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藉著陳勝造反的契機,山東齊王的後人田儋誘殺縣令,自稱為王。鬥爭是殘酷的,王路不是想像中那麼一帆風順。田儋不久被秦將章邯殺於臨濟,堂弟田榮繼承遺志,立侄兒田市為王,自己做丞相。
由於西楚霸王項羽的攪合,田氏內部發生了爭鬥,田榮最終打敗項羽封的齊王田都,殺了侄兒膠東王田市,又滅掉了濟北王田安,自己做了齊王,將齊、濟北和膠東三地統統收歸於治下。項羽得到這個消息,大發雷霆,率軍北討。田榮被殺,齊人被大肆屠戮。田榮的弟弟田橫收拾殘部,在城陽向項羽發起反擊。借劉邦與項羽爭鋒的空隙,田橫重新收復鞏固齊地,擁立侄兒也就是田榮的兒子田廣為新的齊王,田橫為相,「政無鉅細皆斷於相」,一切都是田橫說了算。
漢將韓信蕩平燕趙,計劃率軍東向攻齊,田橫部署重兵設防。這時,劉邦的高參酈食其來到齊國,轉達漢王的善意,與田橫講和。田橫因此而放棄戰備,整天與酈食其縱情暢飲,把酒言歡。韓信不理睬酈食其談和這回事,採納謀士蒯通的建議,自平原津渡過黃河,突襲齊軍,長驅直入很快直逼齊都臨淄。
田橫一下子懵了,不是說好不打嗎?他憤怒地指責酈食其詭詐欺騙,「而烹酈生」,當下支口大鍋把酈食其活活煮死。不得已,帶著侄兒雙雙逃亡。途中田廣被俘,田橫隻身跑到梁國的地盤,依附彭越。齊國被韓信全部拿下,經請示劉邦,韓信做了代理齊王。
第二年劉邦登基,封彭越為梁王。田橫原本在彭越這兒待得好好的,可他心裡不踏實,總覺得劉邦會記舊仇殺了他,於是悄悄帶著他的五百個親信離開彭越,遠遠地躲到黃海的一個小島上。——這個島位於現在山東即墨以東,就叫田橫島。
劉邦能打敗不可一世的項羽,照理說,應該不把田橫這種小流寇放在眼裡才是,事實卻不然。劉邦絕對是那種「宜將剩勇追窮寇」的人,他可不想陰溝裡翻船。他深知田氏在齊地的影響力,田氏在齊地根扎得很深,「齊人賢者多附焉」,齊地的能人都信服遵從田氏,此人不除,後患無窮。
當然這時候派大軍去一個遙遠的小島上征討,也有些小題大做,劉邦採用的是懷柔政策。他派人去島上招安田橫,聖諭免去此前一切罪過,請到洛陽來享受安逸的生活。田橫不是不想安逸,田橫怕到了洛陽,安逸不成反丟性命。所以,他宛轉地謝絕了高祖的美意,表示自己只希望在小島上,做個安分守己的老百姓。使者問他不應高祖之召的原因,田橫說,我罪業深重啊,我當年把高祖的使臣酈食其活煮了,就算陛下不計前嫌,酈食其的弟弟酈商現在是大漢將軍,天子近臣,人家能不向我報殺兄之仇嗎?我「不敢奉詔,請為庶人,守海島中。」
漢使回京覆命,稟報了田橫心願。劉邦是下決心要拔掉田橫這根小刺的,決心絕不留後患的。於是有一天,他把酈商叫了過來,嚴聲厲色道:朕將召田橫來朝,別說他本人,即使他的隨從奴僕,你們誰敢動其一根汗毛,我就滅了你全家!
帶著這些信息,劉邦又派人手持符節去見田橫。見面時還轉告了高祖的這樣一番話:「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來,且舉兵加誅焉!」明顯是最後通牒的意思,恩威並重,軟硬兼施,先禮後兵,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田橫沒招了,惹不起也躲不起,只好帶著他的兩個門客,隨漢使離開小島,換乘驛車趕往洛陽去見劉邦。
一路上,田橫心事重重,劉邦這個人的性情,他心裡是有數的,什麼王呀侯呀,都是空頭支票,入了他的掌心,能保一條活命就算萬幸了。思來想去,躊躊躇躇,此行到底當不當去?
距洛陽越來越近了,剩下不到三十里地了,這個地方的名字也奇怪,叫屍鄉。田橫停住腳不走了,漢使問他為何停下,怎麼了?田橫說:人臣去拜見天子,應當沐浴乾淨身子。於是大傢伙兒在屍鄉的驛站住下。
入夜,思索良久,田橫悄悄喚來自己的兩位門客,低聲說道:我當初與劉邦可是平起平坐的,都曾南面稱過王,如今人家當了皇帝,而我卻以一個亡國奴的身份來聽他使喚,「其恥固已甚矣」,這太丟人了;何況,我還煮殺過他的臣子的哥哥,現在倒要去跟被煮者的弟弟一道侍奉同一個主子,話是那樣說,就算人家畏於天子威嚴,不敢把我怎麼樣,可我自己心裡覺得彆扭呀!再者說,我清楚,做了皇帝的劉邦想見我,十有八九,也只是想看看我這個曾經的齊國當權派,到底長得什麼模樣……
兩位門客聽著,雲裡霧裡,不知主子田橫到底是個什麼意思。田橫接著說:劉邦人在洛陽,現在砍下我的頭,飛馬送過去,三十里地用不了多長時間,相信我的面容不會因死而變形,他一定能清楚地看到。言罷,不等門客反應過來,田橫即起身拔劍自刎。
門客見狀,也只好雖漢使快馬加鞭將田橫的人頭送到洛陽,交給劉邦查驗。劉邦心裡踏實了,臉上卻滿是遺憾和慈悲,哀聲哀氣道:哎呀呀,真是的,田氏兄弟自平民起家,先後稱王,看來確實是有賢能大德呀!說著,還擠出了幾滴眼淚,隨即下令以王的規格厚葬田橫。
看著主子入土,兩個門客也不含糊,在田的墓堆旁挖了個窟窿,雙雙自殺其中,為田橫殉葬了。劉邦聽說後,大為驚訝,看來田橫的手下個個都不容小覷,頓時想起島上還有五百個田橫的部下,立即派人誘騙他們一起到洛陽。五百個忠實的齊人,到了洛陽才得知主子田橫已死,「亦皆自殺」,追隨主子而去。田橫的得人心,由此可見一斑。
後人稱讚田橫高風亮節,殊不知是他太瞭解劉邦的陰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