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雍正皇帝用啥手段對付十四阿哥胤禵

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在皇位上坐了六十多年,閱人無數。他對自己的兒子們又格外用心,胤禵只是一個貝子,他的前面有十幾位兄長,康熙皇帝挑選他到西北帶兵,獨擋一面,肯定有他的理由,當然也有很深的用心。胤禵被任命為大將軍,用雍正皇帝後來的說法是:父皇老年時,知道胤禵性格愚魯,有叛逆性,留在北京肯定會胡亂挑事,正趕上西北打仗,於是派胤禵到前線去,為的是疏遠他。胤禵在前線也不太安份,「伊在軍前,貪婪淫縱,惡跡種種。」帶兵打仗不是兒戲,清代康熙年間,大清帝國的外來威脅,主要在西北方向。假設胤禵果真像他四哥所說的又蠢又胡來,康熙皇帝應該留他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時刻看管,怎麼敢把他派到遙遠的西北,承擔那麼重要的任務?

實際上,胤禵在西北前線的處置沒有出現什麼大錯。康熙六十年十月他被召回北京,康熙皇帝面授機宜。第二年三月,胤禵重新返回西北,那以後不久,康熙皇帝突然去世。雍正皇帝下令召回胤禵,一方面強調西北軍務重大,一方面又說父皇的喪事,如果胤禵不回京,恐怕於心不安,所以讓胤禵快快回來。可是,當胤禵快到北京的時候,雍正皇帝又禁止他進城,要他等在景陵,等待父皇的喪葬大禮。雍正皇帝的做法,首先是讓胤禵與他掌握的西北軍隊脫離開,然後再禁止他進北京城,又把他與其它的皇子們分隔離開。胤禵留在景陵,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成了一個光桿司令。實際上,就算胤禵一直留在西北,他的機會也不大,因為雍正皇帝早已經在他的身邊安排了自己人,那就是年羹堯。

胤禵一直被晾在景陵,按照雍正皇帝的說法,是讓他時時可以瞻仰父皇的陵墓,痛改前非。胤禵的心中必定怨恨交加,對雍正皇帝的態度當然不會好。對此雍正皇帝一樣一樣都記在心裡,說他:「在朕前放肆傲慢,犯禮犯分」。

雍正皇帝先是給胤禵一個郡王的爵位,很快又降為貝子,雍正四年開始,胤禵和他的兒子被關押在壽皇殿。幾年之後,有一個名叫蔡懷璽的人秘密寫了一封信,投進胤禵的院子裡,信中稱胤禵為皇帝。胤禵不想惹事,把秘信當中的一些話語剪掉,藏了起來。胤禵還對監視他的將領說這是一件小事,可以隨便處置,不必聲張出去。雍正皇帝據此認為,胤禵此時仍然不老實,心中還有悖亂之意,不知悔改。

這種指責,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雍正皇帝對這位同胞小兄弟的監視有多麼嚴密。

直到乾隆皇帝即位,才把這位十四皇叔放出來,胤禵一直活到了乾隆二十年。因為與雍正皇帝是同胞兄弟,胤禵最終沒有成為阿其那和塞思黑,沒有像他們那樣,因為莫名其妙的腹疾死在牢獄之中。

胤祀、胤禟、胤(左右我)、胤禵等人被監禁,他們屬下的一些官員和太監也受到連累,一些太監被流放到廣西。根據被捕者的描述,在湖南向眾人散佈宮廷流言的那些行人,都是旗人模樣,再梳理一下最近幾年從北京遣往廣西的人犯,只有胤祀、胤禟等人身邊的太監。至此,雍正皇帝終於明白了,製造流言的大奸大惡之徒到底是誰。

雍正皇帝要讓天下人都明白這件事,要為自己辯白,於是親自寫了《大義覺迷錄》,刊行天下。但是,這種事往往是旁觀者看得更清楚。他的兒子乾隆皇帝在雍正十三年八月繼位,到了十月,就下令把曾靜和張熙處死,《太義覺迷錄》也被列為禁書。

想必乾隆皇帝認為,父親在《太義覺迷錄》中說的話太多,反而露出許多破綻,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