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民間一般稱武媚娘,祖籍山西文水,公元624年出生於長安古城,因她是家中的二女兒,所以父母為她取了個乳名叫二囡。
那麼,一位在歷史上轟轟烈烈,能呼風喚雨、改朝換代的山西女,是怎樣與荊州人攀上親戚的呢?
一、武媚娘與荊州之緣
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全國實行撤並都督府。武則天的父親武士擭為官的利州(今廣元市利州區)也在被撤之列。武士擭生於北周建德六年(577),死於貞觀九年(635),是大唐開國元勳之一,位列二等「太原元謀勳效功臣」,也是武德皇帝李淵最信任的一位大臣之一。利州府被撤,朝廷調武士擭赴唐朝四大都督府之一的荊州府任大都督,武氏舉家遷往荊州,這一年武則天剛滿7歲。
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荊州物產豐富,是江漢平原著名的魚米之鄉,從利州到荊州等於是糠筐掉進了米缸,窮窩挪到了富窩,生活條件好多了。俗話說:女長十八變,變得像神仙。荊州的美味佳餚,使武則天的天然之美,如出水芙蓉初露荷尖,那段日子過得實在平穩安逸,是她一生中難以忘卻的地方。哪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由於武士擭長期患有哮喘頑疾,久治不愈,身體越來越差,公元635年,從京城長安傳來皇帝李淵駕崩的消息,這一噩耗對一貫無比忠誠的武士擭來說,猶豫天塌地陷,因此悲傷過度,病情加重,最後客死荊州。
武士擭的靈柩被運往長安,由於異母從中作梗,武則天姐妹倆與母親楊氏沒能返回祖籍山西文水,滯留在了荊州。從此,年滿13歲的武則天,分別遭到了五個哥哥的欺侮和凌辱。
其中武元慶、武元爽是武媚娘同父異母的親哥哥,而武惟良、武懷運、武懷亮則是武媚娘伯父的兒子,要說這種關係血濃於水。這五個大哥的年齡都已超過了14歲,形成了自己的固有人格模型,說白了對男女之事正處於似懂非懂,好奇的非分無中,那麼對含苞欲放,自幼天姿國色的小妹是否有過特殊的「關愛」!
他們是如何「關愛」小妹武媚娘的?又是怎樣對武媚娘的母親做了一些不敬之事的?留存的文史資料中沒有細說,也許是媚娘當上了中國的惟一女皇之後,文人墨客不敢亂寫亂畫所至。但從武媚娘後來對五個哥哥的瘋狂打擊,恨入骨髓的行為,直至以除死而後快,那種報仇之心非同小可,史書上倒有詳細記載。
先是將武元慶流放到邊遠山區龍州(今廣西崇左市轄縣之一),實際上是被嚇得憂慮而死,;接著是流放武元爽到視為天涯海角的振州(今三亞市西北),也是被武則天的權勢顯赫而嚇死;武惟良和武懷運的死與毒死了魏國夫人有關。魏國夫人賀蘭氏,父賀蘭越石,母韓國夫人武順(韓國夫人是武則天的同胞姐姐),賀蘭氏是武則天外甥女。喪失倫理的唐高宗李治對母女二人都非常寵愛。
韓國夫人病世,其女封為魏國夫人,武則天怕日後失寵,在肉醬的下毒,害死親外甥女,並嫁禍於她同父異母的兄弟武惟良、武懷運,處死前賜姓為了蝮氏,寓意心腸比蝮蛇還要毒;武懷亮雖然死得較早,死了也不行,把武懷亮的妻子善氏擄入宮中為奴,每天用荊棘刺狂抽這位死了丈夫的寡婦,善氏的背部全都抽爛,露出了根根骨頭,善氏就在拷掠的莫大痛苦之中,哀嚎悲慘而死。本是同根生,卻骨肉相撕,如此殘忍地報復,可想而之,結仇何等深孽,縱橫皇室權力爭鬥,歷來都是腥風血雨,屢見不鮮,並非一個朝代而已,而武則天與五位哥哥的恩仇,則不是為皇位之爭。
那麼,武則天是怎麼走出荊州的?
二、從荊州走出的一代天嬌
話說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的第二年,長孫皇后去世。文德皇后就是長孫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觀音婢,河南洛陽人,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母親高氏為漢族,唐朝宰相長孫無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13歲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爭取李淵後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她親自勉慰諸將士。李世民即位後冊封為皇后,在後位時,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後為李世民誕下三子四女,即恆山王李承乾、濮恭王李泰、唐高宗李治、長樂公主李麗質、城陽公主、晉陽公主李明達、新城公主。貞觀十年(636年)六月,長孫氏在立政殿去世,葬於唐昭陵,謚號文德皇后。鹹亨五年(674年),加謚號為文德聖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尊號為文德順聖皇后。李世民譽之為「嘉偶」、「良佐」並築層觀望陵懷念。所以說長孫氏在李世民的心裡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長孫氏的逝世使後宮空虛,皇后虛位。
有一天,唐太宗突然記起愛臣武士擭的家眷,當他得知武愛卿有個二女兒,已出落成有羞花閉月之色,沉魚落雁之美,變得聰明伶俐、楚楚動人,且氣質非凡的大閨女,便差人宣她進宮。這一年是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武則天芳年十四歲。
據說武則天是從荊州城南門外的一條小路進宮的,至今人們叫這條路做「御河路」,當年的長江就緊挨著荊州古城,武則天是從江邊坐船離去的,現在這裡仍然保留著「御路口」和「御河村」的叫法,這些地名中有一個「御」字(御:古代對帝王所作所為及所用物的敬稱),這些傳說與武則天出閣密不可分。而且跟武則天有關的地名還有「窖金洲」、「筲箕窪」、「鐵女寺」、「太平口」等。比喻「筲箕窪」講的是,武則天端著筲箕到江邊淘米洗菜,不慎落入江中差點淹死,是那手中的筲箕救了她。後來武則天當了皇帝,就賜這個地方叫「筲箕窪」,每一個傳說的背後都有一個可圈可點的精彩故事。
武則天入宮後,只是李世民後宮的一個才人,也就是妾,此時從名分上來講她是李治的庶母(後母)。
武則天從一個不諳世事的黃毛丫頭,在荊州生活了七年之久,這是人生長河中一段不短的歷史,以至後來她特詔入宮主政,成為一代天嬌,她應該感謝荊州,是荊州的水土養育了她,使她學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本事,並賦予她成為武媚娘的靈性,這與受其荊楚文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文人墨客們應該濃筆重彩。然而,在縱多的演繹中,荊州人很少提起這段似乎有所遺忘的歷史,權威史料書籍《資治通鑒》4088頁中是這樣記載的:「已故荊州都督武士擭之女,年方14歲,太宗聽說她貌美,詔入後宮,冊封為才人……」除此之外,武則天的生平及其在荊州的記錄,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後晉劉日句等撰《舊唐書》、司馬光所撰《唐會要》以及《唐大詔全集》等史書中雖有記載,也是寥寥數語。
是什麼原因,不得而知。
三、荊州人對武媚娘的態度很淡定
太宗死後武則天出家感業寺,《資治通鑒》記載,貞觀23年(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
世民去世遺詔,命武才人出家於感業寺,直到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三月才奉詔回宮,被李治納為妃,先為昭儀(9嬪的首位)仍然是妾,後來成為皇后,也就成了李治的正妻。據說李世民早已發現武才人與李治暗中苟合,病重的時候就來了個順水推舟,將武則天賜給了李治,漢朝歷史上已有過這種做法。從輩分和家族關係上看,武則天先是李世民的妾,後是李治的正宮,身份降為兒媳,但認真一分析:父子二人共同使用過一個女人。
中國女皇極少,武則天的名字可以稱得上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她的嫵媚讓唐太宗龍顏大悅,賜她「媚娘」,31歲封為「宸妃」,翌年又被冊立為皇后,33歲開始武則天「參決百司奏事」,在後宮參政。從此,這個從荊州走出的武則天,開始她漫長的執政生涯……
受傳統思想影響很重的荊州人,總覺得這至高無尚的皇帝在婚姻問題上不倫不類,而且女人執政是大忌,男尊女卑在中國歷史上十分嚴重,從宣傳婦女必須遵守的「三從四德」中就可看她們地位的卑微,導致拍攝的一些關於武媚娘的電視劇大多是野史、艷史為主,這些負面的輿論宣傳,是不是感覺到這個有點荒誕的女皇,丟盡了荊州人的面子?
就武則天的政治理念與治國謀略而言,絕對算的上是位好皇帝,她專制的時代,盛世太平無戰事,老百姓過著國泰民安的生活,女性第位有所提高,允許喪偶的女性再嫁,不嫁者可享受國家稅賦的優惠政策……等等待遇。她招良納賢,號稱一代賢相、桃李滿天下的狄仁傑,就是武則天發現的人才,也是她敢於使用人才的最好證明。
如果以武則天幼年為主要背景,拍攝一部《武媚娘在荊州》的電視劇,融入博大精深的荊楚文化,與武則天執政謀略相輔,對宣傳荊州,打造荊州文化旅遊城,其意義弘遠。
我們要用歷史的眼光,善待這個從荊州走出的女人。
曾克平(筆名:湘客)。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