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慘遭漢武帝斬草除根 兒子被霍去病無故射殺

中國古代至少有兩大「戰神」。一個是相傳在「涿鹿大戰」中敗於黃帝的蚩尤,蚩尤雖戰敗遭誅殺,卻被歷代帝王與民間百姓奉為「兵主」、「戰神」,頂禮膜拜,連當今的韓國人也想認他為「祖宗」。另一個,我選擇李廣。李廣的「飛將軍」名號不是漢朝皇帝賜予的,而是他的對手匈奴人封的。或許在血性好戰的匈奴人眼裡,李廣才是大漢朝真正的「戰神」。

一代「戰神」李廣,終身歷任七郡太守,前後與匈奴作戰四十多年,親歷大小戰役七十餘次,在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中,更是勇冠三軍,在昌邑城攫取叛軍大旗。那麼,如此一員名將,為何終身「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曾任衛尉與郎中令,郎中令位列九卿,但至死未能封候,故有歷史典故「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這馮唐是漢文帝時的郎官,漢武帝即位後求賢納士,大家引薦馮唐,馮唐已九十多歲,難以再為官,便任用他的兒子做了郎官。「李廣難封」,而李廣的堂弟李蔡才幹平凡,卻封為安樂侯並位居「三公」之列。李廣的許多部下以致原先的士卒,都有不少封侯得爵。這究竟是李廣時運不濟,還是李廣平凡無能,抑或便是有人刻意排擠?

曾見到有論者言,李廣與同期的衛青、霍去病相比,顯得有勇無謀,故屢敗於匈奴,無緣軍功是招致「李廣難封」的根本緣由。此說有失偏頗。試想,一個有勇無謀的李廣,何以歷任邊境七郡太守,令匈奴人聞風喪膽,鎮守右北平常,匈奴竟數年不敢進犯。

所謂「屢敗」,敗在兩度隨衛青出征。一次是「匈奴兵多」,是李廣部的幾倍,司馬遷沒交代,只說匈奴單于下令活捉李廣,足見敵方動用了周邊的各路人馬,這能否也給衛青等在另一側建功提供了機遇呢;另一次是李廣四千人對匈奴四萬大軍,李廣仍與敵廝殺兩天,最後活著回來了。這倒又讓人產生一個疑惑:為何只給李廣四千人馬,又總讓他干後軍或迂迴包抄之類的差使?

恕本人斗膽妄斷:「李廣難封」,並非時運與李廣才幹使然,而是朝廷有意壓制。關於這一點,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得含糊其辭,班固《漢書》中則基本沿用《史記·李將軍列傳》。但司馬遷那「含糊其辭」中卻隱含他不便挑明的話語:你大漢朝對李廣一家不公啊!李廣驍勇善戰,卻終身不被重用,長期處於邊緣化;【兒子李敢剛封為關內侯,就被霍去病用箭射殺,劉徹還讓人坦白說「鹿觸殺之」】;孫子李陵授命以五千步兵去牽制匈奴八萬騎兵,以便讓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建功。這似乎有點要將李廣世家「斬草除根」的架勢啊!

李廣是三朝元老,文帝說他是「生不逢時,若趕上高祖打天下時,能封萬戶侯。」但在景帝平「七國之亂」時,李廣雖立下大功,卻因接受梁王授予的將軍印,未能得到封賞。這應該是李廣悲劇生活的開端。

李廣在軍中的名望太高,他有勇有謀,勇能以箭射石、獵猛虎;謀可領百騎在數千匈奴騎兵中游弋而安然無恙。他帶兵有方,愛兵如子,自己所得恩賜都分給部下。行軍中遇到缺糧斷水時,一旦找著水源,士卒不全部喝到,他不走近水邊;士卒有一個沒吃到糧,他不會嘗一口飯食。連足智多謀的程不識也稱讚李廣治軍有方。若某一天李廣振臂一呼,軍中響應者甚眾。

李廣生性孤傲,自恃有才,且報仇性強,殺戮過多。《史記》中說李廣賦閒時,曾在夜間外出,返回霸陵亭時亭尉酒醉呵責李廣不讓經過。不久李廣任右北平太守,央求派亭尉一同去,一到軍中就把亭尉殺了,然後向漢武帝上書請罪。

這劉徹表面上說「報仇除害,該殺就殺吧」,心裡或許犯嘀咕:這李廣報仇性太強,可得留點兒神!李廣任隴西太守時,羌人造反,便誘惑八百多人投誠,當天就用詐騙伎倆全殺了。算命的王朔說:「罪惡沒有比殺降者更大的了,這就是將軍不能封侯的緣由。」這王朔的話外之音應該是:你李廣如此心慈手軟,治病救人,哪個皇帝敢重用你啊!

如此李廣,怎能不讓景帝特別是武帝后怕呢!假定讓李廣封侯並身居朝中高位,便可能「尾大不掉」,成為第二個降不住的周亞夫。所以,不難解釋在後來的歷次對匈奴征戰中,李廣或無緣參與,或只能當配角,並不時遭到打壓排擠。

在最後對匈奴一戰中,李廣經反覆央求被任命做前將軍,但臨戰前衛青又依據劉徹的密詔,讓他出東路迂旋繞道出擊,結果迷路錯失戰機。李廣主動承擔罪責,拔刀自刎。部下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無論認識與不認識他的,無論老少,皆為之流淚。司馬遷則用他的《史記·李將軍列傳》,為「戰神」李廣,為李家三代的悲愴而寄予哀思。

《漢武帝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