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是個刀筆吏,也是沛縣令手下最得意的能人。秦朝大亂,沛縣縣令首鼠兩端,不知道如何是好,此時劉邦等人在芒碭山業已佔山為王,當然是押送驪山徒隸中途逃跑幾個不得已而為之。
沛縣縣令想要保全自己,又想自己做領袖,於是就動員蕭何勸劉邦回來,可是劉邦帶人一回來,縣令就反悔了。他怕劉邦勢力太大,奪了自己的權利。於是讓士兵守城,蕭何等人卻寫了一封信,箭射城樓,告誡守城士兵說縣令是趙高手下的人,為非作歹禍國殃民,希望大家認清形勢,不要白白跟著縣令送死。這時候,縣令手下人馬內訌,縣令被殺,劉邦被迎進沛縣,蕭何等人推薦劉邦然後做了沛公。
蕭何等人為何推舉劉邦做首領呢?要知道在此之前劉邦不過是小小的泗水亭長。
其一,劉邦本身就是芒碭山一帶的起義領袖。雖然兵不強馬不壯,不過這些人很聽劉邦的話,尤其是盧綰、周勃、樊噲等人,都是劉邦手下的馬前卒,且文武雙全很有能力,就是縣裡那些吃國家皇糧的曹參夏侯嬰等,也很敬重劉邦的為人心胸寬大不斤斤計較於小事。
其二,當地有關劉邦的傳說太多,劉邦很好色,給一個曹氏寡婦不清不楚,生了一個兒子不說。呂家千金大小姐呂雉居然自告奮勇要嫁給劉邦,而且一進門就當娘,當時劉邦一貧如洗,讓人感到劉邦的確和常人不一樣。
其三,劉邦很有膽識。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蕭何自己做不成大事,他知道自己是個讀書人,儘管明白天下興亡的道理,可自己只能是輔弼大臣,劉邦有頭腦,不僅敢想,更敢作敢為。更重要的是好酒好色,桀敖無禮,狂言妄為。劉邦有一種獨特的魅力,下能夠仗氣使人,深入三教九流,在身邊聚集一幫鐵桿哥們兒,上能夠折節低首,遠從張耳,兄事王陵,出仕為吏以來,雖然不循,但卻有力,在沛縣吏卒當中,也是忽視不得的一方人物。劉邦能屈能伸,很大氣。
其四,劉邦悟性很高。跟著一個人造反,如果選人不當,很可能倒霉,輕則充軍發配,重則自己人頭不保,株連九族。在偶然的幾次同席交談中,蕭何發現劉邦表面上雖然傲慢無禮,但是內慧有肚量,哪怕在酩酊醉飲,狂言妄語中,對於有理切中的話幾乎馬上就能省悟,或者默然,或者陳謝請從,斷然另一個人。在眾多沛縣吏民人物中,蕭何對劉邦是另眼相看的。
好一個洞察深遠的蕭何,選擇了劉邦,也就在亂世之中立足了腳,從而掀開了沛縣反抗暴秦的序幕,當然後來靠著張良韓信以及手下將士的才智,劉邦亡秦滅楚,做了許多大事,以致最後面南背北,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出身的皇帝。而蕭何當初的功勞,劉邦件件記在心上,劉邦做了天下,蕭何成了天下第一功臣。劉邦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對蕭何做了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