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創造「小鳥依人」是用在一大老爺們身上

「小鳥依人」這個詞是形容女孩子嬌小可愛的樣子,但是您可能想不到,這個詞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創造的,而最初這個詞是用在一個五大三粗的老爺們褚遂良身上的。

《舊唐書·長孫無忌傳》,「褚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

那麼,「褚遂良是誰呢?

他曾是皇帝的起居郎!

褚遂良是唐朝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博采眾長,變化多姿,自成一家。因為精通書法,被魏徵推薦給唐太宗,並受到太宗的賞識。

唐太宗任命褚遂良擔任起居郎一職,專門記載皇帝的言行起居。

有一次,唐太宗問褚遂良:「你每天記載我的言行起居,我可以看看嗎?」 褚遂良回答說:「如今設立起居郎的職務,如同古代的史官,善行惡行都要記錄在案,以督促皇帝不犯錯。我從未聽說皇帝本人要看這些內容的。」唐太宗又問道:「如果我有不好的言論、行為,你也要記下來嗎?」褚遂良回答說: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您的一言一行,我都要記下來。」

小鳥依人原來是這麼來地!

不久之後,唐太宗對長孫無忌說:「我今天要當面評論你們的功過得失,引以為鑒,使你們警惕。說者沒有過錯,聽者自己改過。」說完他就看著長孫無忌說:「你善於避嫌、隨機應變,但是領兵打仗不是你的長項。高士廉博覽群書,悟性很高,臨危受難不變節,做官也不拉幫結派,但是缺少直諫的勇氣。」唐太宗將朝中大臣評論一番,最後說到了褚遂良。唐太宗說褚遂良在學問方面大有長進,性格很剛直,對朝廷忠心,對我很有感情,平時一副飛鳥依人的模樣,我很是憐愛他啊!」

唐太宗的最初的意思是飛鳥依人,經過衍變,後來變成了小鳥依人,不再形容男人,而是開始形容女孩子。

這位書法家在流放之中死去!

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在是否立武昭儀為皇后的鬥爭中,褚遂良與長孫無忌強烈反對任何廢黜王皇后的企圖。

高宗召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績、尚書左僕射於志寧以及褚遂良進官商議廢後立後之事。褚遂良發了一通議論,給皇帝潑了一瓢冷水。而他的那種不要命的態度——將官笏放在台階上,同時也把官帽摘下,叩頭以致於流血——更使皇帝大為惱火,讓士兵把他強行拉了出去。而坐在皇帝後邊的武氏則恨不得立刻將他處死。在關鍵的時候,善於迎合旨意的李績卻說了一句話:「此乃陛下家事,不合問外人。」這一來既改變了唐王朝的命運,也將褚遂良等人推入了悲劇的深淵。

武則天在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陰曆十月被冊封為皇后,褚遂良也被新皇后趕出朝廷,到潭州任都督。唐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元旦,武後的兒子李弘(公元652年—公元675年)被立為太子。

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春天,褚遂良調到離京師極遠的今廣西的桂州去任都督。同年晚些時候,武則天則與許敬宗、李義府一起,誣告中書令來濟、門下侍中韓緩與在廣西的褚遂良共謀反叛。

晚年的褚遂良又一次被貶—--這一次是被貶到中國本土以外的越南河內西南一帶,褚遂良在絕望之中,寫了一封信給高宗,向他求情訴說自己曾長期為高祖與太宗效勞,最堅決地支持高宗繼位等等,結果仍是無濟於事。

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褚遂良在流放之中孤獨地死去,時年六十三歲;在他死後的兩年多時間裡,武則天等人還沒有放過他,一方面把他的官爵削掉,另一方面把他的子孫後代也流放到他死的地方。

直到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即褚遂良死後四十六年,他得到了平反;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他作為功臣,得以配祀於高宗廟中;唐貞元五年(公元789年),皇帝下詔,將褚遂良等人畫於凌煙閣之上,以示他與唐初的開國英雄們有同樣的功勞。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