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李江濤教授新書《領導者的戰略思維》
秦末,劉邦與項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隊。劉邦兵力雖不及項羽,但先破咸陽。項羽本來就很生氣,後來又聽說劉邦打算在關中稱王,就更是怒不可遏,下令第二天就去攻打劉邦的軍隊。
劉邦自知不是項羽的對手,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隨從和搶來的珍寶親自來向項羽道歉。於是就有了著名的鴻門宴。宴席上,劉邦表示自己雖然先入關,但是什麼東西都不敢動用,還封閉了宮室,退軍到霸上,專等項王到來。
項羽覺得劉邦人還不錯,就跟他喝起酒來。項羽的亞父范增可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劉邦以前貪財貪色,而現在進了關這麼自律,說明他的志向不在小處。所以,范增多次示意項羽殺了劉邦。但是項羽並不理睬。
酒過三巡,劉邦起身以上廁所之名快馬加鞭逃回軍營。隨後張良帶著財寶敬獻項羽和范增。項羽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范增接過玉鬥,放在地上,拔出劍來敲碎了它,說:「將來奪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項羽當時還覺得范增話說得太過,有點長他人志氣。在他眼裡,劉邦不過是市井之徒,而他項羽才是天生的貴胄,劉邦根本沒有和他奪天下的本領和志氣。
項羽的境界,決定了他決策的高度,所以在鴻門宴上他沒把劉邦殺掉。不過即使在鴻門宴上他殺掉了劉邦,他也打不下天下。因為他用人的格局不行。韓信、陳平原來都是項羽的部下,投奔劉邦後,一個被舉為大將,一個被用為護軍中尉。也就是說,項羽沒有籠絡人心的能力,沒有用人的能力,沒有把人培養起來的能力,更沒有把天下管好的能力。
當時楚王下令,劉邦、項羽分兩路進攻咸陽,先入者封關中王。本來這對項羽最有利,但是因為項羽的軍隊比較強大,秦軍主力就盯著他不放。這倒成全了劉邦,由於少有秦軍與他對抗,所以他的軍隊行進得非常順利。眼看劉邦就要抵達咸陽了,項羽萬分著急,這個時候又遭遇幾十萬秦軍的阻截。一番激戰之後,投降的秦軍達二十萬人左右。一下子多出這麼多降兵,糧草不夠用不說,還要面臨收編和留軍看守的問題。如果留軍隊看守,項羽自己的軍隊才二十來萬人,要留多少人來看守這二十萬俘虜,是一個問題。如果收編降兵,再整軍去咸陽,劉邦早就進咸陽稱王了。而且軍隊裡秦兵眾多,如果入關後不聽指揮,或者臨陣倒戈,對項軍取勝就非常不利。於是項羽下令坑殺秦降兵20餘萬,以絕後患。從此秦人無一降也,因為投降了也會被殺。所以說,項羽沒有得天下的格局。
由此可見,領導者內心的格局是多麼重要。內心有格局的領導,才能抓住潛藏的機會。
做領導要有心胸和氣魄。有的領導者失敗就失敗在看問題的格局上。由於思維的局限性,視野的狹窄,導致他們決策上的局限和短視。
領導者內心的格局決定著企業的未來
企業家的戰略思維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戰略,企業的發展戰略是企業發展計劃的路線和原則、靈魂與綱領。企業發展戰略指導企業發展計劃,企業發展計劃落實企業發展戰略。所以說,企業家的戰略思維決定著企業未來的格局。
比如,當年有很多南下創業的人現在都成功了。當年他們不南下,待在家鄉到現在可能依然是個平常的小人物。但是,當年他們看到了去南方發展的無限可能,有勇氣辭去公職,背井離鄉到深圳到廣州闖蕩,這是他們的成功。同樣,這批人如今在廣東發展,如果看不到全國的市場,不能以先富的身份,反哺全國的市場,同樣會錯失良機。
如今是一個從實體經濟到信息經濟,到網絡經濟的時代。所有的企業家都面臨著轉型問題。談到轉型,有成功的,肯定就有失敗的。IBM轉型成功了,諾基亞轉型失敗了。下一步微軟有可能轉型失敗,也有可能轉型成功。蘋果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轉型是企業的大問題,企業家內心的格局直接決定著你轉型的方向和力度問題,決定著轉型的成敗。
可以說,作為一個老闆,你內心的格局直接決定著企業的未來。你能把企業的管理搞明白,能把企業的商業模式搞清楚,能把企業的品牌搞清楚,能把企業的技術搞清楚,能把企業的市場搞清楚,你才能給你的追隨者一個看得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