是肅順之間,已經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態勢,勢不兩立,必有一死。
按理說,肅順可以輕而易舉制服懿貴妃,但他可能太輕敵了,太不把這個年輕寡婦當回事了。他根本想不到,這個年輕寡婦聯絡上不被咸豐帝信任的六皇叔恭親王,他們聯手之後幾乎沒有怎樣費勁就將八大臣一網打盡,將肅順處死。從此,大清國的政治權力就落入這對叔嫂手中。懿貴妃——此時已被尊稱為皇太后擁有最終權力,六皇叔以議政王身份兼管軍機處,掌握著大清國日常事務的實際權力。
六皇叔恭親王確實是一個能幹的人,他在與洋人打交道的時候改變了對西方的看法,相信中國如果要改變先前被動局面,一定要走上世界,要改革,要學習西方。從此開始,朝廷在恭親王的建議下,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開始了洋務新政,大清國的面貌很快煥然一新,一片生機。
大清國的新氣像是恭親王主持的結果。不過如是說來,重用恭親王,那可是慈禧太后的眼力和大度。而且,慈禧太后不僅重用恭親王,而且大膽起用漢大臣,使大清政治氣象為之一新。從1860年開始,中國確實步入一個恢復重振的軌道,正史中的所謂「同光中興」固然有御用史學的誇張和修飾,但實事求是地說,中國經過三十年和平發展,確實使綜合國力大幅提升,軍事力量特別是北洋海軍組建成軍,意味著一個比較強大的中國似乎又要在東方崛起了。
中國的恢復當然不能說都是慈禧太后的功勞,但從歷史主義的觀點看,那三十多年畢竟只有她是始終如一的最高領導者,她可能沒有主動提出過什麼變革方案,但她調動起來了內外臣工積極性,而且她能有效把握住中國這艘巨輪應該走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說,慈禧太后既是一個成功女人,又確實是一個非凡女人,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明智女主。
生命中的缺憾
慈禧太后政治上的成功是巨大的,只是對於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女子來說,寡居的生活確實令人窒息。好在年輕的慈禧太后有自己的兒子,她看著同治帝漸漸長大,心中的寂寞、孤獨也就不那麼嚴重,何況政治本身又有那樣的誘惑力。
十多年的時間一晃而過。1872年,同治帝十七歲了,長大成人了,也應該親政了。慈禧太后在經過這些年的勤勞,也準備撤簾歸政,頤養天年,歇歇肩了。然而遺憾的是,僅僅三年時間,慈禧太后的這個獨生子,咸豐帝的惟一龍種同治帝竟然於1875年一命嗚呼,英年早逝,滿打滿算還不到二十週歲。這一年,慈禧太后年四十,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女人的最大不幸是青年喪夫,中年喪子。這兩件不幸都被慈禧太后遇到了。這真是慈禧太后生命中最大的缺憾,是無論多少榮華富貴也無法抵償的。
慈禧太后是個不幸的女人,也是個不幸的母親,而且如果往更深層說,她還是一個不合格的母親。大約是因為咸豐帝死得太早,大約因為年幼的皇子失去了父愛,顯得可憐,這都是慈禧皇太后縱容嬌慣同治帝的理由。在同治帝從幼年到青年的全部歷史中,慈禧太后更多時候採用的是一個年輕寡婦對獨子的溺愛、縱容和聽之任之,使小皇帝在很小年齡就結識了許多不三不四的壞孩子比如宮中的太監,小皇帝在這些佞臣宵小誘惑下不走正道,整日裡嬉戲游宴,耽溺男寵,甚至常常在幾個小太監悄悄陪伴下溜出皇宮,微服冶遊,整夜整夜在南城琉璃廠、八大胡同等一些茶園酒肆、青樓妓院、花街柳巷盤桓,狎邪淫樂,流連忘返,漸漸走上墮落之路,往往直至第二天早朝時方才鬼不知神不覺潛回宮中,以致有時召見軍機大臣時還處在醉酒狀態,言語失次,且偶爾不知不覺雜以南城猥賤之事,不堪入耳。
小皇帝微服冶遊是個人愛好,不過他似乎也清楚貴為皇上這樣做並不好,所以他在南城狎邪淫樂時總是擔心遇到熟人,尤其是擔心遇到他的那些「眾愛卿」。作為皇上當然有權冶遊有權私訪,但畢竟同治帝年齡太小,太不適當。同治帝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刻意迴避他的那些具有同好的大臣,因為那樣不是一般的丟失體面而是太過難堪,或者他也擔心這些「眾愛卿」中的哪個強臣一高興到皇太后那裡告他一狀。
同治帝這些擔心從日常情理層面都容易理解,因此他遊冶時為了避開眾愛卿,總是在那些佞臣宵小帶領下,盡量躲開那些比較高級比較講究的著名妓院,總是盡量去那些「路邊小店」或者那些躲在胡同深處的下等私娼妓館。
常在河邊走,不能不濕鞋。天長日久,也不知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同治帝終於感染上那種不潔之病。死前數日,下部潰爛,臭不可聞,洞見腰腎而死。或曰梅毒,或曰疥瘡,當然官方文書說是天花。天花,是清代皇帝多次遇到過的事情,比較好聽。
同治帝之死當然是慈禧太后溺愛的後果,由此可以證明慈禧太后不是一個合格母親。這樣不合格的母親在中國傳統社會屢見不鮮。年輕寡婦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特別是這樣的獨苗被人欺負被人輕視,總是盡最大限度給這樣的獨苗以自由,不願用嚴格的常人規矩去約束,這樣的母親內心深處總覺得沒有父親的孩子已經夠可憐了,為什麼還要過分約束他呢?如果我們將慈禧太后放在一個常人立場去理解,就應該明白她的這一系列遭遇、選擇和普通人其實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不幸成為妃子成為皇后,她的兒子不幸成為皇位繼承人而已。
另一種愛法
慈禧太后的獨子同治帝就這樣死了,沒有留下龍種,無人繼承香火,而且同治帝本人又是獨根獨苗,無兄無弟,因此皇位繼承既不能按照父死子繼的原則自動繼承,也無法採納兄終弟及的特例由親兄弟中推出一個繼承人。大清國突然面對一個權力繼承的難題。
面對這樣的難題,各種各樣的方案提出來了,但在權衡利弊後,清廷還是下決心從與皇室血緣最近的血親中選擇皇位繼承人,於是找到了醇親王奕譞不到五歲的兒子載湉。
找到載湉繼承皇位當然與慈禧太后有關,是皇太后意志的體現。只是過去很長時間過於從陰謀論立場看待慈禧太后對權力的貪婪,可能並不合乎歷史真相,並不合乎皇太后的想法。
載湉生於1871年,他的父親醇親王是道光帝第七子,是咸豐帝的親弟弟,也就是慈禧太后婆家弟弟;載湉就是皇太后的親侄子。從與皇室血緣關係而論,已經沒有自己孩子的慈禧太后只能找到這樣的近親了,不可能還有比這更親近的人。
而且,從慈禧太后娘家關係說,載湉的母親為慈禧太后的親妹妹,載湉也就是她的親外甥。雙層血緣近親是載湉被慈禧太后看中的主要原因,不存在為了操縱便於控制等什麼理由。
1875年2月25日,年幼的載湉正式過繼到宮中,接替剛剛過世的同治帝,年號光緒,是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
青年喪夫,中年喪子的慈禧太后對於這個過繼過來的小皇帝應該說是真情實意的,她們母子之間的感情決非那些政治上的反對者,特別是戊戌後政治反對者所說的那樣勢不兩立視若仇讎。果真如此,在任何一個時間段,憑借慈禧太后的權勢和決斷,她可以坦然找到理由撤換這個小皇帝。
當然,也正如許多領養孩子的中年婦女一樣,慈禧太后和小皇帝在很多年的相處中不可能對所有問題都看法一致,正常的意見分歧即便是親生母子也在所難免,這並不以親生非親生為依據。不過,如果從日常情理層面去理解他們母子關係,由於皇上清楚知道自己是領養的,也知道自己的家、國兩個方面將要擔負的責任,更知道他的這一切都皇太后給的,因而他對皇太后尊敬、敬畏、敬仰、佩服乃至感恩戴德,都是可以理解的,對於皇太后的交代乃至每一句話,皇上都會照單全收,認真執行,因而其性格或者說其生活習慣中慢慢養成了對皇太后的高度依賴,凡事總會以皇太后的意志為意志,並沒有養成怎樣的反叛精神。在這一點上,領養的光緒帝和親生子同治帝,對於慈禧太后來說並沒有本質差別,所謂視同己出,不過如此。
作為一國最尊貴的皇太后,慈禧太后即便沒有任何人提醒,她也知道在同治帝教育問題上的教訓,所以當她領養了這個小皇帝之後,皇太后不可能在同一個問題上犯兩次錯誤。為了培養這個孩子,慈禧太后請了全國最好的老師,對這個小皇帝進行最嚴格的道德品質教育、文化熏陶,慈禧太后內心深處絕對不能容忍小皇帝成為同治帝那樣的紈褲,立志要將這個小皇帝培養成一代明君,守住大清萬年基業。
光緒帝是慈禧太后的養子,是大清的未來主子,也是老太太下半生的全部希望和寄托,慈禧太后不願繼續嬌慣這個孩子,從人之常情很容易理解,這是任何母親的一種本能。而且,慈禧太后也沒有非常自私地處理與這位未來國家主子的關係,她在小皇帝進宮不久,就開始刻意提拔這個小皇帝的親生父親醇親王,到了1884年,因中法戰爭等一系列問題,用醇親王取代恭親王,成為軍機處首席軍機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領班大臣,全權掌控大清國日常政務。直至1891年去世,醇親王一直位於權力中樞,而此時光緒帝已親政,權力過渡也沒有什麼波折,所以我們不必聽信康有為等人在1898年後傳播的故事,不要相信兩宮之間不共戴天視若仇讎。
再度訓政
光緒帝的童年教育應該說是清朝歷代皇帝中最好的,他的知識素養也是這些皇帝中最棒的。到了1886年,十年苦讀使小皇帝有了很大提升,一個優秀君主已經露出了跡象。這一年,五十一歲的慈禧太后找到光緒帝生身父親醇親王及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商量,爭取讓光緒帝早點親政,當家作主。皇太后理由很簡單,一是皇兒長大了,二是自己也想歇歇了,不想為大清王朝繼續操勞了。五十一歲,在那個人過七十古來稀的年代確實不算小了,過過了權力癮的人,且又有把握在未來掌控權力的人,不會對權力格外眷戀。皇太后的心情應該是真誠的。
慈禧太后的建議起初並沒有獲得相關各方認同,然而各種各樣的勸說並沒有改變皇太后的想法。幾經周折,年輕的光緒帝終於在1887年開始親政,慈禧太后在各方殷切要求下答應以後繼續為小皇帝拿拿主意,不過帝國的日常事務處置權還是逐步向小皇帝轉移。慈禧太后在這個事情上做的光明磊落,清廷的各種官方文件對此有著詳盡記載,然而到了1898年秋天,或許因為六君子喋血菜市口,慈禧太后再度出院訓政,各種傳言開始出現,甚至懷疑皇太后先前撤簾歸政並不真誠。這顯然是不對的,因為假如皇太后不想讓出權力,她可以有無數理由。
執掌大清國朝政已經三十年之久,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青年喪夫的寡婦,慈禧太后先是輔助親生兒子同治帝治理這個龐大帝國。親生兒子不在了,又抱養了這個小皇帝,現在小皇帝終於可以親政了,可以自己當家作主治理國家了,作為母親,有什麼可以去懷疑的呢?無論怎樣眷戀權力的人都無法抵制歲月流逝,無法抵禦生活誘惑。慈禧太后確實準備結束一個時代,確實準備頤養天年,過上幾年輕鬆日子。這是人之常情。
然而,大清國的政治現實並沒有滿足慈禧太后的期待。光緒帝親政不幾年,甲午戰爭爆發了,維新運動開始了,為了大清整體利益,慈禧太后不得不再次出山,幫助兒皇帝料理國家大事。
如果僅僅從權力構成說,中國傳統社會一直強調皇權至上、不可分割,皇權中心的一元化幾乎是歷代王朝不得不遵守的原則。晚清政局之所以出現帝后兩宮共同專制的局面,完全是特殊條件所致。不過,如果我們以客觀立場去觀察慈禧太后在1894年後的作為,也應該承認,她對權力的使用相當克制,她並沒有濫用自己的權力干預朝政,並沒有越過皇上處理國家大事,她只是對皇上的決策保持最後否決權。這只是在替年輕皇帝把把關。所以,儘管經歷了那麼多的政治波折,大風大浪,我們從清代正史中從來沒有讀到皇上對皇太后的抱怨,皇上至死都是感激皇太后養育之恩和多年來的精心照料、耐心輔助。
一個原本溫馨的感人故事
光緒帝身體不好是一個誰都知道的事實,他不僅自幼體弱多病,更重要的是作為皇上他沒有完成而且永遠無法完成大位傳承,甚至無法對皇后對嬪妃履行一個丈夫應盡義務。這是男人無法說出口的尷尬,也是光緒帝后來性格稍有扭曲的一個重要原因。他的腎病由來已久,奇怪的是,他不僅腎功能有問題,而且在大婚前後開始長時期遺精,據他自己說到了1907年就有二十年歷史。一個長期遺精的人當然不利於夫婦生活;一個沒有夫婦生活的人,當然會對性格形成某種程度扭曲。這是現代心理學所證明的。長時期遺精和長時期腎病對皇上確實構成一個很大困擾,是他後來稍微有點抬不起頭的重要原因。對於這樣一個後輩,慈禧太后能夠做的事情,除了安慰,除了勸勉,還能做什麼呢?我們完全可以想像,慈禧太后只能從內心深處哀歎自己命太苦,為什麼上帝或者說老天爺要把一切危難一切壞事都留給她呢?青年喪夫、中年喪子,也就吧了。為什麼用幾十年辛辛苦苦領養的這個兒子,這麼聽話,這麼有出息,卻又這樣讓他身體不好,讓他無後,讓他英年早逝呢?
光緒帝的病情大約從1898年秋天逐步惡化,好在他貴為天子,享受著帝國最好的醫療條件,經過宮廷御醫、天下名醫精心呵護治療,光緒帝的腎病竟然在那個沒有血液透析醫療條件下存活了十年之久。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誰也沒有想到1908年秋,當政治改革到了最吃緊的關頭,年僅三十八歲的光緒帝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一命嗚呼。關於光緒帝的死因,清代正史和醫學專家的意見大體都是正常死亡,是長期受到肺結核、肝臟、心臟、風濕等慢性疾病的侵擾,致使免疫力嚴重下降嚴重缺失,最終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合併急性感染而死亡。
歷史巧合之處在於,當光緒帝發病之前一段時間,七十三歲老太太慈禧皇太后也在生日慶典時因吃了一點不合適的東西拉肚子,鬧了好長一段時間。拉肚子在很多時候不會致人於死地,這是對的。但拉肚子嚴重情況下也可以致人以死地,這也是醫學常識。特別是對體弱的老人而言,更是如此。
問題的蹊蹺之處還在於,皇太后的痢疾既然已經好長時間了,如果不發生光緒帝死亡事件,相信皇太后大概也不致於突然不治。光緒帝的死亡對七十三歲的皇太后打擊太大了,生命垂危中的老太太越想越傷心,越想越覺得自己一生太命苦,所有希望均成泡影,所以她在這個養子英年早逝不到一天時間,也就一命嗚呼。
這個解釋來自清代官方正式文件和清宮檔案,大意是說皇太后得知兒皇帝「大行」後,不禁悲從中來,不能自克,以致病勢增劇,遂致死亡。這個解釋合乎人道合乎人情合乎常理合乎歷史合乎邏輯,惟一不合乎的是中國人最習慣最願意接受的陰謀:一個並非親生的兒子,怎麼可能呢?
清廷的官方解釋見諸《清實錄》及一切官方文書,然而奇怪的是,這個解釋不被大清王朝政治上的反對者所認同,流亡美國的康有為在光緒帝逝世第二天就致電美國總統,要求美國政府帶頭不要承認大清新皇帝,理由就是慈禧太后謀殺了他們那個英明的光緒帝。
康有為的說法當然沒有根據,不要說當年沒有互聯網,即便是今天如此緊密的聯繫方式,誰有把握在事件發生第二天得出這樣斬釘截鐵的結論?康有為的說法並不被西方世界所相信,美國政府更不會根據這樣的傳言去抗議中國。
然而奇怪的是,時間過了一百年,康有為終於在現代中國找到了知音。那麼多嚴肅的歷史學家不去相信清宮檔案,反而依據康有為以及當年那些筆記小說作者的指點,論證出光緒帝死於謀殺,死於劇毒。更荒誕的情節還在於,研究者進而推論:這個謀殺光緒帝的人不是別人,就是其養母慈禧太后。陰謀論至此終於坐實,慈禧太后好像被定在了歷史恥辱柱上。其實,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並非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