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李自成與崇禎皇帝 到底有多大仇恨啊?

李自成(1606~1645年),明末農民起義首領,他帶領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城,逼死了明崇禎皇帝,樹立了大順政權,但不久農民起義軍就在吳三桂和滿清軍隊的結合夾攻下敗亡,李自成也壽終正寢。有人說李自成和崇禎的兩全其美是由於互斷了對方的龍脈,才使滿清的多爾袞撿了一個大廉價,這是怎樣一回事?

元朝初期,為了逃避官府的苦役,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攜帶全家老小,逃到泗州、盱眙一帶,寓居在古泗州城北13里的孫家崗。

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參與了郭子興指導的紅巾軍,一路登上皇帝之位,1386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標,率領文武群臣和工匠,到泗州城北楊家墩,開端修建祖陵。以後陸續增修,經過28年,消耗大量資金,到永樂十一年(1413年)才把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勝利。至此,楊家墩改稱明祖陵。李自成攻破此處後,為了毀壞明朝的龍脈,將明祖陵毀壞的一塌懵懂。

具有挖苦意味的是,為了打擊李自成起義軍,崇禎皇帝居然也派人挖了李自成的祖墳。

李自成是陝西米脂縣人,從小苦大仇深,和一些窮苦百姓參與了高迎祥指導的起義軍。後來由於作戰英勇和有聰慧,得到高迎祥的賞識,最後,接替高迎祥成為起義軍領袖,所到之處,百姓雲集響應,一時間朱家天下岌岌可危,李氏「帝王之相」隱隱可見。當此之時,崇禎帝不知聽了何人倡議,希冀用伐掘李自成祖墳的方法斷其「龍脈」,洩其「王氣」,以使「賊勢當自破矣」,從而挽大廈於將倒。

崇禎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八,接到崇禎皇帝密旨的陝西總督汪喬年命延安府米脂縣縣令邊大綬等人進山尋覓李自成的祖、父的墓地。

事前,邊大綬找到了曾參與掩埋的李自成的同鄉李誠。經過拷訓,李誠給邊大綬提供:「記得李闖祖父下葬掘土時,公開面有三個空穴,其中的一個空穴尚發現有一隻黑碗,當時用土填了兩個空穴,在其中一穴安葬,並用黑油點燈放在墓內棺前。因而,只需找到那個置有黑碗的墳墓,便是李闖的祖墳。」

依據李誠提供的線索,邊大綬立即下令尋覓,但是,一連掘了數座墳,未見黑碗。到天晚,難以下山,他們坐在李自成舊窯中烤火。翌日清晨,他們又挖了數家墳塚,到了正午時分。果真在一墓中發現黑碗,照李誠所說它必然是李自成祖父的墳墓了。

挖出來的骷髏如黑墨,額骨上長出了六七寸長的白毛,狀極恐懼。在李自成祖父墳的左側下方還有一座墳墓,據李誠指認它是李自成父守忠之墓。墓的正頂長有一棵榆樹,粗如臂膀,枝葉詭異,邊大綬命人砍下榆樹,不料樹倒墓開。墓中竟蟠著一條白蛇,「長尺有二寸,頭角嶄然」,役卒上前捕捉,將蛇置於練總郝光正行裝袋內。役卒把棺木翻開後,只見一切的骨節都變成青銅色的綠色,額骨上也有六七寸長的白毛。其他七八座墓中骷髏上也都有白毛。

邊大綬為了斷李自成的「龍脈」,還派人在原址上邊的大小垴之間挖下寬二十米、深五米的大壕,他命人將骨骸「聚火燒化」,並把四周「大小樹木一千三百餘棵悉數斫伐」。

挖李自成祖墳的全過程,邊大綬細緻記載在了向陝西督軍汪喬年呈報的《塘報》中,陝西督軍汪喬年得知後,嘉獎邊大綬:「據來報,知闖王墓已開,能夠制賊死命。他日功成,定當首敘以酬。」但是,崇禎皇帝的這一招並不奏效,就在前一年,李自成的農民軍在河南攻城破邑,所向無敵,並進逼潼關、直指西安,結果是眾所周知的:兩年後李自成攻佔北京城,崇禎跑到皇宮北面的萬歲山投繯自盡。

李自成與崇禎在挖龍脈上兩全其美,這也成就了清軍將領多爾袞。在他的功業根底上,順治皇帝成為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創始了大清王朝的歷史篇章。

《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