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怎麼死的?張廷玉哪裡得罪了乾隆?
張廷玉,康熙進士,清代康雍乾三朝元老,歷任保和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軍機大臣,加少保銜,後加太保,一生享盡殊榮,死後更是配享太廟。對於這樣一個權臣,張廷玉又是怎麼死的呢?
清朝太廟是皇帝祭祀先祖的祖廟。太廟前殿為祭祀主殿,中殿供奉努爾哈赤以下歷代帝后神龕,中殿後界供奉努爾哈赤以上四世先祖。前殿東廡以功勳王公配享;前殿西廡為滿臣功臣配享;中、後殿兩廡儲藏祭器。每年除夕前一日祫祭(皇帝所舉行的集合遠近祖先神主於太祖廟的大合祭),國有大事大典,也都進行祭告。整個清王朝296年歷史,有資格配享太廟的異姓大臣只有12人,這其中僅有一名漢臣獲得過這最高殊榮,這個無人比肩的漢臣是張廷玉。
張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號研齋,安徽桐城人,康熙朝大學士張英之子。張廷玉是康雍乾三朝元老,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居官達50年。先後編纂《康熙字典》、《雍正實錄》,充實《明史》、《國史館》、《清會典》。
張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進士,他真正得到重用是在雍正朝。《清史稿·張廷玉傳》說:「雍正元年,覆命直南書房」,「廷玉周敏勤慎,尤為上所倚」。雍正認為張廷玉「遵旨繕寫上諭,悉能詳達朕意,訓示臣民,其功甚巨。」張廷玉所草之上諭,全合雍正本意。康熙駕崩,雍正守喪期間朝中政局不穩。此時張廷玉每日奉旨繕寫諭旨,雍正口授後張廷玉片刻擬就,從未出錯,雍正對其大加讚揚。實際上好長時間張廷玉主要工作是擔任雍正的高級秘書。
雍正八年(1730年),設立「軍機房」(又稱「軍機處」)。「命怡親王允祥、張廷玉及大學士蔣廷錫領其事」,「廷玉定規制」。張廷玉在軍機處僅次於怡親王允祥位列第二,他長期處機要之地最受到雍正的寵信和厚愛。《清史稿·張廷玉傳》載:「廷玉定規制:諸臣陳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內閣擬旨;要事用折,自奏事處上,下軍機處擬旨,親御硃筆批發。自是內閣權移於軍機處,大學士必充軍機大臣,始得預政事,日必召入對,承旨,平章政事,參與機密」。自此以後,「奏折」作為一種官文書制度被確立下來。它的確立和軍機處的設立一樣,是清朝政治上的重大變化,對清朝中後期的政治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這一制度一直實行到清末。張廷玉完善了清廷奏折制度與軍機處的運作規則,功不可沒。
張廷玉職務繁多,工作忙碌,雍正經常一天召見他兩三次。西北戰役,他「遵奉密諭,籌畫經理,羽書四出,刻不容緩」。從內廷到朝房,請求指示和批閱文件的屬吏常達數十人,他即使坐在轎中也經常批覽文書,處決事務。傍晚回到家中,仍然「燃雙燭以完本日未竟之事,並辦次日應辦之事。」
張廷玉同雍正「名曰君臣,情同契友」。雍正五年(1727年),張廷玉得病,雍正對近侍說:「朕連日來臂痛,你們知道嗎?張廷玉患病,不是聯的臂病又能是什麼呢?」當雍正身體不舒服時,凡有密旨,悉交張廷玉承領。雍正十一年(1733年),張廷玉回鄉祭祖,雍正贈給他一件玉如意,祝他「往來事事如意」。還下令「所過地方派撥兵弁護送,並文武官員迎接。」雍正還賜張廷玉春聯一副:「天恩春灝蕩,文治日光華。」雍正視張廷玉為左右之臂、股肱大臣。
張廷玉為人謹小慎微,他把「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當做座右銘,「終身誦之。」他在修《康熙朝實錄》時刪削了許多不利於雍正的文字。雍正讚他「器量純全,抒誠供職」,稱其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張廷玉身居要職數十年,然卻「門無竿牘,饋禮有價值百金者輒卻之。」凡是別人饋送之禮,價值超過百金則拒絕。雍正皇帝顧念張廷玉生活清苦,雍正八年(1730年),曾賞銀兩萬兩,張廷玉不敢收。雍正說:「汝非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乎!」不許他推辭。他將此銀兩或用於激勵士子發奮學習或資助鄉里窮困者和災民。雍正還將位於圓明園附近的澄懷園賞給了張廷玉,張廷玉因之號「澄懷主人」。
乾隆二年(1737年),張廷玉用雍正皇帝所賜白銀近五千兩在桐城東門外建石橋一座,得到鄉人的稱讚,此橋被稱為「良弼橋」。乾隆五年(1740年)春,張廷玉聞知桐城一帶欠收,米價暴漲,便寄信回家,令家人捐谷一千石以救濟貧民。
雍正皇帝最賞識鄂爾泰、張廷玉這兩位老臣。鑒於新君好通過處罰前朝老臣來樹立威望,雍正皇帝在彌留之際,以「將來二臣可配享太廟」的方式來保護二人,彰顯了雍正用心良苦,也表明雍正對張廷玉惺惺相惜的情分。
鄂爾泰去世後,乾隆為了防止張廷玉一黨權勢過大,開始對張氏家族抑制,還對張廷玉做出了略帶侮辱性的評價:說張廷玉不過「以繕寫諭旨為職」。在本朝的十幾年,「毫無建白,毫無襄贊」「不過因其歷任有年,如鼎彝古器,陳設座右而已」。說張廷玉不過是個寫聖旨的,在本朝十幾年沒有一點輔改的功績,只不過是因為他供職多年,如那些古時的器皿樣,只是個擺設而已。
乾隆十二年(1747年),張廷玉因年老多病祈求退休。乾隆不高興,對他說:「朕以為,作為人臣,如果心意預先有辭官而去的想法,必將對一切事物漠然視之,敷衍了事疏於政務,年齡已到就奉身告退辭職,誰還會全力為國家管理實務?這是不能不加以辨別說明的。」乾隆實際上不想放張廷玉離開朝廷,他要親自看著他老此終身。張廷玉從此不再敢輕言辭職一事。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以張廷玉年逾古稀為由,准他不必早朝,遇天熱,或颳風下雨,可以不必入內,他的內閣首輔位置由訥親取而代之。張廷玉明晰皇上此舉的真正意圖,於是立即上疏請求辭去兼管吏部事務的職務,要求回鄉,這次乾隆準了。張廷玉奉請入朝謝恩,奏稱「蒙受世宗遺命得到配享太廟殊榮,乞求聖上將所說立為憑證。」為自己身後配享太廟之事讓乾隆皇帝給他寫一份保證。這讓乾隆很不高興,但他還是寫了首詩賜給張廷玉,在詩中表明不會改變先皇遺詔。第二天,張廷玉讓兒子張若澄上朝代謝皇恩。乾隆很惱怒:「張廷玉就在京城,即使病得很重,就是爬著來,也該來謝恩。為自己要賞賜時能親自上朝,可是謝恩時就不能親自來了,這樣對待朝廷給他的莫大恩惠,好像這都是他應該得到的,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
乾隆的怒言被張廷玉的門生協辦大學士汪由敦暗中通風給他。張廷玉第三日早上趕緊進朝謝恩。乾隆見狀猜想有人走漏消息,經查果然如此。乾隆十分生氣:「朕為天下主,而令在廷大臣因師生而成門戶,在朝則倚恃眷注,事事要被典,及去位而又有得意門生留星替月,此可姑容乎!」斥責張廷玉「負恩植黨」,立即削去張廷玉伯爵。那些嫉妒張廷玉的朝臣見風使舵,向上進言,稱張廷玉沒有資格享受死後配享太廟這一最高榮譽。乾隆諭示仍保留張廷玉配享太廟。罷去汪由敦協辦大學士及尚書職,留任辦事贖罪。
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長子定安親王永璜病死。初祭剛過,張廷玉不顧自己是永璜老師的身份,急匆匆地向乾隆皇帝奏請南歸故里。乾隆斥責道:「你曾待候朕講讀,又曾是定安親王的師傅,卻是這樣的冷漠無情到如此地步,這是有良心的人做的事嗎?」還詔命把配享太廟的名單給他看,讓他自己說是否夠資格配享太廟。張廷玉惶恐萬分請求罷允配享太廟,照律治罪。乾隆命令九卿討論張廷玉是否有資格配享太廟,並定議具奏。朝臣看出乾隆皇帝的心意,一致認為應該罷免張廷玉配享太廟,並上奏乾隆。乾隆皇帝以此修改了雍正皇帝遺詔,罷除了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的待遇。同年9月,又有人揭發張廷玉的姻親朱荃曾涉及呂留良案,乾隆皇帝降旨罰張廷玉白銀一萬五千兩,並追繳以前賞賜的各種物品,查抄其在京住宅。而張廷玉的其他黨羽如汪由敦等人也都受罰。可見乾隆對張廷玉的怨恨。
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83歲的張廷玉病逝,乾隆皇帝做出眷念老臣的姿態,寬恕了張廷玉的罪過,謚號文和,恩准其配享太廟。
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對張廷玉之事仍念念不忘,當他再次看到張廷玉的奏折,認為他的一些觀點和自己的一致,命刻碑記之。乾隆在碑後題記,謂:「廷玉有此卓識,乃未見及。朕必遵皇考遺旨,令其配享。古所謂老而戒得,朕以廷玉之戒為戒,且為廷玉惜之。」
古人說「老而戒得」、「七十懸車」。正因此,張廷玉七十歲後才多次請求回鄉養老,絕不為過。可卻因此惹了乾隆,遭受罷官、削奪爵位、免予配享的處分。
回頭看,張廷玉為清王朝日理萬機嘔心瀝血這樣了還不行,按照乾隆的觀點你要「生命不息,工作不止。」這樣的苛刻要求,打擊加上侮辱摧殘,絕對夠七十多歲的張廷玉經受的,鬱悶恐懼恐怕一直伴隨在其最後的歲月,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張廷玉帶著深深的遺憾溘然長逝。儘管他仍被恩准配享太廟,那畢竟是他死後的事情了,當事人本身不知曉,給後世人做眼罩子看,又有多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