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盛唐大門的貞觀之治是中國人津津樂道的一個永久性話題。人們總是不吝用美好的語言讚頌李世民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謳歌魏征敢於犯顏直諫的無畏膽識。但是,人們卻常常忽略了貞觀之治的一位幕後推手,她就是歷史上最美的國母長孫皇后。每一位成功男人的身後,總會站著一個賢能的女人。這話用在唐太宗李世民身上最恰當不過了,長孫皇后生前為人低調,謙虛謹慎,可是歷史從來沒有忘記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的芳名永遠同盛唐連在了一起。
長孫皇后自幼酷愛讀書,博聞強識,史書評價她識大體,顧大局,有卓見。李世民是唐高宗李淵的次子,智勇雙全,能征善戰,為父親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太子李建成嫉妒其威名日盛,於是和四弟李元吉密謀加害李世民。李世民得到消息後,立即和妻子長孫氏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個月後,李淵退位,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冊立長孫氏為皇后,改年號為貞觀,於是,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由此拉開了大幕。長孫皇后十三歲就嫁給了李世民,無論是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還是革新除舊的治國年代,她一直是李世民的『內良佐』。她的卓識遠見,賢德聰慧贏得了李世民極大的寵愛和信任。但是,她並沒因此而驕縱,長孫皇后位居後宮之首,地位尊貴無比,但她卻謙虛和藹,下懷其仁。有一次,一個宮女不小心忤犯了唐太宗,太宗大怒,一定要懲罰她,長孫皇后等太宗息怒後,委婉地進行勸諫,替宮女求情,唐太宗終於收回了成命。我們縱觀歷朝歷代的後宮,那裡一直是充滿勾心鬥角,陰謀詭計的角鬥場,有時還會演變成腥風血雨的屠宰場。唯有長孫皇后主政的後宮始終處於寬鬆祥和的氣氛之中,大後方的穩定,為唐太宗在前方推行政治革新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貞觀之治的順利開展,長孫皇后實在功不可沒,她不愧是母儀天下的最美國母。
後宮干政,外戚亂政是中國封建社會一直無法根除的一個毒瘤。中國自漢魏以來,因外戚擅權造成天下大亂,政權覆滅的事屢見不鮮。一個女人一旦在後宮得勢,其家人親戚立刻雞犬升天,但是,長孫皇后卻是一個例外。唐太宗坐穩龍椅後,曾多次要封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為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右僕射等高官,長孫皇后則多次上書推辭,她以漢朝外戚專權導致天下大亂的歷史教訓進行苦諫。長孫無忌和唐太宗本是布衣之交,多年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功勳卓著,玄武門之變,長孫無忌是主要謀劃和參與者,是開國元勳。即使沒有皇后這層關係,唐太宗授予他再高的封賞,他也是當之無愧的。當其它的功臣都得到高官厚祿後,唐太宗心中實在過意不去,決定不聽皇后的勸阻,要重重封賞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無奈,只得懇請唐太宗封賞其兄到京都之外地方做一個小官。隨後又密令長孫無忌向當太宗上書,『苦求遜職』。在皇后兄妹的苦求下,唐太宗只得授予長孫無忌一個有名譽無實權的散文官。
從中國封建社會宮廷內外一刻也沒消停的紛爭史來看,中國封建社會的所謂政治鬥爭,實質就是一部爭權奪利的陰謀史。面對最高官位的誘惑卻能顯得如此淡定,甚至唯恐避之不及,翻開史書,捨長孫皇后,能有幾人?
魏征是唐太宗時期最重要的謀臣,可以這麼說,沒有魏征就沒有貞觀之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沒有長孫皇后也就沒有魏征。貞觀六年,唐太宗和長孫皇后的親生女兒長樂公主將要出嫁,唐太宗下令以自己的姐姐永嘉公主陪嫁的兩倍來陪送長樂公主。沒想到魏征以長樂公主的嫁妝高出了唐高祖的陪送,這不合禮儀,表達了強烈的反對意見。在滿朝文武百官面前,面對忠孝大義,唐太宗無奈地答應按照魏征的意見辦。結果長樂公主的嫁資減為永嘉公主的一半。唐太宗內心十分不痛快,回到後宮後大發牢騷,對魏征怨恨不已。沒想到長孫皇后聽到這件事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大加讚揚魏征:「我與陛下是結髮夫妻,可以說情深意重,可我平常同陛下講話尚且察言觀色,三思而後言,而魏征只是朝中的一名官員,他竟能甘冒得罪皇上的風險,直言相諫,這才是真正的社稷之臣啊!」唐太宗聽完這番肺腑之言後,心中豁然開朗,鬱悶怨恨也就煙消雲散了。事後,長孫皇后還派人送去400緡,絹400匹,用來表彰他的犯言直諫。魏征十分感動,立即回書皇后表示:「願為大唐江山,不惜盡綿薄之力。」
有一次,唐太宗罷朝回宮,滿面怒氣,口中連連嚷道:「我遲早非殺了這個鄉巴佬不可!」長孫皇后忙問他要殺誰,太宗恨恨說道:「魏征這個老東西,他總是在朝廷上當眾忤逆,給我難堪,弄得我下不了台。」長孫皇后聽後一言不發,悄悄退入內室,換上了朝服,出來相見。太宗看見十分驚愕,因為在唐朝,皇后穿上朝服是參加冊封,助祭或朝會等大事的一種隆重禮儀。長孫皇后見到唐太宗立即跪拜祝賀,太宗很奇怪問道:「喜從何來?」皇后答道:「聖人言君明臣直,朝中有直言進諫的賢臣,不就是因為你的聖明嗎?」太宗聽了恍然大悟,立即轉怒為喜,重重賞了魏征。正是有了長孫皇后這尊女神的暗中保護,魏征那顆險些被砍掉的腦袋才長得更加結實,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也更氣勢磅礡!
長孫皇后早年患有哮喘病,加之奔波勞累,病情日重一日。為求得神靈佑福免災,皇帝和太子丞相商議打算大赦天下,長孫皇后知道後極力勸阻,她說:「千萬不可因我一人之禍福而妄動國之大事,生死有命,不可強求。」正在這時,丞相房玄齡因為偶然的一個小紕漏,被心情煩躁的唐太宗趕出了朝廷。長孫皇后臨終前,向唐太宗請求滿足自己三個條件:一、自己死後一切從簡,不要擾民驚官;二、請求赦免賢相房玄齡的小過失;三、再次懇求不要授予自己娘家親戚高官。千百年後,讀此遺囑,人們彷彿還能感受到這位賢後的那顆心臟在劇烈地跳動!
中國的老百姓,幾千年來一直有個明君清官夢縈繞心頭,揮之不去。可是,如同唐太宗、魏征這樣傑出的君臣實在是千年一遇,長孫皇后這樣的皇家鳳凰更是難得一見。有人說權力是春藥,最容易讓人迷亂,身居權力頂峰的長孫皇后,她冷靜謙虛地彎下了自己尊貴的身軀,然而,身後卻立起了一座萬代不倒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