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秘史 唐朝哪位大臣將武則天送上皇帝的寶座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危,鑒於太子李顯充東宮才三年,處理國事經驗不足,高宗遺詔命自己信賴的宰相裴炎與兩位侍郎劉奇賢、郭正一為顧命大臣,「於東宮平章事」,以輔佐太子登基,並在遺詔中留了「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進止」的話,即特別授權武則天以太后身份兼決大事。但並不是全權委託武則天臨朝管理國事,而是在有特別重要的軍國大事,同時皇帝與大臣們又「不決」時,才能兼取她的決定。然而,裴炎卻在高宗死後第三天、太子在靈柩前即位後的第二天上奏說,嗣君尚未正式冊封為皇帝,也未聽政,不宜「發令宣敕」,建議「宣太后令於門下施行」—即一切政令都要以太后武則天令的形式發佈。

裴炎這個史無前例的建言對武則天來說太及時了。武則天從當上皇后以來逐漸掌握朝政參決權,至今已二十多年,她掌控國家和百姓命運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而今那懦弱病衰的夫皇去了,雖然遺詔中給了她一些決定國事的權力,但卻明定非「軍國大事有不決者」不能過問,這使她原來曾享有過的權力遭到很大的限制。從此以後,雖然她貴為皇太后,但皇帝已經成年,顯然不會讓她過多地干預政事,這就不能不讓具有極強權力慾的她產生強烈的失落感。現在,藉著裴炎的這個建言,她順理成章地取得了國事的處分權,以後,太子正式受冊嗣位並尊她為皇太后,她卻霸著權力不鬆手,毫無還政的意思,以致從此「政事鹹決焉」。

可以想見,當時除了顧命宰相裴炎,其他人是不敢提出這種建言的,而如果沒有裴炎的這個建言,武則天也很難找出什麼理由取得國事決定權,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皇帝對政事的控制逐漸鞏固,武則天也只能無可奈何地淡出政治舞台去過她那富足高貴、含飴弄孫的太后生活了,唐代歷史自然會是另一番摸樣。

就在高宗日漸病重的時刻,武則天忽然提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建議—請求高宗帶領文武百官東幸洛陽。理由是:到洛陽附近的嵩山舉行封禪大典,祈求上蒼保佑大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當然最重要的,是保佑皇上龍體康健、長命百歲。理由貌似冠冕堂皇,但高宗日漸惡化的病情實在不允許他長途顛簸,所以他並沒有答應。武則天大為失望,如此一來,她策劃已久的奪權行動就難以展開,甚至有流產之虞。

事實上,自從兩年前處心積慮地廢掉前太子李賢之後,武則天就開始醞釀篡奪天下大權的計劃了。在武則天的計劃中,把朝廷從長安遷到洛陽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原因很簡單,長安是李唐舊勢力盤根錯節的老巢,在這裡武則天難免會受到掣肘。而東都洛陽則不同,那是她經營多年的根據地,只有在那裡,她才能自如地掌控一切!可如今連這第一步都邁不出去,後續行動就更無法實施了,武則天愁腸百結。

關鍵時刻,老天爺幫了她的大忙。永淳元年(682年)四月,也就是武後提出封禪建議半年多後,關中突然遭遇了嚴重的饑荒,吃飯問題尷尬地擺在高宗朝廷的面前。由於洛陽擁有便利的漕運,儲存了大量從江淮運來的糧食,所以從隋朝開始,每當關中出現災荒,朝廷都會前往洛陽就食,這已經成為慣例。既然如此,高宗即使病得再厲害,也不得不宣佈東幸洛陽了。當月,高宗、武則天連同文武百官就浩浩蕩蕩地從長安出發了。天子鑾駕剛抵達洛陽,武則天便迫不及待地展開了第二步行動—重組宰相班子。

宰相團成員劉仁軌等反武派都被留在長安輔佐監國太子李哲,跟隨高宗來到洛陽的,只有一個年邁體弱的崔知溫,這為武則天重組宰相班子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到達洛陽的第三天,武則天就以閃電般的速度提拔了四個親信為宰相。

永淳二年三月初,宰相李義琰因改葬父母之事有違禮制,武則天趁機對高宗大吹枕頭風,使得李義琰不得不以足疾為由主動辭職;三月末,崔知溫又因病亡故。至此,整個宰相班子中除了一個年逾八旬的劉仁軌,其他人都已是清一色的後黨。一切都在按照武則天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與此同時,高宗的病情也在無可挽回地惡化著。

《武則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