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對匈奴太怯懦:沒有這些漢武帝可沒錢

中國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草原的遊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沙漠,最初在蒙古建立國家,前215年秦始皇在位年間,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匈奴自漢武帝元光六年起開始受到漢朝軍隊的攻擊,漢武帝元朔六年匈奴將主力撤回漠北地區,至漢武帝元狩四年匈奴國已經完全退出漠南地區。匈奴人的最近後裔是蒙古族。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六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白登之圍」後,冒頓單于屢次違背漢朝與匈奴所訂立盟約,對邊界進行侵擾劫掠活動。劉邦為了休養生息,採納劉敬的建議,欲嫁長公主與匈奴和親,呂後不答應,日夜泣,劉邦改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于,並派劉敬作為使者陪同前往。此外漢朝每年送給匈奴大批棉絮、絲綢、糧食、酒等。自此,漢與匈奴約定結為兄弟,各自以長城為界,兩國的關係得到暫時的緩和。

這樣的恥辱是不被漢朝人接受的,因此「滅匈奴」就成為了劉邦之後幾代君王的頭等大事。

很多的讀者都認為漢武帝之前的漢朝帝王沒有骨氣,只知道送女人去講和,因此認為文、景二帝就是軟弱皇帝。其實不然,他們在內心深處還是很想與匈奴一戰的。文帝和景帝對匈奴的態度說明一切。

文帝:

漢高後八年,呂後死。文帝即位,繼續對匈奴和親。

文帝前元三年,匈奴右賢王背棄「和親」之約,率數萬大軍侵佔河南地(今內蒙古伊克昭盟地區),並進襲上郡(今陝西綏德地區),殺略漢民,威脅長安。文帝急令丞相灌嬰將車騎8萬迎擊匈奴,自率諸將詣甘泉宮,作為應援。匈奴右賢王見漢軍大隊來攻,遂退出塞外。雙方雖未交兵,但這次用兵是西漢自白登之圍後對匈奴第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由此表明漢文帝並不甘於「和親」政策。

文帝前元十四年冬,老上單于親率14萬大軍入北地郡,進佔朝那、蕭關、彭陽,燒燬中宮,前鋒直抵雍縣、甘泉,距長安僅200里,直接威脅西漢王朝的統治中心。文帝得報,立即命中尉周谷、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騎十萬,屯駐長安附近,防衛京師;又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寧侯魏遫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大發上郡、北地、隴西等處兵馬車騎迎擊匈奴,苦戰月餘,老上單于方退出塞外,而漢軍逐出塞即還,不能有所殺。從此,匈奴日已驕,歲入邊,殺略人民畜產甚多,雲中、遼東最甚,至代郡萬餘人。西漢王朝深以為患,不得不遣使者復與匈奴修好「和親」。文帝后元四年,老上稽粥單于死,其子軍臣立為單于,仍以中行說為親信,積極準備攻漢。

文帝后元六年,軍臣單于絕「和親」之約,對漢發動戰爭。他以6萬騎兵,分兩路,每路3萬騎,分別侵入上郡及雲中郡,殺略甚眾。文帝急忙以中大夫令勉為車騎將軍,率軍進駐飛狐(今山西上黨);以原楚相蘇意為將軍,將兵入代地,進駐句注;又派將軍張武屯兵北地,同時,置三將軍,命河內守周亞夫駐屯細柳,祝茲侯徐悍駐棘門,宗正劉禮駐霸上,保衛長安。此時,匈奴騎兵已進至代地句注邊,邊境烽火警報連連告急。漢軍經數月調動,方抵邊境地區。匈奴見漢軍加強了守備,遂退出塞外。漢軍也罷兵撤警。

第二年,文帝死。文帝對匈奴的戰爭始終處於被動,唯一一次想主動,結果匈奴還退兵,他自己也死了。

景帝:

景帝即位,漢朝經濟在文帝時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但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景帝時期是匈奴「最強大」的時期,在這種情況下,景帝只能是有戰有和,和多戰少,以和為主。

景帝堅持和親,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軍事衝突,為經濟發展贏得了時間,為以後漢武帝反擊匈奴做了準備。但,景帝並不是一味妥協,也進行了必要的抵禦。在不多的反擊匈奴的戰鬥中,湧現了李廣、程不識和郅都等一批卓越的將領,其中尤以「飛將軍」李廣最為突出。

景帝除了支持李廣、程不識等邊將對匈奴抵抗,及維持和和戰戰之外,還採取了一些措施,為以後武帝時期匈奴問題的徹底解決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其中主要有兩項:

一:馬政建設

中原地區缺馬,不利於騎兵的壯大。景帝即位後,繼續進行馬政建設。擴大在西邊、北邊的馬苑,鼓勵各郡國及民間飼養馬匹。景帝時期養馬業的大發展,軍馬生產頗具規模,僅官府的馬匹就發展到40萬匹,民間馬匹更是不計其數,這位武帝攻打匈奴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二:實行「賣爵令」及「黷罪之法」。這兩項措施都是在文帝時由太子家令晁錯提出,並被文帝批准實行的。景帝即位後,繼續執行了這些被證實是有效的措施,並使它更為完善。大批徙民充實於邊地,成為一支兵農混一的墾戍隊伍,不但減輕了內地百姓的徭役,而且爭取到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

景帝對匈奴是且戰且和,以和為主,但也可以看得出,他是多麼希望解決匈奴問題。

從上述漢文帝和漢景帝對匈奴的處理方式來看,他們在內心深處還是非常想與匈奴一戰的,但又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只能選擇休養生息、恢復經濟、儲備足夠的軍用物資和實行「和親」政策來維持漢朝和匈奴的關係,「和親」政策固然是丟人,但丟人總比被滅國或者戰亂不斷導致分裂強。

其實困擾文帝和景帝的何止是匈奴,漢朝內部的諸侯王叛亂更是讓著兩位皇帝頭疼。漢初劉邦實行的政治體制基本沿襲秦制,但在中央集權制度下不得已又恢復了秦代已廢除的分封制,採用郡縣與封國並行的體制。但,劉邦認為異姓王終不可信,只能利用。因此他稱帝以後,以種種借口除掉了之前為了爭奪天下而封的異姓王。分封他的劉氏子侄為同姓王,並與群臣訂下了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候者,天下共誅亡」,總的來說就是非劉姓不得稱王,若是稱王,天下兵馬可共同討伐誅滅,以此作為鞏固西漢中央政權的輔助手段。

這是一個新的錯誤(在當時看來很合乎情理),令劉邦想不到的是「外賊」防住了,可「家賊」出現了,並且「家賊」比「外賊」還不靠譜。異姓王造反,可能其他異姓王還能幫助皇帝征伐,就像春秋時期一樣,諸侯王互相征伐,但眼裡還是有周天子的。可同姓諸侯王呢?大家都是劉姓,都是高祖的後人,為什麼你能當皇帝,我就不能當皇帝?所以文帝和景帝以及武帝時期劉姓王紛紛造反。

呂雉專權雖然可恨,但呂雉這一攪和,誅殺和打擊了劉姓子孫,只是只殺掉了劉邦的兒子,很多孫子還是活著。呂後死後,周勃、陳平等誅殺了呂後分封的呂氏諸侯王,擁立「代王」劉恆即位。

劉恆是漢朝口碑最好的皇帝,他寬厚仁義重孝道,推崇黃老之學,大力推行無為政治,結果劉氏諸侯王經過休養生息之後坐大,紛紛造反,可劉恆還是很寬容的,沒有主動殺死過任何諸侯王。文帝時期發生過兩次劉姓諸侯王叛亂。

文帝三年,濟北王劉興居叛亂,文帝派兵鎮壓,叛軍瓦解,劉興居被俘後自殺。

文帝六年,淮南王劉長造反。尚未行動,即被發覺。文帝派人傳訊劉長入京,罷去他的封號,將他發配蜀郡。途中,劉長絕食而死。

由於文帝仁德且一心想穩定政局,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形勢又不允許他與諸侯王公開對抗。所以對同姓諸侯王採取了採取姑息政策,直到文帝十六年,齊王劉則死,無子嗣位,文帝才分最大的齊國的六國。又封劉長的三子劉安、劉勃、劉賜等為王,將淮南國一分為三。當然文帝這樣處理是採取了賈誼的《治安策》裡面的措施。

「姑息養奸」這個詞真的是很好。景帝繼位,御史大夫晁錯提出「削藩」主張,因此引起了諸侯不滿。公元前154年(景帝三年),劉邦的侄子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共同發動「七國之亂」。最終景帝派竇嬰和周亞夫平定。這也為後來漢武帝繼續清除地方王國的勢力,推行「推恩令」奠定了好的基礎。

以上便是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的內亂,在有可能帝位不保的情況下,文、景二帝也不得不與匈奴實行「和親政策」。「文景之治」為漢武帝奠定了強大的經濟、軍事基礎,故而漢武帝才能專心打擊匈奴。沒有文、景二帝的付出絕對不會有武帝的擊敗匈奴成功,因此漢文帝和漢景帝不是懦弱,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當我們在頌揚武帝的千秋偉業時,一定不要小視漢文帝和漢景帝的貢獻,更不能一味的認為此二帝懦弱。

《漢武帝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