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理財能手夏元吉 永樂年間的財政總管

說起通過「靖難之役」篡逆而起的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除了「篡逆」的行為後世頗多指摘,登基之後倒行逆施,大肆屠殺建文舊臣的行為招致抨擊外,歷學家對其在位22年的評價還是挺高的。

縱觀朱棣執政的22年,可謂豐功赫赫:重開大運河,編修《永樂大典》,經營邊疆,西部建哈密衛,東北設努爾干都司,冊封蒙?三部,西南改土歸流,冊封西藏活佛,往吐魯番、伊犁、哈密派駐署理宗教事務的「僧綱司」,鞏固發展大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對外遣陳誠通西域,派鄭和七下西洋,通好外邦,向大明稱臣的屬國多達80餘個,最遠抵中非地區。派軍平安南,不戰而威服日本,五次北征蒙古,平韃靼,克瓦剌,大展天朝軍威……文治武功,偉業赫赫。因而《明史》在承認其「倒行逆施,慚德亦可掩哉」的同時,也讚道他「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而這「卓乎盛矣」的時代,自然英傑輩出,文有編修《永樂大典》的大明三大?子之一解縉,操持國事,有開大明內閣先河,創「閣體詩」的「三楊內閣」,武有平安南的名將張輔,以及五次親征漠北的朱棣本人,還有「威服四夷」的傑出外交家鄭和、陳誠。然而諸多光輝奪目的人物,卻掩映不住一個人的光輝--永樂朝戶部尚書,被海內外諸多明史學家贊為「永樂盛世大賬房」的名臣--夏元吉。這全因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這個集列朝所有「鴻業」於一身的時代,列列偉績,歸根結底都離不開一個字--錢。

為這最簡單的道理,且讓我們看看他默默無聞,卻值得尊重的一生吧。

夏元吉,字維喆,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生人,生於江西德興,後隨做教諭的父親遷居湖南湘陰。據說其母生他時,夢見屈原來到房中,故稱他是三閭大夫(屈原)轉世。他看似出身「高貴」,卻自幼家境貧寒。13歲時父親過世,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小夏元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不但刻苦讀書,更在附近教蒙學以貼補家用。他學蘇東坡之法,將每月的工錢分30份懸掛在牆上,每日取用一份,微薄的收入,竟能被他支配得井井有條。其師知道後驚歎道:小小年紀,尤善理財,來日必理大明天下之財。數年之後,身擔大明朝戶部尚書重任的夏元吉,果然實現了老師的這一預言。

洪武年間,夏元吉考取舉人,為節省學費,他進入了大明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其刻苦態度頗得執掌翰林院的宋濂賞識,經宋濂推薦被選入翰林院負責抄寫文稿,別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上班時間」嬉笑打鬧,唯獨夏元吉正襟危坐,安心抄錄,每次都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務。其兢兢業業的態度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隨即破格提升他為六品戶部四川司主事。從此,在這個掌控大明朝財政大權的部門裡,夏元吉開始了終其一生的辛勞。

夏元吉為人低調沉默,但一語既出,必切中要害,與喜好旁徵博引,口才卓越的楊思義全然不同。但兩人都是「通才」,不拘泥於四書五經,對算學和工程製造都多有研究,更重要的是,兩人都有過「貳臣」經歷。建文皇帝朱允炆即位後,升他為戶部右侍郎,「靖難之役」3年間,他操持國家財政,供應前線軍糧,費心費力,後建文帝事敗,朱棣大兵入城的建文四年(公元1403年)六月十三日,不知城中變故的夏元吉正在值房「上夜班」,連夜點算城防所需用度,最先賣身投靠朱棣的兵部尚書茹常率兵闖入,綁了夏元吉交到朱棣面前,聲言夏元吉在靖難之役中「助紂為虐甚多」,激得朱棣頗為惱火,問夏元吉有何辯解。

夏元吉不慌不忙答道:「君上殉難,臣子理當死節,只是請殿下容臣三天。」朱棣一愣:「為什麼?」夏元吉答:「戶部尚有賬目未點算完畢,此事關乎黎民生計,請容臣三天內做完,再隨先君赴死。」這個臨危不懼且至死還「牽掛工作」的能臣,終於打動了朱棣,當即下令將夏元吉釋放,官復原職留任,兩個月後又提拔為戶部左侍郎,事實證明,他沒有看錯人。

在陞官為左侍郎數月後,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四月,夏元吉?到了他任上的第一個重要差事:赴江南治水。彼時江南,是大明朝物產最為豐富之地,是稅收的主要來源。可自洪武三十一年以來,連年暴雨成災,導致糧食減產,國家賦稅大損,朱棣頗為重視此事,早在入主南京初期,就先後派遣工部侍郎吳中,兵部侍郎方賓於建文四年八月,十二月兩次下江南治理。可這兩位跟從朱棣北來的「老班底」不通南方水情,以至徒耗民力,勞而無功。因而夏元吉此行,朱棣甚為重視,行前專門派督御史俞士吉送水利書籍給夏元吉,兩個月後,又派戶部右侍郎李文郁前往協助。夏元吉到後,先反覆考察水情,然後力排眾議,更改傳統治?方法,提議從吳淞河至太湖之間開鑿運河,並在沿途設置水閘,控制流量,以求「澇則分洪,旱則灌溉」之效。此舉動用民工10萬人,夏元吉以身作則,布衣麻服吃住在工地,親自督工,旁人勸他注意休息,他卻答道:民工都在辛苦,我怎能獨享安逸。眾人聞之感動,工程大進,次年,他又督造了連通白秋河至太湖的工程,將江南兩大河流貫通起來,至永樂二年九月全線竣工,從此「蘇淞農田大利」。值得一提的是,西方採用相同的治水方法,要等到200年後的美國田納西水利工程時。其江南治水功績,連朱棣的第一謀士姚廣孝也為此稱讚夏元吉道:古之遺愛也。

初建奇功的夏元吉自此得到朱棣榮寵,歸南京後愈加器重,不久後升為戶部尚書,正式擔當「大賬房」。他借此勸諫朱棣廢除「文字獄」,並為朱元璋時代因文招禍的文人們「平反昭雪」。一番開導,終令朱棣下達了「大明朝不因文殺人」的訓誡,一批之前蒙冤幾十年的文人,諸多被封殺的詩文著作,從此重見天日,明朝文化繁榮,百家爭鳴,更從此開始。

夏元吉在永樂時代的最重要作用,是和永樂時代一系列「大功業」緊密相連的:造寶船下西洋,編修《永樂大典》,南征安南動兵30萬,5次北征蒙古,平均每次動兵50萬,經濟花費都是天文數字,對比前朝後世,號稱「豐庶」的隋朝煬帝時代,後人讚為「富宋」的北宋徽宗時代,累積「十大武功」的清乾隆時代,上述的「大動作」僅進行了一兩樣,便招致國庫空虛,苛捐雜稅叢生,百姓負擔激增,以至變亂四起。但永樂?代,雖說難免勞苦百姓,卻終能將這些「大動作」一一完成,箇中的奧妙,正在於夏元吉的「理財之能」。清朝歷史學家趙翼曾讚歎說:歷朝論理財能者,唯桑弘羊、夏元吉二人也。將之與西漢經濟學家桑弘羊相比,評價可謂甚高。

夏元吉之所以能順利解決這些問題,在於他高人一等的經濟眼光。朱棣的歷次「大動作」中,不斷有人提議用增加賦稅的辦法解決籌款問題,每次夏元吉都堅決反對,他的訣竅,可以概括成一句話:「裁冗食,平賦役,嚴鹽法,錢鈔之禁,清倉場,廣屯種,以給邊庶民,且便商賈。」

這些方法中,「裁冗食」最難辦,其內容涉及到「機構精簡」,減少皇室開支用度,甚至限制朱棣本人花費等問題。夏元吉知難而上,永樂四年,借籌措下西洋經費為由,請旨裁減中央到地方閒散衙門200個,分流近千人。朱棣每年給諸皇子的賞賜,也經其諫勸,每年儉省近三分之一。朝廷禁軍,經其核算淘汰大量老弱殘兵,建成兵少戰力精的「三大營」,這件件事情都是「得罪人」的,曾有人向其賄賂以圖「方便」,夏元吉將眾人的賄賂之物盡數掛在家中屋簷下,以表清廉之意。接著流言四起,不斷有人在朱棣面前進讒言,好在朱棣對其信任有加,多次告誡群臣:「構陷夏元吉者,處重罪。」

其他幾條政策同時施行,「平賦役」,增加對富戶階層的稅收,減免貧民階層稅收,並允許鄉民出錢代勞役。「清倉場」,即清理各地倉庫,嚴查貪污,每遇貪墨要案,他親自核算,屢屢揭穿貪官伎倆。「廣屯種」,招募內地無地鄉民去邊塞耕種落戶。這不是朱元璋時代的「強制遷移」,而是國家出台「優惠」政策,用免稅和經濟補助吸引農民前去落戶,結果九邊各地22年來「戶口增倍」,最早從內地「闖關東」的人,也恰出現在這一時期。而各個政策裡,最關鍵也最難辦的是兩樣--「嚴鹽法」「錢鈔之禁」。

「嚴鹽法」,是對洪武朝時楊思義倡導的「開中法」的再調整。「開中法」自洪武年間實施以來,對鞏固國防,加強邊地防務起了重要作用,但到永樂時期卻情形大變。自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起,朱棣開始主動出擊,先後5次大規模對蒙古用兵,雖捷報頻傳,但每次出師都在30萬人以上,加上「下西洋」「開運河」「通西域」等大動作同時進行,財用自然捉襟見肘,無奈之下的夏元吉「跳躍性思維」,變「開中法」為「嚴鹽法」,即由每年商人向九邊輸?換取鹽引,變為商人僅向北征蒙古的「出發地」集中輸送糧食換鹽引,這小小的調整,雖減少了九邊其他邊鎮的收入,卻保證國家可以短時間集中大量錢糧,打好北征之戰。後來遷都北京時,他故伎重演,解決了大明遷都的經濟難題,雖說是「權宜之計」,可畢竟解決了問題。「錢鈔之禁」是朱元璋時代的「歷史遺留問題」。洪武時代,朱元璋發行紙幣,即「洪武寶鈔」,但當時明朝發行紙幣並無「準備金」,導致紙幣貶值,物價飛漲。到永樂時期,雖出台禁令,嚴禁民間金銀交易,但老百姓依然對寶鈔採取抵制態度,具體方法是,每到用寶鈔交易時,就故意哄抬?價,每到用銅錢交易時,便恢復常價,雖時常重懲,卻屢禁不止,以至一度「紙不如銅」。夏元吉反對用強,對症下藥,一方面緊縮銀根,保障寶鈔信譽,另一面讓寶鈔價格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食鹽掛鉤,以維持寶鈔經濟價值。「經濟手段」確實管用,不久後物價漸趨穩定,國家財政日益平穩。

身為「大賬房」,又面臨國家每年「花費如流水」的情景,自然養成了夏元吉「用度謹慎」的特點。每年他「諫阻奢靡事百件」,甚至包括宮廷開支和藩王用度等行為。永樂時代的各式「大活動」,如接待外國使節,修築河道,乃至練兵設防?樣樣用款,但凡是由他負責,皆小心百倍,認真核算,能省則省,為此也時常與兵部、戶部等部門的官員發生爭執,由此得了一個綽號:夏刺頭。所謂「刺頭」,在當時民間方言裡,是「小氣鬼」的意思。

這「刺頭」也終於刺得朱棣龍顏大怒。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朱棣欲發動第三次北征,一舉平滅韃靼太師阿魯台。深感國家財政日益吃緊的夏元吉竭力阻止,觸怒了朱棣,加上一直深恨夏元吉的國公張輔以及漢王朱高煦的爭相挑撥,夏元吉被解除職務,送「內宮監」長期關押。幸好深知其才的太子朱高熾從中調解,方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在抄其家的時候家中僅布衣和瓦器,朱棣聞之感歎:「果然刺頭也。」而北征的結果也不幸被夏元吉所言中:朱棣連續發動遠征,「嚴鹽法」漸被濫用破壞,國家財稅捉襟見肘,國庫空虛,從夏元吉下獄的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至朱棣病逝於第五次北征歸途的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僅大米的價格,就從1石1貫寶鈔,上升到50貫寶鈔。朱棣病逝後仁宗朱高熾登基,赦夏元吉出獄官復原職,首任要務還是解決這「通貨膨脹」問題。夏元吉殫精竭慮,再改「嚴鹽法」,允許商人用寶鈔直接換鹽引,規定以300貫換1引,另外繼續對皇帝「刺頭」,禁絕宮廷奢靡消費。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後,夏元吉主持改革商稅,減少國內關卡,鼓勵商品流通,削減收稅比例,做到「稅少而財增」,經永樂時代日益空隙的國庫,終於重新充裕起來。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夏元吉退休,數月後病逝於家,贈太師。這位歷事洪武、永樂、洪熙、宣德四朝的「大賬房」,堪稱「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兩大黃金時代的關鍵人物。

補充一點,素來被認為「刺頭」的夏元吉,也有大方的時候,比如每年劃撥給各地收養孤寡老人的養濟院的經費,從來都是逐年增加。但凡有各地鬧災,劃撥救濟糧米均大大超過預算。私生活方面,其親弟弟從老家來看他,他僅贈米兩石,但對京城周邊乃至老家的孤苦學子,卻時常得其無私資助。在這位「大賬房」眼裡,錢用在老百姓身上,也就用在了「刀刃」上。

《明成祖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