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乾隆的聖旨 大清的皇室或將淪為平頭百姓

清太祖努爾哈赤二十五歲統一了女真各部,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了後金,登上了汗位。兩年之後又以「七大恨」詔書與大明決裂,開始他虎視中原的統一事業。

努爾哈赤的後金時期,統治基礎主要還是軍事農奴主貴族,他建立的八旗制度即管理軍事,又管理政治和經濟。而這些八旗旗主基本都是愛新覺羅的宗室貴族。

在努爾哈赤的子侄中,逐漸形成了四大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侄子)、三貝勒莽古爾泰和四貝勒皇太極。四大貝勒又稱四和碩貝勒,後來又逐漸形成了八和碩貝勒,或稱八固山貝勒、八執政貝勒。但是其中以四大貝勒權勢最為顯赫。

到了太宗皇太極以後,宗室家族按照嫡旁親疏慢慢分成了兩支。凡是塔克世(努爾哈赤父)本支以下子孫,統統歸入「宗室」;凡塔克世叔伯兄弟支系的,歸入「覺羅」。

在清朝建國之初,努爾哈赤的兄弟子侄中,除了因有罪被廢以外其他都被授予爵位,隨著時間的推移,皇家的子孫越來越多,於是圍繞著與皇帝關係的親疏、支派的遠近和出生的嫡庶,宗室內部的等級差距就慢慢拉大了。

清代宗室的爵位,因皇子年幼未封者不計,分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十個名號。另外還有親王嫡長子授世子,郡王嫡長子授長子,鎮國公和輔國公又有入八分公、不入八分公之別(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把權力和財產分成了八份,入八分者均出任佐領以上職,可領旗下入戶。不入八分者無此權力。凡是入八分輔國公以上,均歸入八分之列)。

此外,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和奉恩將軍又各有一、二、三等,如此算起來,清朝的爵位共有二十等之多。

在爵位繼承方面,除開國初期功勳卓著,或是皇帝特批破例爵位可世襲罔替,其他均是每代均降一級襲爵。這種襲爵授爵,都是嚴格按照嫡庶長幼的宗法原則進行。

比如,親王嫡長子襲父爵,其他兒子授不入八分公,側福晉側室之子授二等鎮國將軍,妾所生的兒子授二等輔國將軍,如此層層遞降。

為了優待宗室,不至於到最後成了平頭百姓,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皇帝頒旨,對爵位的承襲作了一些改動,即親王的爵位世代最低降到鎮國公為止,郡王到輔國公,貝勒至未入八分公,貝子到未入八分輔國公,如此等等,最低到奉恩將軍,便可世襲罔替。

對於女子,到了一定年齡,按照其父族爵位高低和嫡出庶出,分別授予郡主、縣主直至格格等名號,另外皇帝的女兒又有固倫公主(皇后所生)與和碩公主之分。

乾隆皇帝的這道聖旨對宗室的優待可見一斑,但是即便如此,根據爵位降等和嫡庶原則,還是有很多的宗室無法取得爵位,於是就出現了「閒散宗室」的稱號。此外也有少量的爵位者因犯過失而削爵降為閒散行列的。

隨著代代繁衍,閒散宗室的人數也在迅速增加。閒散宗室原來並無品銜頂戴。乾隆皇帝認為如果讓他們等同於普通百姓,實在有辱於天潢貴胄的風度,於是賞賜四品頂戴和四品武職禮服的榮耀。

清朝還有著名的「鐵帽子王」,其實鐵帽子王是對清朝世襲罔替的俗稱,就是到了哪一代也不會降級。鐵帽子王的身份高貴,像鐵一般牢固。在清朝近300年的歷史中,一共出現了十二位鐵帽子王。

獲得此殊榮的分別是: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莊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和慶親王。這其中的頭八位都是其祖先在清朝開國以及統一入關時期立下汗馬功勞而授封的,都屬於軍功授封,而後面四位則是因為和皇帝關係親密而得封,屬於恩封。

其中大貝勒代善家最牛,他一家就佔了三個鐵帽子,禮親王、克勤郡王和順承郡王都是他的家族子孫世襲罔替。

相比於明朝,清朝的這些皇子所不同的是,他們可以參與國家政治,為國分憂,其中不乏像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訢這樣傑出的政治精英。而明朝的皇子皇孫都是坐吃山空,世世代代腐蝕大明。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