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文人為何編造乾隆身世?乾隆皇帝的生母之謎

歷代文人為何編造乾隆身世?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是雍正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6年登基,為清代入關後的第四任皇帝。乾隆帝即位前為寶親王。雍正帝登基後就將其秘密立為皇太子,立儲詔書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面,這也成為以後清朝的定制。雍正帝駕崩後弘歷繼位,是為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執政的六十三年,他在百姓的心目中也一直是明君英主的形象。但是,他一生中制定的政策中也有許多不可忽視的錯誤。尤其是乾隆皇帝在位後期重用貪官和珅二十年,致使貪污成風,政治腐敗,民變蜂起,因此使乾隆皇帝成為有清一朝最具爭議性的皇帝。於是,反對乾隆皇帝的呼聲日益高漲,而編造乾隆皇帝的身世的文章便應運而生。

縱觀乾隆以來的中國歷史,第一個站出來編造乾隆身世的是晚清文人王闓運,在他所著《湘綺樓文集》中有一篇《今列女傳》,說乾隆的生身之母鈕祜祿氏,老家在承德,家道貧苦,沒有僕人,十三歲時到北京混入姐妹群中入選秀女,被分到雍親王府當使喚丫頭,後來竟生下了弘歷。這與《清史實錄》記載的乾隆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家世大相逕庭。《清史實錄》說鈕祜祿氏「毓質名門」,就是出身於滿洲著名世家,而王闓運卻說鈕祜祿氏「家貧無奴婢」。他的這一說法雖頗有傳奇色彩,但也是靠不住的。

在清朝,選秀女的制度是非常嚴格的,現從清宮《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中可以看到,當時清宮一些嚴格的規定。清宮的門衛制度更是森嚴,怎麼可能讓承德當地一個女子隨隨便便混進宮去呢?

王闓運曾入幕曾國藩身邊,交遊很廣,他有可能聽到一點宮闈秘聞。他的記載並沒有否定鈕祜祿氏是乾隆生母,只是說她母親家在熱河承德城中,後來入選秀女,分在雍邸,誕育乾隆,有一番傳奇經歷而已。值得注意的是,王闓運把鈕祜祿氏與熱河承德聯繫在了一起,因此,這給了後來編造乾隆生母是熱河女子提供了難得的鋪墊性的資料。

果然,在王闓運之後,民國初年曾任國務總理的熊希齡跳出來說,乾隆生母是一位熱河的漢家女子。1922年初,胡適在香山雙清別墅聽熊希齡講典故。熊希齡在窗淅淅瀝瀝的春雨中,講述著這個皇子和民女宮外戀情的故事胡適聽得十分入迷。熊希齡告訴他說,他過去在熱河時,見到行宮內「東宮」的前面有座矮屋,上蓋茅草。而「東宮」是弘歷當太子時所居之地。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倫不類的茅草房子呢?他感到很奇怪,就到處找人打聽,但行宮內外誰也講不出此中的緣故。最後尋到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宮役」,他能道此中之奧妙。

胡適在1922年4月2日的日記中記下了熊希齡講的這個故事:乾隆皇帝的生母為南方人,外號叫「傻大姐」,隨其家人到熱河來生活。當時朝廷選秀女,臨時缺了一名,遂把她列入充數。後來太子病重,「傻大姐」服侍得最為勤快,四十餘日衣不解帶,太子非常感動,病癒後便與她發生了性關係。她後來在一個茅棚內生一子,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從這個故事中不難看出,有關乾隆生母的傳聞在衍變的過程中發生了質的變化,乾隆的生母已經從承德的「貧家女」變成了南方漢人「傻大姐」。而至於這個「傻大姐」姓啥名誰,胡適沒有記,大概是熊希齡沒有說。但是,很快就有人出來說,乾隆生母姓李,不過不傻,而是個長得奇醜的宮女。

1944年5月1日,《古今文史》半月刊出版了,其中刊登了《清乾隆帝的出生》一文,披露了乾隆皇帝出生的秘聞。文章的大概意思是:乾隆生母是一位漢人叫李佳氏,雍正皇帝還是在潛邸做皇子的時候,前往木蘭狩獵,射殺一隻梅花鹿,並喝了其血。鹿血奇熱,功能壯陽,雍正一時躁急不已,無法自持,就將宮中一個奇醜的宮女臨幸了。後來,這名醜女便生下了弘歷,後來做了乾隆皇帝。

就是這樣,幾經偷龍轉鳳,嫁接衍生,晚清時期王闓運所說的乾隆生母的傳聞就被一篇新鮮的故事徹底取代了,後來廣為流傳的乾隆生於避暑山莊「草房」、其母為行宮女子李氏的傳奇故事都是源於這篇文章。

當然,後來衍生出來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海寧換子」的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浙江杭州府海寧縣,雖然是海邊一個小縣,但是在這裡卻能觀看到氣勢磅礡的海潮。當時,海寧有位鹽商叫陳世倌,人稱陳閣老,在康熙年間入朝為官,與雍親王一家常有往來。今天陳閣老的舊宅,還保存一塊九龍匾,據說是雍正皇帝親筆書寫的。

當時還是雍親王的雍正皇帝和陳閣老兩家夫人同年同月同日分別生了孩子,雍親王讓陳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來時,陳家老小個個目瞪口呆,自家的胖小子竟變成了小丫頭。陳家只得忍氣吞聲。那換入皇宮的胖小子,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其實這些廣為流傳的說法,全是捕風捉影。所謂的陳閣老,也就是陳世倌,乾隆六年擔任內閣大學士時間不長,就因起草諭旨出錯被革職。當時乾隆罵他:「少才無能,實不稱職」。

根據皇室族譜可以發現:乾隆出生時,雍正的長子、次子雖已幼年早夭,但第三個兒子已經八歲,另一個王妃過三個月又添了一個兒子。而且,這時的雍正才三十四歲,正當壯年,他怎會在已經有一個八歲的兒子,另一個王妃又即將臨產的情況下,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兒去換陳家的兒子?這從情理上也是說不通的。

至於乾隆為什麼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海寧並住在陳家私人花園,據考證,乾隆南巡到海寧,主要是視察耗資巨大的錢塘江海塘工程。浙江海寧是一個偏僻的小縣,當時找不到比陳家花園更好的地方讓皇帝住了。再說陳家花園離陳家住宅實際還有幾里路遠,乾隆在陳家花園住過四次,但對陳家子孫卻一次也沒有召見過,更談不上「探望親生父母」了。

現在看來,所謂乾隆是醜女生在草棚裡,或者本是陳閣老兒子的民間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至於乾隆的出生地,雖然史學界也有不同的說法,但從清宮檔案來分析,落腳點應該是雍和宮。而乾隆皇帝的《御制詩集》中也多次提到過自己誕生在雍和宮。

乾隆五十年正月初七,即所謂「人日」那天,乾隆來雍和宮瞻仰禮拜時,曾賦詩一首,其中說:「書室聊成憩,經編無暇橫。來瞻值人日,吾亦念初生。」從中不難看出,乾隆皇帝歷來認定自己出生在雍和宮。在另外一些瞻拜雍和宮的紀事詩中,乾隆也說過「齋閣東廂胥熟路,憶親惟念我初生」,「雖曰無生俞宗旨,到此每憶我生初」,「尚憶初生我,忽來八十翁。」尤其是「齋閣東廂胥熟路」一句則更能說明問題,因為它關係到乾隆皇帝出生的房間之所在。雍和宮東書院內第一層殿堂名「平安居」,平安居後面是三間書房,書房北面即名為「如意室」的一座房屋,而乾隆皇帝就是出生在如意室的西裡間。御制詩「齋閣東廂」即指雍和宮東書院如意室、平安居、太和齋一帶,他在這裡度過了十二載童年時光。後來年老力衰,故地重遊,倍感親切,所以說這裡都是「熟路」。由此可見,乾隆本人不僅認定自己誕生在雍和宮,而且隱然顯出了如意室就是自己具體降生地。所以說,關於乾隆的身世,不管後人如何編造,如何寫進小說,如何拍成電視劇,說到底,只不過是文人的遊戲消費之筆,是不能當成歷史事實來相信的。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