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擴建太廟大殿真相 主體結構無改變 只是修繕

位於天安門東側的勞動人民文化宮,舊稱太廟,是皇室供奉祖宗牌位、年節大典、祭祀先人的地方。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曾到太廟祭祖135次,留下許多傳說。有一種傳說稱:太廟享殿已經供奉了清朝9位皇帝牌位,乾隆為使自己去世後能入祭太廟,將太廟的享殿從9間擴建為11間,事實真是如此嗎?

始建於公元1420年的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場所。太廟位於天安門東側,西側是社稷壇(今中山公園)。這種對稱佈局標準地反映了《周禮·考工記》關於古代王城「左祖右社」的建築規制。

太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祭祖建築群。主要有犧牲所、神廚、神庫、井亭、燎爐、配殿等。最為重要的是大戟門和三重殿堂。即享殿、寢殿、祧廟。俗稱大殿、二殿和三殿。

清朝乾隆皇帝和太廟淵源頗多,他對祭祀祖先非常重視。據統計,乾隆在位期間親到或派遣官員到太廟祭祖達135次之多。乾隆在太廟留下了很多足跡,也留下了許多傳說。有一種傳說稱,乾隆將太廟大殿從9間擴大為11間。據說太廟享殿已經供奉了9位皇帝的牌位,乾隆為了使自己去世後能入祭太廟,將太廟的9間享殿擴建為11間。乾隆死後,嘉慶皇帝(顒琰)為他舉行了牌位入廟典禮。這個傳說好像證據確鑿,許多人信以為真。其實,這種誤解是對太廟祭祖的規矩不瞭解所致。

隔代祖宗牌位轉存石函中

中國古代宗廟祭祖有著悠久的歷史,到周代形成定制後一直沿用。太廟就是天子祭祖的場所,諸侯王祭祖的地方只能叫宗廟,而不能稱太廟。後人所祭祀的對象是祖先的靈位,為木質加工牌位。周朝規定天子九廟,後來演化為一個廟堂中供奉九位祖先的牌位。若超過九代,就把隔代的祖宗牌位轉到祧廟的石函中保存,稱「祧遷制度」。其原理和做法很複雜,簡言之是把隔了幾代的祖宗牌位遷入遠祖之廟,保留始祖和近祖的牌位,使寢殿祖先牌位的數量保持恆定,這就解決了所謂「沒有空餘位置」的問題。被「祧遷」的祖先牌位,在年終大祭或五年的締祭都要請出來,按順序排列到大殿進行祭祀,也不會被冷落遺忘。清代康熙皇帝曾經宣稱太廟祖先永不祧遷,但清朝還沒有遇到祧遷問題就滅亡了。所以,不可能在乾隆時期遇到「沒有空餘房間」的問題。

太廟大殿不存放祖先牌位

所謂乾隆年間太廟9位神主已經佔滿了太廟9間大殿,沒有預留乾隆位置,所以乾隆要擴建為11間大殿,以便擺放自己的牌位,這個說法本身就不準確。因為太廟大殿是舉行祭祖大典的地方,並不是平日存放祖先牌位的地方。祖先的牌位平日是供奉在寢殿。

乾隆之前僅5位先皇

假使太廟寢殿遇到了這個問題,太廟寢殿面闊是9間。如果說乾隆時期9位先皇的牌位已經佔滿了寢殿九間,沒有了乾隆的位置,也是不對的。算上前四代肇祖、興祖、顯祖和景祖等遠祖,再加上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正好九位,這當是乾隆在太廟沒有位置的傳說的根源所在。但事實上是,太廟早在明弘治四年(1491年)就興建了供奉遠祖的祧廟,即俗稱的三殿。清代完全繼承了明代太廟的規矩,前四代遠祖應在祧廟供奉,所以在乾隆的前面只有5位先王,即使是9間也還有4間空位。

根據「昭穆制度」牌位再多也能擺放

另外,即使先祖的牌位平日供奉在寢殿,也不是按照面闊簡單地分為九間,而是採用「夾室制度」,即分為十五個夾室(亦稱寢宮)。大殿(享殿)平日不供奉祖先的牌位,只是在祭祖大典的時候才把牌位請到享殿。

上古時代宗廟排列,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始祖左方,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於始祖右方,稱穆。昭穆用來區分父子。按照「昭穆制度」,排列在正面和左右兩邊的供桌上進行祭祀,牌位的數量比較多也都能擺放得下。事實上,乾隆以後還有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6個皇帝,從努爾哈赤算起共計12個皇帝,皇帝牌位均進入太廟供奉。如按照「太廟9間乾隆沒地兒放牌位」和「永不祧遷」的說法,即使是11間也放不開。

此外,乾隆欽定皇帝二十五寶印璽,其象徵意義是清朝能夠向東週一樣傳承25代,在他八十六歲時寫的《匣衍記》裡闡述了他的用意:「定寶數之時,密用姬周故事,默禱上蒼,祈我國家若得仰蒙慈佑,歷二十五代以長」,「我大清得享二十有五之數」。二十五源自《周易大衍》「天數二十有五」的典意。可見,乾隆非常明智,按他老人家的理想,希望清朝傳承25代,超過更好。倘若他的理想能夠實現,列祖列宗眾多,太廟11間就更是不夠用啦!乾隆「9間改11間」不就是白忙活了嗎?

享殿主體木架結構無改變

根據古建專家對太廟享殿大木結構的全面測繪和考察得出的結論,無論構架類型、構建的材質、用材的等級,還是彩畫形式,都表現出典型的明代特徵,表明享殿主體的木架結構沒有被改變。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太廟所採用的金絲楠木大柱,到清代已經開採殆盡,乾隆時根本沒有原料可供擴建太廟這樣規模浩大的宮殿建築了。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乾隆沒有擴建太廟享殿,只是進行了修繕。那麼,為什麼會出現9間改11間的說法呢?其實很簡單,這是不同的統計方法造成的誤解,明朝的說法面闊九間,是忽略了兩旁的兩個小間,清朝的說法面闊11間,是以柱子為準,加一根柱子就加一間,不管間量大小。至此,清朝乾隆皇帝擴建太廟享殿,將9間改11間的說法,當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