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投靠皇太極的名將有哪些?結局都不太好?

皇太極即位後積極執行擴張政策。

對朝鮮不宣而戰,迫使其簽訂《江都和約》,不久又親率大軍迫使朝鮮國王李倧稱臣納貢,允諾與明代斷絕往來,並將王子送瀋陽為人質。對蒙古,用聯姻、賞賜、封王封爵等手段,贏得了蒙古諸部的支持和效忠。並對漢族地主知識分子和明代降官降將採取招降收買政策,量才錄用,賜以莊田、奴僕、馬匹,並委以官職。逐步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還從大明網羅名將。十年間,大明共有五位重要戰將投降了皇太極,大大增強了清朝的軍事力量。這五將是洪承疇、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和祖大壽。

洪承疇:大明國防部長

洪承疇,福建南安人,萬曆進士,歷任延綏巡撫,陝西三邊總督、兵部尚書。在督師薊遼時的松山戰役上,被清軍俘虜。皇太極派範文程前往勸降,發現他愛惜衣服,樑上掉下一點灰塵,撒在他的衣服上,他拍了又拍,可見他更愛惜生命。

於是範文程向皇太極報告:洪承疇不會自殺。皇太極隨即親自前往探望洪承疇,將身上的御衣解下披在他身上。洪承疇睜大眼睛感激地看著皇太極,歎道:「真命世之主也!」於是歸順大清。之後,洪承疇隸屬漢軍鑲黃旗。順治登基後,他積極貫徹順治的懷柔政策,成績顯著。順治二年到南京總督軍務,經略湖廣、廣西、貴州。由於他的誘降,永歷政權中很多官員投降了清朝,對於瓦解西南抗清力量起了很大作用。被稱為「開清第一功」,但也是「滅明第一人」,乾隆因洪承疇為叛明降清的人,將他列入《清史貳臣傳》。

孔有德、耿仲明:因一隻雞背叛大明

孔有德,遼東人。努爾哈赤攻克遼東,孔有德與耿仲明投奔大明總兵毛文龍麾下。毛文龍被袁崇煥砍頭後,兩人又投靠登州巡撫孫元化,擔任參將。皇太極率兵圍大凌河城時,孫元化派遣孔有德率騎兵八百赴援。雖說是奉命北上,但沿途孔有德等人卻得不到官府的給養。至吳橋時,下大雪,沒有吃的,風雪交加,士兵便掠奪百姓財物。當時一名士兵強行搶走了一隻雞,不料雞的主人竟是當地望族王象春的僕人,王象春壓根就瞧不起孔有德,於是強行要求將此士兵「穿箭遊街」。要知道,此種軍法僅次於斬首示眾。這樣一來,讓本就受剋扣軍餉欺壓的士兵群情激奮,於是發動吳橋兵變,擁戴孔有德為主。叛軍很快就陸續攻克魯西南地之後,孔有德、耿仲明駕船投靠皇太極。

皇太極就按他原本的封號封他為都元帥,隸漢軍正紅旗。入關後隨多爾袞進攻李自成起義軍,又下江南鎮壓南明政權,順治三年又被封為定南王,在桂林被李定國圍困,自殺。而耿仲明投降後,皇太極也按他原本的封號封他為總兵官,之後又封懷順王。入關後,跟隨孔有德進攻李自成,下江南鎮壓南明政權。順治六年改封靖南王,領兵入廣東。之後在吉安畏罪自殺。他的孫子耿精忠襲靖南王,後被康熙凌遲處死。

尚可喜:「三藩」中唯一結局完滿的人

尚可喜,遼東人,從軍後,追隨東江總兵毛文龍帳,官至廣鹿島副將。沈世奎接任總兵後,誑尚可喜至皮島,意圖誣以罪名,加以謀害。不料此事被尚可喜獲知,遂投降皇太極,被封為總兵官,之後又封智順王,隸漢軍鑲藍旗。

入關後隨阿濟格西追李自成,又隨孔有德南下,因功改封平南王,駐廣東。三藩起事時,他仍忠於朝廷,封平南親王,但因子尚之信叛,憂憤而死。

祖大壽:明末關寧四名將之一

祖大壽,遼東人,最早是熊廷弼的部將,後來孫承宗主事,任佐參將。袁崇煥威震遼東之時,帳下有滿桂、祖大壽、趙率教、何可綱四猛,祖大壽任前鋒總兵,掛征遼前鋒將軍印。在袁崇煥、滿桂、趙率教、何可綱先後去世後的十多年裡,祖大壽成為明王朝在山海關外的中流砥柱,是滿清政權入主中原不可逾越的絆腳石。

皇太極率大軍打到北京時,袁崇煥與祖大壽千里馳援。皇太極施反間計,製造謠言,崇禎誤信,袁崇煥系獄。祖大壽驚懼出關。五年,祖大壽率軍為大凌河築城。尚未竣工,皇太極率兵圍城。城中缺食,祖大壽表示投降,說妻子在錦州,他願回錦州作內應。但到錦州後,他就拒絕投降了。

皇太極親率大軍第四次伐明時,將祖大壽圍困。祖大壽出兵擊退多鐸。皇太極致書祖大壽,求相見,祖大壽閉城不出。松錦大戰中明軍大敗,而祖大壽據守的錦州被皇太極團團圍困,城中無食,只好投降。儘管投降後仍授總兵官,卻不受重用,鬱鬱而終。

《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