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數千年專制時代的第一位君臨天下、叱吒風雲的皇帝。當時六國養尊處優的君主嬪妃、王孫公主、皇親國戚無一不膽戰心驚地揖首跪地、俯首稱臣。然而,有人說,傲視天下的秦始皇內心卻是異常脆弱,因為他對身世一直諱莫如深。那麼,秦始皇究竟有怎樣的身世之謎?而他的身世之謎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鮮為人知的玄機?
秦始皇是繼秦莊襄王,即子楚,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趙姬,據說曾為呂不韋的愛姬,後獻予子楚,被封為王后。那麼,秦始皇到底是子楚的兒子,還是呂不韋的兒子,後人究竟怎樣的為此爭議不休。
《史記》中記載秦國丞相呂不韋本為河南濮陽的巨富,是遠近聞名的大商人。但他不滿足這種擁有萬貫傢俬的地位和生活,野心勃勃,對王權垂涎三尺。於是,呂不韋打點行裝,到了趙國的國都邯鄲,精心策劃一個大陰謀,將正在趙國當人質的秦王的孫子異人,想法過繼給正受寵幸的華陽夫人,轉瞬之間,異人被立為嫡嗣,更名為子楚。
不久,國事生變。秦昭王、孝文王相繼去世,子楚堂而皇之地登上王位,呂不韋被封為丞相。之後,呂不韋將自己的愛姬趙姬獻給子楚,生下嬴政,被封為皇后,不料子楚僅在位三年就死掉了,於是他的兒子嬴政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這就是後來的秦始皇。
呂不韋認為嬴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讓嬴政稱呼自己為「仲父」,自己則掌管全國政事,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一手遮天的大人物,呂不韋在邯鄲的秘計實現了。那麼,秦始皇究竟是誰的兒子,是秦國王室血脈相傳的嫡親繼承人,還是移花接木的呂氏私生子?
認定呂不韋和秦始皇有父子關係的說法,其原因有四:
其一,這樣可以說明秦始皇不是秦王室的嫡傳,反對秦始皇的人就找到了很好的造反理由。
其二,是呂不韋採取的一種戰勝長信侯的政治鬥爭的策略,企圖以父子親情,取得秦始皇的支持,增強自己的鬥爭力量。
其三,解秦滅六國之恨。「六國」之人呂不韋不動一兵一卒,運用計謀,將自己的兒子推上秦國的王位,奪其江山,因此,滅國之憤就可消除。
其四,漢代以後的資料多認為嬴政是呂不韋之子,這為漢取代秦尋求歷史依據,他們的邏輯是,秦王內宮如此污穢,如何治理好一個國家,因此秦亡甚速是很自然的。
而認定秦始皇是秦國王室血脈相傳的嫡親繼承人的,更是有著多方面的理由:
一是從子楚方面看,既使有呂不韋的陰謀,但其實現的可能性也很渺茫。因為秦昭王在位時,未必一定將王位傳於子楚,更不可能設想到子楚未來的兒子身上。
二是從秦始皇的出生日期考慮,假若趙姬在進宮前已經懷孕,秦始皇一定會不及期而生,子楚對此不會不知道。可見,秦始皇的生父應該是子楚,而非呂不韋。
三是從趙姬的出身看,也大有文章。《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滅趙之後,秦王親臨邯鄲,把同秦王母家有仇怨的,盡行坑殺。既然趙姬出身豪門,她怎麼能先做呂不韋之姬妾,再被獻做異人之妻呢?這樣,就不會存在趙姬肚子裡懷上呂不韋的孩子再嫁到異人那裡的故事了。
除了上述三方面的理由之外,最有力的理由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既有關於秦始皇是呂不韋之子的「奇貨可居」的記載,如《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賈邯鄲,見(子楚)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更有關於秦始皇是秦昭襄王親生之子的說法。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說法是秦始皇是嬴異人,即秦莊襄王之子。如四十八年,即公元前259年正月生於趙國邯鄲,是秦莊襄王嬴異人與趙姬所生。
而最大的疑問則是,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司馬遷說,呂不韋將已經懷上呂不韋骨血的趙姬獻給異人,而趙姬是懷胎十二月才產下子嗣的,因此異人並沒有懷疑。這一說法受到了許多人的質疑。因為根據常識和醫學統計,懷孕十二個月的鮮有案例,同時,作為懷孕徵兆的停經難道不被異人懷疑?
再說,如果在懷孕十二個月後還能順利地生下健康的嬰兒,那只能說是奇跡了。所以有人斷言,根據醫學常識可以斷定秦始皇不可能是呂不韋的兒子。雖然有關呂不韋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的說法是《史記》首先提出來的,但是現在的歷史學家之所以不敢否定甚至去肯定這種說法,是因為相信司馬遷,以為太史公不會胡亂記載。
然而事情並非如此,不要說《史記》中充斥了神話、鬼話、傳聞和小說家言,就說秦始皇身世吧,《史記》中有的篇章說秦始皇是子楚的親生子,有的篇章又說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兩種說法,如此截然相反。還有,《史記》中有時說趙姬是委身呂不韋買來的歌女,有時又說趙姬是趙國豪門家女,身份如此懸殊,前後矛盾。再說,趙姬婚前懷孕一事,乃是她與呂不韋兩個人的天大秘密,連趙姬的丈夫都瞞過了,他人又如何得知?明顯的有編造之嫌。在呂不韋生前,秦始皇顯然從未聽說過呂不韋是其生父的傳言,所以在決定除掉呂不韋時,還責問他:「君何親於秦?」
此外,記載戰國至楚漢之間史事的《戰國策》一書也沒有支持秦始皇為呂不韋私生子一說,因為這部書極愛採擷他人隱私,逞為快論,然而在敘述呂不韋的史事時,卻絕口不提有香艷的獻姬之事。如果是呂不韋真有天大的隱私之事的話,相信《戰國策》不會絕口不談的。所以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乃是歷史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