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愛做皇帝夢。中國是一個崇拜官員的國度。從上到下,從古到今年,中國有無數的官迷。普通百姓想著當科長,科長希望當局長,局長希望當縣長,縣長希望當市長,以此類推。身在官場,別假裝清高說自己不在乎職位升降。因為改變的不僅僅是幾塊錢的工資,更是人生價值的提升。當副職的時候點頭哈腰慣了,一旦成為一把手,那種頤指氣使,前呼後擁的感覺是非常幸福的。
歷史上有那麼多做皇帝夢的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當你身為宰輔,或手握天下兵權的時候,彷彿振臂一呼,就會天下響應,前進一步似乎是那麼簡單,毫無阻力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大多數人都禁不起這個誘惑。於是王莽篡權,曹丕奪位,武則天代唐,歷史一再上演。當然,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但總算是飄了一把,大膽的走了出去。可也有極少的幾個人,本來有稱帝的資本,卻最終選擇了謹守本份,比如大賢周公,比如宋真宗朝的皇后劉娥。周公廢立周成王的故事世人皆知,就不講了,此文只說劉娥。
關於劉娥稱帝問題,有這樣幾個疑問:其一,劉娥有沒有稱帝的可能?其二劉娥有沒有稱帝的心思?其三,因為什麼特殊的原因,劉娥放棄稱帝?其一,劉娥完全有可能稱帝。劉娥此人出身寒微,卻極有手腕。作為女人,尤其是作為皇帝的女人,大都是前面光鮮,內心苦澀。於是賈元春省親,向自己的祖母母親哭訴:「怎麼把我送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宮中美女眾多,黨派分立,稍有不慎就會死無全屍。而劉娥作為一個毫無根基的女子,竟然能夠在宋真宗趙恆身邊專寵四十年,從十五歲的美艷少女,到五十餘歲的老婆子,劉娥專寵不衰,堪稱是中國古代后妃中最幸福的女人。
正因為宋真宗對劉娥一生專寵,於是在真宗晚年多病時節,劉娥就出面輔政。當宋真宗去世之後,年幼的宋仁宗即位,由太后劉娥攝政。北宋前三代君主都是成年即位,而此時的宋仁宗僅僅只有十一歲,並不具備親政的能力。這時候,是由太后還是由朝中重臣輔政就成了一個問題。因為沒有慣例,並非任何一位女主出面都會太平過度,不過劉娥在宋真宗晚年已經參與政事,並且通過對王欽若和丁謂的重用,得到了大臣的支持。於是當劉娥向大臣們宣佈真宗皇帝遺詔:「此後由皇太子趙楨在資善堂聽政,皇后賢明,從旁輔助」的時候,並沒有人敢公開跳出來反對。劉娥利用丁謂打擊朝中寇准一黨,而當丁謂肆意羅織罪名,意圖將寇准等人一網打盡的時候,劉娥又聯合寇准一派,迅速將丁謂一黨剷除,從而從根本上確立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同時,劉娥為政也算是號令嚴明,賞罰有度,比較公允。因為和娘家劉美的特殊關係,對劉美以及其子侄難免有些偏袒家人,但並不縱容他們插手朝政。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們的意見,王曾、張知白、呂夷簡、魯宗道都得到了她的重用,劉氏姻族也沒有做出為害國家的禍事。當時有位叫王蒙正的官員和劉娥兄長劉美家是親家,他的兒子王齊雄打死了一個老兵。王家逼迫老兵妻兒說是老兵自己生病死的。可是當時的開封府尹程琳查明真相,要求治王蒙正的罪。事情捅到劉娥那裡,劉娥說:「王齊雄並沒有殺人,殺人的是王家的奴才啊?」程琳說:「奴才怎麼會自作主張,想必是聽從主人的命令。」劉娥一聽如此,也就不再多說,默認了此事。王蒙正也依法懲處。而程琳也因此得到劉娥的重用。並且,劉娥自律極嚴,生活相當簡樸。在以太后身份攝政的時候,太后宮中的侍女見到皇帝身邊的侍女衣著華麗,非常羨慕,多次向太后提及,希望也能夠穿著好一些,以免被比下去。可是劉娥說:「那是皇帝嬪御才能享用的,你們哪有這樣的資格。」
而對仁宗生母李氏,劉娥也能夠代之以禮,並非像世人傳言,有什麼「狸貓換太子」。劉娥死後,曾經有人告狀說劉娥可能毒殺了仁宗生母李氏,一時之間風雲大變。仁宗甚至派了兵馬看守劉娥娘家,一旦查實,就抄家嚴辦。可事實是李氏面貌如生,且以皇后的冠服安葬,這些都讓宋仁宗感動不已,愧疚不已。在劉娥攝政的十四年中,劉娥大權獨攬,加上有宋仁宗的絕對信任,是完全有能力稱帝的。
其二:劉娥並非沒有稱帝之心。在史籍之中,劉娥曾經明確表示自己沒有稱帝之心,可是細細推敲,卻可以看出並非劉娥本心。曾經有一位叫程琳的官員向劉娥獻《武後臨朝圖》,不料劉娥親擲於地,道:「我絕不會做這樣的事!」很多人以此認定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心」把劉娥視為北宋第一聖後。事實並非如此。程琳是誰?程琳此人曾經出使契丹,其言其行不卑不亢,展現了大國使者風範。之後在擔任開封府尹的時候,又公開懲處了劉娥的姻親。可是劉娥並沒有因此而給人家穿小鞋,出人意料,竟然對程琳提拔重用。其實,劉娥身邊確實需要這樣一個正直而多謀的人幫助他處理一些事務。之後程琳升任工部侍郎,又擔任龍圖閣學士,又以翰林侍讀學士的身份兼任開封府尹,之後又出任僅次於宰相的三司使一職,再後來參知政事,可謂官運亨通,成為劉娥執政時期的一位實力派人物。
這樣的人物向劉娥進獻《武後臨朝圖》,為什麼?是程琳一味拍馬的個人行為?恐怕不是。不說是劉娥授意,至少是程琳揣摩劉娥心意,以為如此或許可以讓自己更進一步。可沒想到劉娥竟然公開拒絕了。但歷史就是這麼有趣。劉娥的拒絕並非是不想稱帝,而是用程琳獻圖一事來試探朝中大臣的風向。可是,當獻圖發生時候,大臣議論紛紛,群情激動,劉娥自然知道不能強行稱帝,於是假意拒絕。不過對獻圖的程琳只是稍加斥責,之後更是提拔重用。並且,在劉娥攝政十年之時,仁宗將太后生辰長寧節的儀禮升級到與皇帝生辰乾元節相同的程度。在劉娥攝政十四年的時候,舉朝要行祭太廟大典,劉娥竟然提出自己要著天子袞冕祭祀太廟。群臣大嘩,卻只能將皇帝袞衣上的飾物稍減了幾樣,呈了上去。1033的二月乙巳這天,皇太后劉娥穿著天子袞衣、頭戴儀天冠,在近侍引導下步入太廟行祭典初獻之禮。為了將這場典禮搞得功德圓滿,亞獻者為皇太妃楊氏、終獻者為仁宗皇后郭氏。儀式結束後,劉娥在太廟文德殿接受了群臣給自己上的尊號:應天齊聖顯功崇德慈仁保壽皇太后。同年,劉娥病逝。劉娥在死前的這番行為,我們可以結合當今所謂五十八現象分析。快要退休了,一看自己還兩袖清風,什麼都沒有,於是大撈特撈,希望臨到結束風光一把。劉娥也是如此。執政十四年有好幾次機會可以稱帝,卻最終沒有。臨到身體不行了,實在忍不住誘惑了,於是什麼都不顧,豁出去了,死也要戴一次天子冠冕。
其三,既然劉娥有稱帝之勢,有稱帝之心,那為何不稱帝?劉娥曾經問魯宗道:「唐武後如何主?」回答是:「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劉娥聽後,沉默不語。有些庸臣試圖向劉娥獻媚取寵,像方仲弓奏表上疏,請劉娥像武則天一樣建劉氏宗廟。一開始,劉娥飄飄然,又有些猶豫不決,跟老臣商量後,才放棄了這個念頭。從這則材料中我們可以對劉娥不稱帝的心思猜測一二。首先,劉娥本心很猶豫。劉娥很想過把皇帝癮,不然不會幾次三番詢問武則天是和等人。可是正因為她向臣子詢問,可以看出她稱帝的慾望並非絕對強烈,至少不是一開始就渴望稱帝。而劉娥猶豫的原因,主要是考慮到兩個方面。其一是對北宋江山的危害。當年武則天病危時期最頭疼的問題就是立儲,以誰為太子呢?做為一個女人,如果立兒子為太子,那自己一輩子不是白忙活了,太子即位肯定恢復李唐啊。那以侄子為太子呢?從古到今哪裡有侄子祭祀姑姑的道理呢?那自己一輩子不是瞎激動了?中國自古以來把父系相傳視為正統,要改變這一個持續了幾千年的思想觀念根本不可能。劉娥稱帝的話一樣會面臨這一個難題。其二是諸位大臣的反對。當劉娥是太后的時候,大臣們對劉娥久不還政,不把政權還給宋仁宗,只是略有怨言,可當劉娥要稱帝的話,卻可能群起攻之了。自古以來,牝雞司晨,女主亂國的信念根深蒂固。原來互相撕咬的對立派,完全可能團結起來,一致對付這位昔日的女主人。劉娥看慣官場風雲,其中道理自然明白。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劉娥沒有武則天那樣的好身板。武則天32歲為後,60歲成為皇太后,67歲才稱帝,一直工作到82歲才歸天,。劉娥45歲為後,53歲以太后身份攝政,66歲病逝。有時候不得不說,上天對人們是很公平的。你是帝王將相也好,你是販夫走卒也好,都難免一死。而對劉娥來說,在適當的時候死去,既可以雖然略有些遺憾,卻可以永遠保存自身的顏面,也算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