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改善文風為何暴打司法部副部長茹太素

事後朱元璋苦笑說:「當大臣不容易,當皇帝又容易嗎?我需要的是接地氣、解難題的意見建議,可明明500字就能說清楚,這老茹偏要整一大堆沒用的,真耽誤事。」

《明史》裡有個很有意思的「段子」,今天讀來還讓人會心一笑。

1376年,司法部副部長茹太素給朱元璋打了一份報告,長達17000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讓秘書王敏念給他聽,都念到6300多字了,還不知道要說啥。朱皇帝實在受不了,當場找人把茹部長狠揍了一頓。第二天又讓王秘書接著念,從第16500字到結尾,茹太素提了五條工作建議,這些建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朱皇帝採納了其中四條。

事後朱元璋苦笑說:「當大臣不容易,當皇帝又容易嗎?我需要的是接地氣、解難題的意見建議,可明明500字就能說清楚,這老茹偏要整一大堆沒用的,真耽誤事。」

一直有人對朱元璋暴打茹太素有看法。對下屬一不合意就動手,作風確實簡單粗暴,但瞭解背景後,對事情的理解會更全面。

朱元璋定都南京時,新政權面臨大量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內外形勢都很嚴峻。戰後社會經濟凋敝,土地不均,農業基礎設施闕如;饑民遍野,人口數量下降;各業不興,社會無法正常運轉;矛盾尖銳,官民衝突時有發生。退居塞北的殘元勢力企圖捲土重來;蒙古韃靼、瓦剌各部日漸強大,虎視眈眈。

特別是進城之後,明政權中許多官員貪圖享受,不思進取,各派人馬爭權奪利,貪賄成風。中央政府權威低下,政令不出南京城。官風虛頭巴腦,政權在文牘中空轉。總之此時朱家王朝基礎不牢,隨時可能夭折。

朱元璋憂心如焚,從政治、經濟、軍事等許多方面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整頓和改革。

就在狠打茹太素這年,朱元璋廢除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全國設置了13個承宣佈政使司,設「三司」分管行政、軍事和司法,構建了明王朝的行政和統治架構。

他借鑒漢初經驗,實行輕稅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推行恢復和發展生產的各種措施,創新惠農利民政策以收攏人心。在打擊貪腐方面,朱元璋比歷史上任何一位皇帝都賣力,其手段之殘酷可謂空前絕後,明初吏治因此稍微清明,政權的合法性迅速得到社會承認。

朱元璋大力整頓官吏作風,在改善文風、提高效率上動了不少腦筋。就在狠揍茹太素之後,他命令制定了行政文書規範,「頒示中外,使言者陳得失,無繁文」。他自己也身體力行,現存朱元璋的許多重要指示,乾脆就是口語,鄉下老太太都能聽得懂記得住,這在歷代皇帝中極少見。

制度加榜樣,不著邊際、不負責任的議事方式逐漸改變,使得明代公文比較簡練有骨,行政效率較高。明後期有兩個懶皇帝二三十年不上班,政權竟照常運轉,不能說與此無關。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