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的封建中國,大小皇帝不計其數,但真正配得上「千古一帝」稱號的,爭議最小的就屬他了。
提到李世民,我總是不禁想到先秦的一位英主,他就是「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李世民和他有相近的精神品質。可以說,李世民是升級版的趙武靈王。無論文韜還是武略,抑或馬上騎射功夫,李世民應該都不落趙武靈王下風。而李世民的功績,是包括趙武靈王在內的所有華夏君主望塵莫及的。
李世民對漢民族的最大貢獻,是令漢民族找到了「世界一哥」的自信。從此,漢民族以「唐」為榮,就像現在海外中國城取名「唐人街」一樣,「唐人」成為漢民族永遠驕傲的歷史標記。
而作為盛唐的開創者,李世民展現的是漢族君主罕見的「世界領袖」氣質。他的視野是沒有圍欄的,他管中國的事,也管外國的事,他並不認為,中國領導人是關起門來「自稱一統」的,而是應該做名副其實的「天下共主」。
中國的皇帝萬萬千,何以出現李世民這個別具一格的「天下共主」?
有人認為,這是李世民的「血統」造就的。關於李世民的「血統」身世,正史沒有給出明確記載。而有考古學家根據《步輦圖》留下來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畫像推測,李世民含有鮮卑血統。這種說法並非僅憑察言觀色的想像力,也有一定的地理依據。李淵家族祖籍西涼,也就是今天的甘肅一帶,那裡通常是胡漢雜居。所以李姓雖屬華夏大姓,但李淵家族卻被推斷為帶有鮮卑血統的胡化漢人。後世曾為「李氏是漢是胡」爭論不休,但我以為,李唐是否帶有胡人血統,這不是問題的關鍵,具有胡人血統的中國皇帝多矣,中國南北朝之北朝十六國國君中,有十五國國君均為胡人,但他們沒有造福中國,卻禍亂了中國,「五胡亂華」中就包括鮮卑人。為何獨李世民創造了不一般的輝煌?
所以,我這裡探究的重點,不是李世民的家族血統,而是他的精神血脈。對於華夏民族而言,這是更重要的事。
李世民的精神血脈來自何處?
史學家陳寅恪在《李唐氏族之推測後記》中說:「李唐先世本為漢族,或為趙郡李氏徙居柏仁之『破落戶』,或為鄰邑廣阿庶姓李氏之『假冒牌』,既非華盛之宗門,故漸染胡俗,名不雅馴……其初之血統亦未與外族混雜。總而言之,李唐氏族若僅就其男系論,固一純粹之漢人也。」
這就是說,李世民家族的男人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但確實染上了塞外胡風,因為他們的母系是胡成一片的鮮卑族。南北朝末期,鮮卑是融入中原最深的胡人,李淵母親獨孤氏、妻竇氏,李世民的母親竇氏、妻長孫氏,都屬五胡中的鮮卑族拓跋部。
從這個淵源講,鮮卑作風勢必影響到李世民的精神構造。南北朝之北魏王朝,就是鮮卑拓跋式所創建,國運上百年。統治者雖以儒風治國,但尚武精神卻一直為文化的主流,君主尚武,民間也是如此。男女從幼年起便接受馴馬騎射文化。如魏太武帝拓跋燾,自幼習武,性格剛毅,十六歲時率領一支輕騎兵,面對柔然大軍五十層包圍圈,毫不畏懼。他鎮定自若,冒著矢石飛身衝殺,最後衝破敵陣,以少勝多。
諸如鮮卑太武帝的這種英勇之風,後來在李世民的作戰中也頻頻出現。
李世民在西涼長大,從小就繼承了鮮卑人的尚武習俗和血性,正如他後來所說「少尚武威,不精學習」。從小就喜練武揚威,習武的興趣超過了讀書。
李世民是怎麼成名的?那就是「年少救主」。
十六歲的李世民解了隋煬帝的雁門之圍,一「仗」成名。這一仗雖然沒有交鋒,但卻顯出李世民的過人膽量,他用疑兵退了突厥,冒了很大風險,這絕對是一種英雄的品質。
李世民的膽略從小就顯現出來,成年後更有登峰造極的發揮。例如,李唐統一中原的關鍵一仗——虎牢關之戰,也是李世民的傑作。在這場戰役中,李世民全面展示了他超人膽略與武功。
在洛陽攻堅戰中,唐軍圍攻王世充,竇建德率10萬大軍來援。大多數唐軍將領認為王世充固守不出,城堅難破;竇建德又殺氣騰騰,士氣旺盛;唐軍腹背受敵,難以兩線作戰,主張暫退以避敵鋒。但李世民卻力排眾議,做出大膽舉動:親率精兵3500人火速行軍,趕在竇建德之前進據虎牢關,對戰河北十萬大軍。
三千兵馬對十萬大軍,已足夠大膽。但李世民嫌這個膽量還不夠。到達虎牢關後,李世民膽大如虎,親率精騎500深入十萬敵軍駐守的大營。在敵軍營前,李世民故意暴露自己,引誘竇建德出動騎兵追擊。其實這是他的大膽一計。在來竇軍大營前,早已派遣大將秦叔寶、程知節率兵沿路設伏,自己這是涉險當誘餌。他一馬當先衝擊竇建德軍營,轉而撥馬就走,待竇騎兵追殺,進入預先設伏地點之後,李世民再和伏兵合到一處,折回突襲,瞬間殲敵300餘人。此戰雖然小勝,卻大挫竇軍銳氣。因為唐軍主帥以大無畏氣概展現了「戰神」的必勝信心。
此後,他預伏精銳騎兵,取得虎牢之戰勝利,主力回師洛陽城下。王世充看到唐軍囚車裡的竇建德,感到大勢已去,於是抵抗意志崩潰,獻城投降。虎牢關之戰,唐軍消滅竇建德主力,又迫降了王世充守軍,奪取了中原要地,取得「一舉兩克」重大勝利。這是李唐進佔中原的決定性勝利,也是一統中國的關鍵之戰。
可以說,李世民是靠非凡膽識贏得此戰。虎牢之戰中,他將「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果敢體現得酣暢淋漓。一般情況下兩軍交戰,「誘敵深入」的事主帥是不去做的,通常是部將完成,而李世民卻敢於冒險,顯示了非凡勇氣:他打閃電戰突襲戰,用的都是騎兵,並身先士卒,這樣的主帥令敵人膽寒。
面對這樣的鐵血對手,哪路反王能夠匹敵呢?
做了皇帝後的李世民,把他的精神血脈進一步發展為國家氣質。他所開創的盛唐,「雄風」盡吹。
所謂「大唐雄風」,到底「雄」在哪裡?
雄壯的體魄只是「雄」在表面,更深的「雄」,「雄」在打造主導世界之「領袖國」國體。
李世民將「塞外精神」與「中原文化」完美結合,製造了一個出色產品,那就是大唐「二元體制」。用日本學者谷川道雄的話來講,這種體制是「胡漢二元體制」,而中國學者陳寅恪則稱為「胡漢分治」。
「二元體制」在政治上的表現,就是突破「內斂」傳統,實行開放政治。天下君臣共治,平民子弟「仕進」之路四通八達。唐廷錄用官員不問出身、不分貴賤、不分華夷。開放式政治,使大唐進入了「海納百川、眾望所歸」政治大國行列。
「二元體制」在文化上的表現,就是促使「儒教溶了」。隋唐前的統一時代,大都以儒家文化為內核,而且是獨尊儒家,當你的思想與儒家不符時,就是離經叛道就會遭到打壓。這樣就扼殺了其他文化的發展,同時也擠壓了思想空間,思想只有碰撞才能產生火花,何況是文化?如果只有一種思想,那麼即使這種思想最適合時代發展,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同樣也會逐漸落後。所以,唐朝不搞儒家一言堂,「尊而不獨」是他們的官方態度。唐朝科舉把儒家學說作為考試內容,但不奉儒家教條,考試同時也包含諸子百家內容。在主流意識形態方面,甚至出現了三元化:「佛道儒」三家並舉。
當然,領袖國光靠軟實力是不夠的,不可或缺的是鋒利的牙齒。
「二元體制」在軍事上的表現,是「兵家合了」。
唐朝軍隊,擁有世界無與倫比的一個強項 ——「胡漢合流的軍事力量」。「胡漢合流」將唐軍打造成一支以漢人為主力兼有各民族士兵的混合戰隊,這裡就包括打破傳統作戰模式的「鐵騎」,前有「玄甲兵」,後有「神策軍」,在對外作戰中,幾乎戰無不勝。盛唐時代安西都護府的唐軍從來沒有超過三萬人,但卻控制著西域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震懾著大大小小數十個國家,並還有餘力數次主動進攻阿拉伯帝國,其強悍可見一斑。
李世民的氣質及漢民族的「唐風」贏得了世界尊重。唐主被西亞諸國尊奉為「天下共主」之「天可汗」,確屬名至實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