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昭陵 依山為陵是為了節省還是謹防盜墓

唐太宗生前開創了貞觀之治,死後也特立獨行地開了依山為陵的先河。唐太宗昭陵在風雨飄搖中經歷了1300多年,當年巍峨的地表建築已是斷壁殘垣,墓中隨葬品也是不知所終,唯有那無言的石雕還在訴說往日的輝煌。但所有的這一切都不能掩蓋這座昔日金碧輝煌的殿堂所留下的諸多謎團:依山為陵到底是為了節省,還是謹防盜墓?作為陪葬陵最多的帝王陵墓,唐太宗昭陵又揭示了怎樣一種君臣父子的關係?昭陵六駿又承載了怎樣的歷史謎題?或許走進唐太宗昭陵,我們將一一揭曉答案。

破舊立新,因山而建

唐太宗昭陵,取「集帝王之氣」和「文治武功」之意,位於陝西省禮泉縣東22公里九嵕山的主峰。九嵕山山勢突兀,海拔1888米;地處涇河之陰、渭河之陽,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東西兩側,層巒起伏,亙及平野。照陵的玄宮(即墓穴)就鑿建於九嵕山南坡的山腰間,陵園方圓60公里,就氣勢之壯觀雄偉而言,可以說是空前的了,在山峰底部建地下宮殿,連同陪葬墓在內,綿延數十里,氣勢宏大,蔚為壯觀。鑿山建陵,開創了唐代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據《舊五代代史》記載:宮室壯麗豪華,和人間沒有兩樣,陵墓的外面又建造了華麗的宮殿,蒼松翠柏,巨槐長楊。杜甫在描繪昭陵的濤中稱讚說:「靈寢盤空曲,熊罷守翠微。再窺松柏路,還見五雲飛。」

唐太宗昭陵的主人李世民為建立統一強大的唐王朝躍馬征戰,屢建戰功。後來他發動「玄武門之變」,用武力逼迫高祖退位,自己當上了皇帝。李世民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帝王,在他當政期間,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盛唐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位功在千秋,開創了大唐盛世的一代帝王,由於追求長生不死,誤食「靈丹」於公元649年中毒而亡,下葬昭陵。

唐太宗昭陵的最大特點就是依山而建,依山為陵,開創了唐代帝王墓葬的新建制。可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一改秦漢積土為陵,依山建陵呢?

據說這是由於貞觀十年文德皇后臨死時給唐太宗說要儉薄,她一再向太宗請求:「安生無益於人,不可以死害人,願勿以丘壟勞費天下,但因山為墳,器用瓦木而已」「請因山而葬,不需起墳」。(《舊唐書》卷五)文德皇后死後葬於昭陵。關於以山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後,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寫著:「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這裡所說因山為陵,不藏金玉,與其說是為了儉薄,不如說是為了「好盜息心」更恰當些;虞世南上書唐太宗時就說過:「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為陵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利用山嶽雄偉形勢和防盜掘而已。

至於為什麼會挑中九嵕山,還有一個有趣的逸聞。傳說當時決定因山建陵以後,太宗皇帝便找來當時通曉天文地理的二位資深風水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讓他們分頭出行,為自己和皇后百年之後選擇一個安身之處。二人領旨之後,相約南北分路而行,並以3年為期,到時回京覆命。分手後,李淳風向北行進,四處遍訪。這一日,他來到禮泉地界,發現一座山宛若擎天巨柱,一峰獨秀,直插雲天,看罷好不高興,登上這座高山,更是氣象萬千,浩浩渭河之水漂帶其前,滔滔涇河蜿蜒左右,八百里秦川俯收眼底,盡現一派九五之尊的王者霸氣。於是,李淳風連忙盤腿打坐,曲指掐算。終於,他在山腰一道山梁的中間找準了一處穴位,並埋下一枚銅錢以作標識。接著,他又繼續前行,直到覆命之日也沒找到更能令他滿意的地點。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