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游地府的故事出自《西遊記》,這是怎麼回事呢?唐太宗好端端地不游長江、不游巴黎,怎麼無端游地府,死上一回。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唐太宗游地府的故事。
唐太宗游地府的故事出現在《西遊記》的第十回。地府是什麼地方,那是人死之後才會去的地方,我們現在都在去那地方的路上,只不過時間有早晚而已,唐太宗游地府說白了就是死了一次,只不過人家唐太宗李世民同學去了之後還能再回來所以稱為「游」,我們就不一樣了,從來都只見有人往那兒去,從沒見過有人打那兒回來。
太宗皇帝不游長江、不游巴黎,怎麼無端游地府,死上一回。唐太宗游地府純屬事出有因,我們回過頭去看小說的第九回,便能瞭解來龍去脈。話說長安城外涇河龍王為了跟一個叫做袁守誠的算命先生打賭,私自篡改了行雨的點數和時辰,被玉帝判了死罪。
關於這一點需要做一下解釋,我們知道,在《西遊記》中,各路神仙也是各司其職,龍王呢遵照玉帝旨意負責降雨,涇河龍王就是主管長安那一片的降水事宜,這有點兒像地方官吏,必須忠於職守。龍王同學為了跟算命先生賭氣,沒有執行玉帝的旨意,結果釀成殺身之禍。行雨的時辰和點數稍稍改動一下,這事兒算不上太大,對百姓的生活也沒產生多大影響,而且這件事是可以彌補的,但這不是問題的關鍵。玉帝之所以對涇河龍王進行嚴厲的處罰純粹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威。在中國這樣一個官本位傳統的國家,權勢的力量被無限地放大。龍王的矯旨不是一個單純的工作失誤問題,這是對權勢的褻瀆,在當權者看來是不可容忍的。
涇河龍王在嚴重後果面前終於向算命先生袁守誠服了軟,請教對策。於是袁守誠推薦他去找唐太宗求請。原來第二天午時的監斬官是太宗的丞相魏征,這位老兄想必大家肯定很熟悉,他是唐太宗貞觀年間的名臣,跟唐太宗是一對明君賢相的代表,吳承恩在這裡安排他的出現,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吳同學的政治理想。
大家注意到了,監斬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丞相,兩人存在一種親密的上下級關係,可以說個人情。由此可見,人情是多麼的重要,沒有人情,寸步難行。
話說龍王便托夢給太宗求饒,太宗呢也就答應了下來。但是李世民卻沒有履行承諾。什麼原因呢?原來李世民還沒來得及向魏征提起此事,人家老魏同學在夢中就把龍王給斬了。
現在,李世民沒有兌現諾言,龍王也被斬了腦袋,按說事情本該結束了,可龍王同學不肯罷休,他先是糾纏太宗皇帝,最終被觀音菩薩用楊柳枝趕走,等他下了地獄之後就開始上訪,向閻王告狀。我們在上一講中提到過地獄世界,它的掌管者是閻羅,有嚴格的組織和制度。龍王告狀之後,太宗便得了大病,雖然有尉遲敬德和秦瓊兩位門神護衛,還有魏征和他的神劍,李世民的魂魄還是被勾進了地府,這才有了唐太宗游地府的故事。這在某種程度上說,可以證明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我們沒法在金錢、法律等其他東西面前實現平等,但在死亡面前還是基本平等的,看,即使貴為帝王之身也難免一死。
臨死之前,李世民同學自知大限將至,可是擔心此去有去無回,遲遲不肯去那邊報到,最終還是魏征解了他的心病,讓他安然而去。
魏征保證唐太宗游地府還能回來。魏征是如何擔保的呢?他讓李世民同學給冥司裡的酆都判官崔珪,冥司也就是地獄裡的職權部門,酆都則是某個類似國務院公安部之類的部門,判官也就相當於部長一職,酆都判官負責掌管生死簿。魏征向李世民解釋說這個姓崔的傢伙是自己的舊日相識,死得早,提前去了那邊,而且還尋了個一官半職。魏征和崔判官生前相知甚厚,太宗去了那裡,最起碼有熟人,人情和關係倒是有的。太宗皇帝聽到此話心裡十分寬慰,這才安心死去。由此可見,人情、關係、門路是多麼的重要。上面有人好辦事,下面有人也好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