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以陰謀手段奪得天下,當了十多年皇帝之後,碰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繼承人的問題。早先,武則天並不想議論這個問題,歷史上的教訓夠多了,弟弟逼兄長讓位,兒子殺父皇自立,為了政權、利益,骨肉相殘,全無一點人情味可講,武則天對此心有餘悸。可是到了晚年,身弱體衰之後,這個她本不想考慮的問題,是非考慮不可了。
按武則天的意思,她是想立自己的娘家侄兒武承嗣或武三思為繼承人,但這兩人都不爭氣。武承嗣沒有頭腦,缺乏機智,缺少教養,只是一個亂撞亂碰的頭腦簡單的武夫。而武三思呢?雖然比較起武承嗣來是有心計,但由於自幼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對國家治理、歷史鑒戒等事情一竅不通。又加上他給武則天的情夫馮小寶和尚當了多年隨從,跟著這老淫棍學了不少壞毛病,在長安時搞得名聲極臭。
那怎麼辦呢?要不就立自己和高宗李治生的兒子李顯或李旦?但這兩個小畜牲在高宗去世後相繼被武後扶上過皇位,但他們一上台後都圖謀從自己手中奪回大權,建立「李氏天下」,看來是兒子大了向父不向母啊!如果再把皇位讓給他們倆,說不定他們又會像自己算賬,分什麼「李氏天下」和「武氏天下」的。思來想去,她覺得還是立武氏子孫好些,雖然他們才學能力差些,但總不致會為「李氏天下復辟」的。
狄仁傑是何等人物!他見武則天近來無故沉思,就知道她在為何事撓頭,而自己對這一問題如何應對,狄仁傑早已思謀好了。聽見武則天問,狄仁傑裝作還在沉浸在棋局上,隨口答:「當然是李顯兄弟們了。」狄仁傑摸透了武則天的脾胃,她喜歡聽人猝不及防時的應答。
武則天聞聽狄仁傑說出這話來,大出所料,她原以為狄仁傑會順從,擁立武氏子孫的。於是忙問:「為什麼?」狄仁傑這時才從棋盤上抬起頭來,慢條斯理地說:「立後嗣,一是為國家有人承大統,二是為先帝宗廟有人祭祀,您想,武氏兄弟立宗廟,是祭祀他的祖先、祖父母、父母,怎能祭祀他的姑母呢?」是呀!武則天突然一驚,這個連不識字的村婦都明白的道理,怎麼以飽讀史書而自負的自己從沒想到呢?看來自己原先的想法得重新考慮了。
狄仁傑見武則天陷入沉思,知道是點中她的要害,又猛擊一記:「陛下想想,是自己的侄兒親呢?還是自己的兒子親呢?兒子身上流的,總歸是母親的血呀!母子親情,是任何別的感情也代替不了的。春秋時,鄭莊公母親幫小兒子奪君位,惹得鄭莊公把她囚禁起來,但沒多久,母子又和好如初了,親情難間呀!」
這些話,使武則天又沉思了半響,看來自己非要選擇是做皇后、太后還是拱手把江山讓與武姓的時候了,最後,她還是下了決心做個皇帝母親,免得死後沒人祭祀,成為餓鬼,在地獄中受苦。於是,她把被自己廢為盧陵王已十四年沒見面的兒子李顯召回京師,立為太子。後來,李顯又重新做了皇帝,他就是唐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