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相姚崇三起三落 受武則天信任又促武則天下台

唐代有一位宰相叫姚崇,他歷經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五個皇帝,在其中三朝當過宰相,可謂權傾一時。然而他的仕途並不順利,他當宰相時,三次被免,又三次復職,經歷傳奇。他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物?為何能「三起三落」?

河南省姚姓姚崇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對姚崇頗有研究,著有《大唐賢相姚崇》、《姚崇研究輯存》等書。3月27日,河南商報記者在三門峽見到了姚學謀,說起姚崇,姚學謀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姚崇是吳興姚氏的第二十一世孫,他出生在陝州(今三門峽陝縣)一個武將之家。姚崇本來就是將門出身,加上經常認真研究軍事知識,精明強幹,過目不忘。每逢領導問起,無論是何處的邊防要務,他都能一清二楚地娓娓道來,被同事們稱為「活地圖」。面對契丹造反,武則天雖多次調動大軍討伐,但均以失敗告終。契丹人攻破幽州(今北京市西南)後,各地告急的文書像雪片一樣飛向朝廷。姚崇所在的兵部,是戰時信息中心,姚崇則善於處理複雜事務。武則天歷來愛惜人才,破格提拔他為夏官侍郎,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副部長。在姚崇的幫助下,朝廷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在與契丹決戰時九戰九勝,使持續一年多的叛亂得以平定。

如果說,幫助朝廷打敗契丹讓武則天認識了姚崇,膽大的姚崇「百口保百官」,則取得了武則天的信任。姚學謀講道,武則天在走向皇位過程中,實施酷吏政治。隨著政權的穩定,武則天打算安撫人心。武則天召見朝臣,詢問「以前被殺的人有沒有被冤枉的」。對於這一敏感話題,朝臣們一言不發。姚崇觀察到了武則天失望的表情,以全家百十口人的性命,擔保朝廷官員中沒有謀反之人:「以後您再收到告發狀,請收存起來,不必追究。如若以後確有證據,謀反是實,臣請承擔知而不告之罪」。姚崇一席話,說得群臣又興奮又為他擔憂。但武則天聽後不但沒有動怒,反而獎了姚崇。在姚崇努力下,武則天下決心廢除酷吏政治。不久,因被誣陷而被貶的狄仁傑、魏元忠等一批大臣重返朝堂。通過這件事,武則天更加信任姚崇,過了一年,在狄仁傑的建議下,武則天將姚崇列入宰相行列。

三起三落

做宰相被貶三次,又都得以復職

第一次被貶,《資治通鑒》中有記載。長安四年,武則天患病臥床不起,她的身邊一刻也離不開張易之、張昌宗兩個男寵。一次,術士告訴張昌宗「有天子之相」,但須讓人到偏遠的定州建造寺廟才行。於是,「二張」讓10名高僧去定州造寺廟。此舉遭到身為宰相的姚崇的果斷反對,「二張」便在武則天那裡吹「枕邊風」,誹謗姚崇。武則天經不起「二張」的軟磨硬泡,只好撤了姚崇的宰相職務,改到偏遠地方任職。

《新唐書·姚崇傳》記載,第二次,81歲的武則天久臥病榻,「二張」把持朝政,有恃無恐,大臣們想方設法要除掉「二張」。此時,姚崇回朝復職,參與了政變。政變成功後,大臣們都為大唐復國而高興,姚崇卻在見到年老的武則天時哭了。這傳到唐中宗的耳中,唐中宗罷免了他的宰相職務,貶為亳州刺史。唐睿宗時,姚崇又被任命為宰相。正當大臣們想改革弊政時,唐睿宗之妹太平公主反對改革,並企圖廢掉支持改革的太子李隆基。姚崇再次挺身而出,卻被加上離間皇室關係的罪名,又一次被貶出京城。在姚學謀看來,雖然姚崇三次被貶,但後來又都得以復職,由此可見姚崇在朝廷中的地位。

當宰相前給皇帝提10個條件公元713年(開元元年),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太平公主的黨羽被消滅。李隆基即招姚崇回京,拜姚崇為宰相。面對皇帝的邀請,姚崇沒有輕易答應,而是給皇帝提了10個條件。集中來說,主要是「精簡刑法,行仁恕之政;疏遠佞臣,不聽誣陷之詞;限制女寵,禁止宦官貴戚干預朝政;減輕苛稅,以利民生;待臣以禮,不得任意屠戮無辜」等。聽了姚崇的10個條件,皇帝很爽快地全盤採納,並全力支持姚崇逐條落實。這次,姚崇任宰相三年,實行了選賢任能、獎勵清廉、懲治貪官、愛護百姓的清明政治,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姚學謀告訴記者,狄仁傑與姚崇在武則天當政時期同朝為官,狄仁傑年長姚崇21歲,算是姚崇的老前輩,也是姚崇的伯樂。正是因為狄仁傑的力薦,姚崇才第一次當上了宰相。「其實,姚崇與狄仁傑的經歷很相似。」姚學謀說,兩人都是胸懷大志,雖公道正派,機智過人,為執政者賞識,但仕途坎坷,都曾多次被貶,經歷了幾上幾下。狄仁傑兩次被貶,姚崇則有三次被貶的經歷。

受武則天信任,促武則天下台

中國武則天研究會會長王雙懷曾撰文指出,姚崇歷經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五朝,三次擔任宰相。前後累計共當過十幾年宰相,其中大部分時間在武則天時期。王雙懷說,姚崇是武則天選拔的人才,並被委以重任,這說明她很信任姚崇。因此,姚崇也多次受到武則天的表彰。雖然武則天對姚崇信任有加,但姚崇舉薦張柬之,卻導致了武則天的下台,這是姚崇沒想到的。

《武則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