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千多年漫長的封建社會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稱皇帝始,到1912年清代宣統皇帝宣告退位止,共有皇帝494人。短命的多,長壽的少。而清代乾隆皇帝在位60年,活了89歲,是皇帝中壽命最長者,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倫之樂。年近90的乾隆皇帝身體建壯,還神智清醒,活動自如,有時還以太上皇的身份過問朝政,自稱「十全老人」, 這完全得益於他養生有法,長壽有道,具體可參看拙作乾隆皇帝的養生之道。
乾隆在位時,國泰民安,他多次巡遊,走的多了,吃的也少不了。「六度南巡止,他年夢寐游。」這是乾隆第六次南巡寫下的詩句。江南的美食和美女、美景一樣讓他魂牽夢縈的,而且給後人留下一段段美食傳說佳話。
1.乾隆與鯽魚湯
「鯽魚湯」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喜歡的菜餚之一。因其味鮮純正,清香適口,頗受食家歡迎。說起鯽魚湯的來源,還有一段精彩的傳說呢!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有一天他與隨從走散了,且迷了路,加之天很熱,又餓又渴,逕直來到一條河邊,沒有了去路。正在焦急時,看見不遠處停了一條漁船,乾隆就走了過去,船上有一對漁家夫婦,忽見有一過路人要求歇歇,便請客人上船。此刻正是吃午飯的時間,漁夫就從船頭裡抓了一條鮮活的鯽魚。船上無油、姜及蔥等佐料,只放了點鹽花,片刻功夫,就煮了一碗乳白的魚湯給乾隆:「漁家無好吃的招待,請客人將就喝點魚湯解解疲勞。」乾隆聞到一股魚腥味,想拒絕,但肚子不爭氣,已餓得眼睛發花,順手接過碗,另一手摀住鼻子,喝到口中後,頓覺得其味賽過宮中的美味佳餚。乾隆連聲稱讚道:「不錯,不錯,真鮮美。」並問這是什麼魚湯。老漁夫答道:「這是鯽魚煮的湯。」乾隆喝飽魚湯,感覺疲勞消除,精神也格外地爽了,就問清返程方向,告辭而去。
乾隆回到宮中,天天山珍海味吃膩了,總覺無味,而且還精神萎靡。這天他忽然想起那老漁夫煮的鯽魚湯,就命御廚燒鯽魚湯來。御廚從沒聽說過鯽魚湯,腦子一動,買了幾十尾鯽魚洗淨,煮湯後盛了一碗端去。乾隆接過一聞,腥味沖腦,只差一點沒吐出來,大罵御廚混蛋。御廚嚇得要死,但他憑經驗當即往鍋裡多下了一點香油,將鯽魚在燒熱的油中煎了一會,加水又煮了一碗無腥的魚湯送去。乾隆一嘗,感到雖不及老漁夫燒煮的魚湯可口,但還清香,精神也真的爽了。
後來,鯽魚湯在漁民中間流傳開來,或是疲勞解乏或是招待客人,人們總喜歡煮一碗鯽魚湯來品嚐。不僅可以合理調配飲食,大飽口福,而且能增加身體健康。
2.乾隆與龍舟活魚
「龍舟活魚」是北京的一道宮廷風味名菜。系將活魚開膛剖腹洗淨,在魚脊中間翻轉呈船艙狀,並將雞泥加蛋清、黃酒攪勻填入「船艙」中,加適量魚湯、蔥、鹽等調料蒸至入味,隨將湯潷入魚盤,推入煮熟的蛋清泡,再放上蒸好的「龍舟魚」,便成色彩艷麗、獨具一格的美餚了。
相傳,清乾隆皇帝一次南巡私訪,在隨身太監陪同下,來到蘇州淞江岸邊,發現停放著一隻金黃色的龍船,乾隆頓生遊興,正欲起步上船,卻被船家尚良阻止說:「此舟專為天子而備,庶人無福享用。」
乾隆在笑談中無意露出了貼身黃龍襯衣,尚良見狀驚跪在地,口呼「請萬歲上船,小人罪該萬死!」乾隆道:「不知不怪,何罪之有?」於是解索離岸,泛舟江上。時過中午,乾隆飢餓令傳膳。正巧,船家尚良善烹魚餚,他從江中撈起活魚,烹製了一道「金水渡舟」。只見諾大的魚盤中,金黃色湯汁裡浮動著一條用魚做的「龍舟」。乾隆品味後極為讚賞,即更名為「龍舟活魚」選入宮中,自此便成為宮廷御膳名餚。
3.乾隆與松鼠魚
鯉魚可做之菜可謂不少,由古代流傳至今的可要算是「松鼠桂魚」了。這道菜不僅有色有香,而且有味有形,吃起來的更讓人感興趣的還有聲。當一道炸好的猶如「松鼠」的桂魚(鯉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滷汁,這「松鼠」便會吱吱地「叫」起來。它原本是姑蘇菜餚中的代表作,在海內外久享盛譽。
乾隆是中國古代慣於微服私訪的皇帝。這一天,他又南下揚州。廣游名勝之後,自然是要填肚子要緊飽。他微服走進了松鶴樓,見神台上放有鮮活的元寶魚(鯉魚)很好奇,執意讓隨同拿下做好供他食用。但在那時,神台上的魚是用來敬神的,這種魚是絕不可食用的。但因乾隆是皇帝,堂館無可奈何,於是便與廚師商議如何處理此事。
廚師發現鯉魚的頭很像松鼠的頭,而且又想到本店招牌的第一個字就是個「松」字,頓時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決定將魚做成松鼠的形狀,以迴避宰殺神魚之罪。菜做好後,端給乾隆皇帝。乾隆細細品嚐,感到外脆裡嫩,酸甜可口,他讚不絕口,便重賞了廚師。自此以後,蘇州官府傳出乾隆來松鶴樓吃魚的事,這道松鼠魚就聞名於世了。乾隆每逢節日和壽辰之日,他都要吃松鼠魚。後來便發展成了「松鼠桂魚」。
清代《調鼎集》中有關於「松鼠魚」的記載:「取季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季魚,應是鯽魚。這條記載間接證明蘇州乾隆年間有「松鼠鯉魚」的傳說是可能的。
4.乾隆與四鼻鯉魚
說起來,微山湖「四鼻鯉」青背紅尾,色呈金黃。嘴上多長的兩根鬚子,短而粗,乍一看好似兩個鼻孔。再加上原有的兩隻真的,便被人美其名為「四鼻鯉」了。「醬汁四鼻鯉」是山東名饌,它是用微山湖特產四鼻鯉魚烹製而成,不僅風味極佳,而且因乾隆皇帝賞識而分外知名。
大凡看到過電影《鐵道游擊隊》的人,一定對碧波萬頃的微山湖留下美好的印象,知它還盛產天下美食呢。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一日乘著豪華龍船緩緩地駛進了微山湖,他立即被這裡的湖光水色迷住了。就在皇上貪婪地呼吸水波上的清新空氣時,看見龍船四周魚兒歡蹦亂跳。皇上心裡高興,非要御廚去抓幾個活魚來美口腹不可。
過了不大會兒,廚師們果然抓上了幾條大魚。乾隆仔細看過,卻是四個鼻孔的鯉魚,頓時十分驚詫。他叫廚師不忙做菜,快傳呼漁民前來問個原委。有個老漁翁應召而來,叩見了皇上之後,說:「這魚乃是微山湖名產『四鼻鯉'。它特別像有四個鼻孔,正是當今四海昇平、萬民同樂之意。它也是象徵五穀豐登,天下太平的吉祥物。」乾隆帝聽了非常高興,派人重賞了老漁翁,御廚專門請教了漁翁烹飪注意事項,經過一番製作,便把「醬汁四鼻鯉」美饌端到了皇上面前的餐桌之上。乾隆品嚐後,覺得鮮美異常,口味比海參魚翅毫無遜色,便連聲稱妙。從此,微山縣地方官受命,每年都向京進貢「四鼻鯉」,好讓萬歲爺盡情享用美味。「四鼻鯉」的大名也立即傳遍了天南地北。
5.乾隆與魚頭豆腐
蘇菜中有一道名菜叫做「魚頭豆腐」,它的來歷據傳也是來自於乾隆下江南的趣話:
乾隆到杭州巡遊,微服出訪到吳山,半山腰逢大雨,淋成落湯雞。他飢餓交加,便走進一獨居人家找一些食品充飢。屋主王潤興(人稱王小二)是一個經營小吃的小販,見來人如此模樣,頓生同情心,可是家窮四壁,便把沒賣出去的一個魚頭和一塊豆腐加一些味料放進一個破砂鍋中燉好給乾隆吃。這時的乾隆便覺得這菜比宮殿中的山珍海味還好吃。乾隆回到京城,曾多次讓御膳房做這道菜,但不管御廚怎麼下工夫,就是做不出王小二做的味道。
乾隆再次到吳山,他沒忘記這位王姓小販,又去這間破屋子,對王說:你手藝這麼好怎不開一個飯鋪,王說:我自個都吃不飽那有錢開店。乾隆就賞賜他五百兩銀子,還提筆寫下「皇飯兒」三個大字,落筆竟是「乾鹵」二字。王潤興這才知道他遇上了當今皇帝,驚得長跪不起。
於是,王小二便開起飯館來,並把「皇飯兒」之匾高懸店內,這就是杭州城的「王潤興飯館」,。這事兒—傳開,人們爭相來飯館就餐。王小二又在魚頭豆腐這個起家菜上狠下功夫,不久便譽滿杭城,生意越來越興隆。其它萊館一見,也爭相學習烹製魚頭豆腐。於是,此萊越做越精,最後成了—道抗州名菜。
6.乾隆石鍋魚
乾隆石鍋魚是石鍋系列菜餚的代表作,在民間流傳已久。其製作方法很是獨特:用一塊大的花崗岩鑿成的石鍋,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在文火慢燉的過程中,礦物質等營養滲透到魚湯中,不僅味道鮮美,關鍵是有益於人體健康,所以這個石鍋並非只是好看。
據傳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下江南,至三江口,一日江邊賞景,河風襲來,陣陣香味撲鼻,乾隆遁香望去,見百米之外江邊有一老者,正在用石鍋煮魚,頓生好奇,近至,愈覺其香,頓生食慾,即囑侍從討得一碗。三口下肚,意猶未盡。即囑侍從討其做法,老者笑而不答。棄灶而去,乾隆百思不解。回京後下詔書查尋老者,江邊老漁翁告之,老者乃巴渝一名士也,失官流落至此,石鍋魚因此傳說而得名。
7.乾隆與撒湯
位於蘇魯豫皖接壤中心的碭山縣有眾多的風味小吃,尤以回民族的撒(sa)湯(又稱作糝sa湯)為首推,該湯因其十分獨特而聲譽蘇魯豫皖接壤地區。據說撒湯是由上古的雉羹衍變而來,為中國烹飪鼻祖籛鏗首創。古代雉羹是以野雞肉加蕙米同燉而成,後來換成家雞加麥仁同燉。再後來,碭山回民便將它改為剔骨的山羊脊椎架子了。
傳說,清乾隆年間,碭山一家撒湯館來了兩位氣宇軒昂的客人。夥計端上兩碗撒湯,客人立馬為這香氣撲鼻、黃澄晶瑩的鮮湯所吸引,忙問:這是啥湯?掌櫃的一旁道:古名叫雉羹,今以烏雞代雉,你問啥湯!咱就叫撒湯。上首客人十分讚賞,即席吟道:一奚烏雞雞羹傳世;下座一位應聲而曰:戔金竹籛籛鏗調鼎。妙對既出,驚震四座。後來才知,上首落坐的客人便是當朝皇帝乾隆爺,下首者乃當朝大學士紀曉嵐。乾隆微服下江南,路遇碭山。回京後,每每想起撒湯就時常念叨,遂御封撒湯為「天下第一湯」,天下名湯。從此,撒湯之名便就流傳於世。
近年在碭山出土的一具清代美女古屍,媒體報道疑為風流皇帝乾隆下江南時路過碭山,曾經寵幸過的一位當地女子。因之,又給碭山撒湯之名緣由皇帝御賜之說,平添了幾分可信度。
8.乾隆與叫化雞
京菜有一道名菜,其菜名很有趣,叫「叫化雞」,又名「富貴雞」,用截然不同的貧富兩極詞彙來命名這道菜是有來由的:
「叫化雞」原出於浙江杭州,是一些窮苦難民即「叫化子」,用偷或討來的雞,外面裹上泥巴,燒紙而成,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街頭菜。當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訪江南,不小心弄得破衣爛衫流落街頭。有一天,一個叫化子頭看他可憐,便把自認為美食的「叫化雞」送給他吃,乾隆因饑困交加,當時覺得這雞簡直是人間美味,急問其名,叫化頭不好意思說這雞叫「叫化雞」,便胡吹這叫「富貴雞」,乾隆就說這「富貴雞」好吃。
事後人們才知道這個流浪漢就是當今皇上,這「叫化雞」也因為皇上金口一開成了「富貴雞」這道名菜。
9.乾隆與翡翠白玉湯
翡翠白玉湯,是古城荊州著名的佳餚,它是以碧綠的菠菜汆燙後,配以雪白的豆腐並加入原汁排骨湯烹製而成,滋味鮮美醇厚相傳。而乾隆皇帝就頗愛吃豆腐菜。
一日,當乾隆微服出訪行至荊州南鄉時,忽感肚空舌燥,又饑又渴。便隨意走向一茅舍中,見一農婦在家,說明需求充飢的來意後,湊巧這貧家農婦屋裡尚存放有一塊豆腐,又從菜園中拔來些新鮮菠菜,洗淨後與豆腐同燒,熟後盛一大碗給客人解餓。
儘管乾隆平日多吃山珍海味和名饌佳餚,有道是飢不擇食,此時,乾隆嘗此民間風味,頓覺口頰一新,覺得難得有如此口福,並問女主人此乃何等美味?農婦笑著說道:「這菜名為「金鑲白玉板,紅嘴綠鸚哥」。後來乾隆回京,並派人將農婦接到京城,遂封為「皇姑」,此菜亦取名為「皇姑菜」。從此,這一農家烹製的菠菜豆腐,便登上了清宮御膳房,成了乾隆愛吃的菜餚之一。
如今,古城荊州沿傳演變下來的「翡翠白玉湯」,其前身就是當年的「皇姑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