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空城計」的故事,最出名的莫過於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撫琴退司馬懿,只是資料證明這其實是假的。它反映了人們對諸葛亮的神話,不過歷史上有李世民單騎退強敵的故事,很值得讓人思索。
話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殺掉自己兄弟,實際上掌握了唐朝的軍政大權。二十天後,突厥兩位可汗趁大唐朝政變人心不穩的時候,率二十萬大軍抵達長安北邊的渭水,企圖渾水摸魚,形勢一時間十分危急。這突厥相當野蠻,因為善於交戰,多年來唐朝向突厥贈送好多金銀財寶,李淵也低聲下氣向突厥稱臣,兩國才相安無事。
這時候,突厥重兵進犯,長安城危在旦夕。各方面援軍很來不及救援,情況危急。李世民便召集自己身邊的文武大臣商量,眾人莫衷一是。李世民決定要率幾個文武大臣來到渭水橋頭與敵人周旋。大臣蕭瑀為了李世民的安全,於是攔住馬頭,李世民卻胸有成竹地說:「突厥之所以來犯,不過是輕視我們。如果我們示弱,突厥人一定會更加為所欲為;如果我們閉城拒守,突厥人更會對附近的居民進行哄搶,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狹路相逢勇者勝,一旦我們用士氣壓倒對方,再用疑兵之計擾亂對方的判斷,最後的勝利一定是我們的。愛卿不必憂慮,朕自有妙計。」
此時,突厥兩位可汗陳兵渭水北岸,遠遠看見來了六匹戰馬,馬身上是清一色的便裝。兩位可汗請來人答話,李世民大喊道:「告訴你們可汗,就說大唐皇帝來了。」對方一聽,格外驚奇。消息傳到可汗耳朵裡,眾人大驚,兩位可汗也有些害怕。只見李世民自己來到隊伍前面,鎮定自若,不禁為對方氣勢所嚇倒,只好打馬上前,連聲告罪。
李世民怒斥對方背棄盟約,要求對方立即撤兵,兩國重接盟好,各自罷兵,否則責任自負。此時渭水南岸,似乎有旌旗蔽天的情況,可汗以為對方援兵到了,準備充分,更是驚恐萬狀,於是當場宣佈,兩國重接盟好,誓不再犯,並且表示謹遵大唐天子之令。第二天李世民再次來到橋頭,在橋頭殺了白馬,和突厥重新簽訂了互不侵犯的盟約,並相應地贈送了一些物品,可汗們不敢怠慢,帶領士兵們倉皇逃遁。好一個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居然退走了強敵。
毛澤東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他們治理國家不僅憑借軍事力量的強大,還靠的是自己的智慧,所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說的就是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