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幫朱元璋打下大半江山但三代死於朱家之手

朱元璋打天下和坐天下,有大半壁江山是徐達幫忙打出來的。

從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回鄉募兵,把發小徐達招致麾下起,徐達就與朱元璋是生死與共。

郭子興和孫德崖不和,郭子興抓住孫德崖,而孫部關押了郭子興的上門女婿朱元璋。徐達鋌而走險至孫部,要求代替,化解矛盾,救出朱元璋。

後來,朱元璋率部渡江,攻打採石磯和太平府,圖謀南京,徐達與常遇春二人衝鋒陷陣,勇冠三軍,擒元將陳塋先,收服蘄人康茂才義軍。此後,徐達、湯和、常遇春為統軍元帥,分兵作戰。徐達過關斬將,名震天下,是朱元璋集團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將。

朱元璋佔據應天後,北有元軍,東有張士誠,西有陳友諒、徐壽輝等,南是方國珍、陳友定等。朱元璋處於四面包圍之中,審時度勢,決定先滅陳友諒,再除張士誠。

為了迅速穩妥地解決兩大強敵,朱元璋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最信任的徐達。

徐達麾兵進攻,歷經數月苦鬥,最後在鄱陽湖一役戰,全殲陳友諒的60萬大軍。緊接著,徐達率師東征,內外夾擊,大破張士誠軍,在平江城逼得張士誠兩次懸樑自縊。

元至正二十七年十一月,朱元璋命左丞相、信國公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率領25萬大軍進行北伐。

「是時稱名將,必推達、遇春。兩人才勇相類,皆太祖所倚重。遇春剽疾敢深入,而達尤長於策略。遇春下城邑不能無誅僇,達所至不擾,即獲壯士與諜,結以恩義,俾為己用。由此多樂附大將軍者。至是,太祖諭諸將御軍持重有紀律,戰勝攻取得為將之體者,莫如大將軍達。」(《明史·徐達傳》)

洪武元年七月,徐達攻克通州,進逼大都。元順帝聞訊,率領妻兒子孫及太監、宮女,連夜從建德門向著居庸關逃去,逃往上都。八月二日,徐達大軍佔領大都,元朝滅亡。

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時,徐達正在前線對殘元進行血戰。朱元璋「以達為右丞相。冊立皇太子,以達兼太子少傅」。徐達常年征戰在外,右丞相、太子少傅都是掛職。但不論如何,都可見朱元璋對徐達的重視。

朱元璋把徐達喻為「萬里長城」,說:「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徐達也不負帶頭大哥朱元璋的厚望,覆滅元朝後,繼續征討北元,打得元大將王保保、張思道、庫庫、愛猷識禮達臘等落荒而逃。直至洪武十四年正月,元太尉乃兒不花等犯永平。徐達奉命與湯和、傅友德率軍討伐,使之不敵而逃。電視劇《鄭和下西洋》的第一幕,就是表現此戰,朱棣收服乃兒不花,但主要是表現燕王朱棣的英勇寬仁。

這無可厚非,對乃兒不花一戰,也是朱棣親征。朱棣也說,他所有打仗的本事都是徐達教的。

徐達是朱棣的岳父。朱棣娶了徐達的大女兒做了燕王妃。徐氏是朱棣的賢內助。

徐達生有四女,三個給了朱元璋做兒媳婦,老大是燕王妃,老二做了朱桂的代王妃,老四跟了朱楹為安王妃。朱棣成了明成祖後,徐皇后早逝,他就打起三姨妹徐妙錦的主意。不料貌美如花的徐妙錦一紙回絕,削髮為尼,弄得朱棣久虛中宮,不再立皇后。

有人說,徐妙錦不從姐夫朱棣,是因為她大力支持建文帝。若非這樣,朱元璋和徐達會由三重親家,變成四重親家,當然那是朱元璋和徐達都不在了。

《大明天子》中,申軍誼演在小姨子美色面前折戟沉沙的明成祖

朱元璋以徐達功大,特頒了免死的鐵券丹書,還將自己稱吳王時所居宮室賜予徐達,又命有司於舊邸前治甲第,賜其坊曰「大功」。

恩賞是恩賞,聯姻也是恩賞,但朱元璋坐穩了江山,肅清了外敵,開始對內大清洗。他沒放過徐達這個生死兄弟兼兒女親家。

洪武十七年,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朱元璋讓徐達長子徐輝祖將其父迎回南京,日漸痊癒。御醫吩咐,「此後切須忌食河鴨」。一日,內監來到徐府,稱皇上顧念功臣,賜食徐達。徐達打開一看,是只全鵝。天子賜食,臣子只能立即拜食吃完。即便是致命,徐達也只能含淚吃盡,還要感謝天恩。

徐達死了,《明史》寫道:「帝為輟朝,臨喪悲慟不已。追封中山王,謚武寧,贈三世王爵。賜葬鍾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

朱元璋還說:「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整個蓋棺定論,看是對徐達的最高評價了,但有何意義呢?

當然,徐達之死,也有人認為是胡惟庸干的。《明史·徐達傳》寫道:「胡惟庸為丞相,欲結好於達,達薄其人,不答,則賂達閽者福壽使圖達。福壽發之,達亦不問;惟時時為帝言惟庸不任相。後果敗,帝益重達。十七年,太陰犯上將,帝心惡之。」說不定是胡惟庸假傳聖旨,指派太監干的。電視劇《朱元璋》中,劉伯溫之死,就是胡惟庸這樣玩的把戲。但是,徐達死了,朱元璋並沒有追責。

他既沒有追責,也沒有讓徐家兒子襲王位,他那句「贈三世王爵」只是一個障眼法。徐達生有四子,老二添福早卒,老大輝祖襲爵魏國公,老三膺緒授尚寶司卿,老四增壽任左都督。

建文帝上台,為了拉近徐家,給徐輝祖加封太子太傅。

建文元年四月,朱元璋忌日,朱棣派三個兒子來京祭拜。建文帝召集近臣開會。齊泰說要把他們一併留下,讓手握重兵的燕王投鼠忌器。黃子澄認為朱棣送子入京是有備而來,不如把他們全部遣返。徐輝祖說他這三個外甥,高煦勇猛剽悍而且無賴,他不但不忠於陛下,也會背叛他的父親,他日一定會成為大患。而徐輝祖弟弟徐增壽和建文帝姑父、駙馬王寧,都給他們說好話,鼓動建文帝將三人遣返。

朱高煦偷了徐輝祖的馬逃跑,徐輝祖派人去抓,沒有追上。朱允炆聽了親舅舅追剿外甥這一曲後,就把徐輝祖當做親信大臣。

而徐增壽還是不斷給朱棣說好話:「燕王先帝同氣,富貴已極,何故反。」待朱棣起兵,徐增壽不斷將京師的虛實傳遞出去,被建文帝覺察,拔劍斬殺在大殿外。

小弟增壽被建文帝殺了,大哥輝祖還是死忠建文帝,「帥師援山東,敗燕兵於齊眉山。燕人大懼」,「及燕兵渡江,輝祖猶引兵力戰」。

朱棣打入京師,建文帝逃走,徐輝祖獨守徐達祠堂不出迎,被關進監獄。

朱棣召見詢問大舅子,徐輝祖對一言不發,拒絕推戴已是勝利者的大姐夫。酷吏要他寫供罪狀,徐輝祖寫下父親是開國元勳以及鐵券丹書中子孫免死的內容。朱棣大怒,想要誅殺大舅子,卻又顧及徐皇后而沒下殺手,於是「削爵幽之私第」,永樂五年七月去世。同月,朱棣的徐皇后病逝。至於徐輝祖是哭姐姐而死,還是「不服罪」服毒自殺,還是因姐姐死了無望而自殺,史料被刪得乾淨,後人猜測而不便定論,但他確實死於朱棣的幽所。

輝祖死後一個多月,朱棣說:「輝祖與齊、黃輩謀危社稷。朕念中山王有大功,曲赦之。今輝祖死,中山王不可無後。」

朱棣遂命輝祖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這一支與朱棣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的那一支,簪纓不斷,世襲罔替,直至明末清初,徐輝祖一脈第十一代徐文爵在弘光元年受封魏國公後降清;徐增壽一系第九代徐允禎崇禎三年襲爵,「十七年城陷死於賊」。(原文來自以禮觀書的頭條號)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