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兵入關到民國成立,滿清總共統治中國268年。若算上入關前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雍正算是大清朝的第五代皇帝。雍正登基的時候,正值45歲的盛年;雍正的父皇康熙在位61年,是個長壽的君王;接雍正皇位的乾隆活了八十八歲,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但年富力強的雍正卻僅僅當了十三年的皇帝,在57歲時暴病而亡。處在康乾盛世中間的雍正,按理說他所接管的大清帝國應該是國富民豐、有數不盡的金銀財寶才對,但是雍正新登基,財政卻捉襟見肘。康熙大帝在締造了龐大帝國之後,竟然沒有為雍正留下巨額財產,雍正接管的清朝面對的可以說是什麼都不缺就缺錢的尷尬局面。作為一個推崇嚴刑峻法的皇帝,又亟待樹立新皇權威,雍正上台後出手自然很猛,大小老虎、新老老虎說打就打,但是雍正上台後打的第一隻大老虎居然是:曹雪芹家!
雖然曹雪芹家被打的結局比較悲慘,但是能成為雍正上台後打的第一隻大老虎也著實不易,背後原因複雜。其實曹雪芹家與清皇室的關係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從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彥開始就與皇室有著緊密的聯繫。用「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所倚」來形容曹雪芹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曹振彥是明朝的軍官,明朝末年駐守遼東,但是在天命六年(1621年)努爾哈赤統領的八旗大軍攻佔瀋陽,曹振彥一家被俘,淪為後金國四貝勒皇太極府上的「包衣阿哈(家庭傭人。類似現在的貼身侍衛)」。但經此劇變,曹振彥一舉打進了皇宮貴族的圈內,為曹家一百多年的輝煌基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背靠大樹好乘涼,曹振彥隨後的職業生涯一路高歌猛進,從家奴、教官、旗鼓牛錄章京,到佐領、山西平陽府吉州知州、山西等處承宣佈政使、司陽和府知府,最終官至兩浙都轉運鹽使司鹽法道。曹家正式在清朝的歷史上登台亮相。
有其父必有其子,曹振彥的長子、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也是能征善戰的大將,在鎮壓山西叛亂上建有戰功,頗得康熙寵信。從康熙二年(1663年)開始到去世,曹璽一直執掌著江寧織造,前後干了28年,一手打造了曹雪芹家族半個多世紀的富貴榮華。要知道從康熙開始,浩浩蕩蕩的清朝帝國再一次威震四海,作為千古一帝,康熙自然不會虧待自己。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九九八十一個大小老婆,更有後宮三千佳麗,以及自己穿的龍袍、賞賜給文武百官的黃馬褂等等,這些綾羅綢緞的採購都是由江寧織造一手操辦,類似我們現在的中樞機關事務管理局,其實就是幫皇帝花錢的美差,是大清朝的第一肥缺。
給皇帝買東西是最能撈油水的,可以隨便報價,自己再從中收取暴利。有一個故事說的就是這一現象:「有一天,道光皇帝問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曹振庸早餐吃了什麼,曹振庸回答說吃了四個煮雞蛋,皇帝頓時發怒,他說內務府採買的雞蛋五兩銀子一枚,我每天早上才吃一個雞蛋,你竟然吃了四個雞蛋,每天吃雞蛋花二十兩銀子,一年吃早飯要花7300兩銀子,你哪來那麼多錢?曹振庸十分惶恐的辯解道,皇上吃的是萬里挑一的柴雞蛋,我吃的只不過是路邊攤破損的雞蛋而已。」一個雞蛋都可以報五兩銀子,何況價格不菲的綾羅綢緞。如此重要的職位,康熙如何放心的交給一個只有小小軍功的無名小卒?其實這裡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因為曹家以前是皇室的家奴,也算是一家人,自己人好說話,而且曹璽的妻子孫氏還是康熙的奶媽,關係硬感情深,給個照顧是應該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曹璽有軍人背景,可以完成皇帝交代的差事還不至於洩密,同時因為當時清朝剛建立不久,漢人對滿人的統治頗有意見,皇帝需要耳目及時匯報情況,所以曹璽還充當著皇帝耳目的角色,監視著江南士子的一舉一動。
曹璽作為曹家大業的奠基人,在他這代實現了從軍功之家到豪紳之族的轉變。到曹寅這代身份就開始變得複雜起來,在當官的同時還是文學家和收藏家,為曹雪芹的文學修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然這樣複雜的身份導致了曹寅矛盾的性格,最終為後來曹家的衰敗埋下了伏筆。曹璽死後,他的兒子、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接班可謂是順理成章。曹寅和康熙是異母同奶,從小一塊長大,深受康熙的寵愛,做過康熙的伴讀和御前侍衛。曹氏家族中只有曹寅與康熙的關係最近,在曹寅任職江寧織造的26年裡,曹家的輝煌達到了頂峰。康熙六下江南,有四次住在曹家,這四次全部是在曹寅這一代實現的,可見這時的曹寅是多麼的受康熙寵信。作為一起長大的同伴,康熙與曹寅之間可以說是沒有代溝的,康熙有什麼話也可以直接對曹寅說,家事國事兄弟情可以一併辦了。
而且曹寅不僅一手把持著最能花錢的職位江寧織造,康熙還讓他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鹽是關乎民生大計的產品,歷代以來都是由朝廷壟斷,是個暴利行業,康熙把這兩個最為重要的職位都給了曹寅,縱觀古今也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此時的曹寅,一邊花錢,一邊斂財,風光無限。但是否極泰來,曹寅死後曹家就不可避免的由盛轉衰。曹雪芹父親的父親曹顒只干了3年的江寧織造,年僅26歲就死了。此時的曹雪芹還沒有出生,是個遺腹子,眼看曹家沒人接班了,康熙卻做出了個驚人的決定,將曹寅的弟弟曹宣的四子曹頫過繼給曹寅,並讓曹頫直接接管江寧織造,這時的曹頫才9歲,根本無力掌管龐大的江寧織造,康熙用心良苦。
這時的曹家已經危機四伏,全靠康熙罩著。康熙死後,雍正上台,曹家以前的問題暴露無遺,再沒有人為曹家做後盾,曹家這只駱駝就差最後一根稻草。在康熙在位時,就有不少彈劾曹寅的奏折。等到雍正時期,彈劾的奏折越來越多,雍正爺不替曹家擋著,反倒是在雍正六年,以曹家騷擾驛站為由把曹家給抄了,榮華富貴只在一夜之間。雍正為什麼要打曹家這隻大老虎?按理說曹家與康熙有著莫大的淵源,作為康熙的兒子,雍正應該對曹家更加寵信才對。但是雍正卻以騷擾驛站為由就對曹家大動干戈,主要是因為曹家經營的江寧織造虧空太多,從曹寅開始,江寧織造的虧空數額越來越大。曹寅的「寅」字暗含了一個意思——寅吃卯糧,明年的錢今年花,明年就接著花後年的錢,就這樣拆東牆補西牆,洞越捅越大。
在這60多年過程中,舉報曹家的密折從未間斷,紛紛指責曹家貪污腐化。但是康熙皇帝一直在為曹家辯護說:幹這買賣不容易,是得罪人的事,你們想幹還不一定幹得來。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康熙看到日益加劇的虧空也按耐不住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康熙在曹寅的奏折上寫道:「你們的虧空太多,要千方百計補上,不可疏忽大意,千萬小心,小心,小心,小心!」一連用了四個「小心」,足見事態的嚴重性。更深層的原因是因為雍正跟康熙不是一個路數,曹家可以為康熙辦很多事,但是到了雍正這就沒有多少價值了,而且曹家世代都沒有經商才能,只能抄家了。江寧織造是花錢的地方,也是很能撈油水的地方,何況曹寅還做過四年的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沒抄出個幾百萬是很難讓人信服的,但是曹家的家底並不厚,抄家的時候並沒有抄出多少錢。曹家在光鮮亮麗的身份背後,其實也一直扮演著皇室的家奴,曹寅的心思並不在錢上,作為文學家他更標榜自己的修養。曹家三代四人60多年世襲江寧織造,卻沒有任何財富沉澱,錢都去哪了?
其實純粹置辦綾羅綢緞並不需要花太多錢,江寧織造表面上是為皇室購物的地方,其實它還扮演著眾多角色。首先是作為康熙的寢宮,康熙下江南住的地方自然要符合皇家的身份,所以曹府的建造也是按照皇宮的規格來建造的,每年還要進行維護,府裡上上下下的家丁奴僕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曹寅身兼要職,應酬送禮、日用排場等的費用也不是小數目;最重要的是康熙四次南巡的接駕耗資巨大,又不能動用國庫,都只能算在江寧織造的灰色賬本裡。康熙是南巡的始作俑者,皇帝所到之處要修建行宮,舉行盛大的夾道歡迎儀式,銀子像淌海水一樣花花的流走。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曹家明裡是江寧織造辦事處,暗裡卻是康熙潛伏在江南的耳目,專門監視江南士子。曹家在世襲江寧織造的同時,也世襲了這項任務,負責搜集當地的政治、經濟情報,還有這些知識分子的思想動態,曹家有一個直接秘奏權,可以直接秘報給皇上。說白了曹家就是康熙皇帝的「白手套」。江寧織造還充當著康熙的小金庫。改朝換代都是社會最為動盪的時期,清朝建立初期也不可避免的出現社會動盪。邊境的侵擾、國內反清復明勢力的鬥爭、朝廷內亂等等都極大的威脅到清朝的統治。清朝是在馬背上征服天下的,但是管理天下卻不能在馬背上。要想征服龐大的漢民族,康熙需要在文化上下工夫,以理服人、以德治國。所以康熙下江南除了體察民情、樹立威望之外,還有籠絡漢族大地主、知識分子、大儒等人的意思。
清朝還是屬於金字塔社會,站在塔尖的人總是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來影響整個社會。康熙知道自己不可能說服每一個人,所以尋找到輿論領袖征服這些大V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些大V很多都是明朝的遺老遺少,作為一個文人,他們更看重自己的錚錚鐵骨而不願再參加科舉考試,成為流落民間的「公知」。顧炎武和黃宗羲是這些「公知」的代表,有著強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如何取得這些輿論領袖的支持是康熙日思夜想的事情。作為歷史上著名的康熙大帝,除了擁有遠大的抱負外,他也是一個十分專制的人。在他統治的時期,對思想上的專制是十分嚴酷的,一大表現就是大興文字獄。清王朝最著名的文字獄案莫過於時任翰林(相當於當今的科學院士)的徐駿的那句「清風不識字,何須亂翻書」。這本不過是徐駿在曬書時,看到風刮翻書頁時的即興而作,但是在專案組的人眼裡,「清」卻成了大清帝國,而「不識字」則是嘲諷滿人沒文化;「書」被看成是《四庫全書》,整句話的意思是說滿人沒文化,何必要編撰《四庫全書》。無心之言卻慘遭滅族,文字獄弄得人心惶惶。
康熙希望通過鎮壓這些知識分子來控制人們的思想,但卻始終不得人心,沒能實現對漢民族思想的控制。硬的不行來軟的,從此以後康熙每到一處,除了接見當地的地方官員,體察民情之外,還積極的結交當地的鴻儒、大知識分子。當然,康熙不可能認識每一個大V,因此為了更快的收攏人心,康熙還專門開了博學宏詞科。康熙知道很多人不願意參加科舉,不參加也就算了,很多大V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發表言說詩文來反對清政府。逐漸地康熙對此表示理解,畢竟佔領的是別人的土地,他的意思是你不參加科舉可以,只要你想加入我的團隊,只要寫篇博客文章歌頌一下當朝聖上就可以做官了,這就是設立博學宏詞科的初衷。但是文人總是清高自傲,很不給面子,還是要發表不合時宜的言論。康熙再一次降低自己的身份,用白花花看得見的銀子來收買這些大儒。無利不起早,文人也是人,康熙就是想用錢來收買人心,堵住這些文人的嘴。但是國庫的錢不能動,內務府的錢也不能動,皇帝又沒有自己藏私房錢,而且賞給文人的這些錢還不能見光,所以這個重任就落到了江寧織造上了。
在康熙那個時代,江寧織造的作用縱橫交錯,有著說不清的黑白面,所以康熙只能聽之任之,充當曹家的保護傘讓曹家世襲江寧織造,除非萬不得已是萬萬不會去動這個大火坑的。但是到了雍正這一代國泰民安,政局基本穩定,內外朝政也歸於平靜,雍正已經不再需要江寧織造了,曹家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曹家第一次抄家的時候曹雪芹才12歲,這個年齡在那個時候正是人們從懵懂之際向成人轉變的關鍵時期,他親眼目睹了曹家從天上人間到舉目無親的瞬間崩盤,給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痕。曹雪芹的先輩們曾經陪伴在皇帝左右,每一個足跡在史冊上赫然在目,說的每一句話都足以引起一場地震。但是到了曹雪芹這一代呼喇喇大廈將傾,從金枝玉葉到命若螻蟻似乎是轉瞬之間的事。甚至於到今天人們連曹雪芹的具體出生日期和去世時間都無法確定,以至於有人懷疑歷史上是不是真有曹雪芹其人,《紅樓夢》是不是真為曹雪芹所著。
毫無疑問曹雪芹是存在的,其實整部《紅樓夢》不過是曹雪芹的自傳罷了。這麼一部讓魯迅不禁讚歎「經學家看到易,道學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纏綿,革命家看到排滿,流言家看到宮闈秘事……」的奇書,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是不可能寫出來的,比如對大觀園細緻入微的描寫、對女性裝扮的詳細描述,已經不是靠想像力就能完成的事情。賈寶玉出眾的才華和清高的性格也是曹雪芹對自我的描寫,不願流於世俗讓曹雪芹遠離官場政治,也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最終落得個舉家食粥的地步,《紅樓夢》最後的結局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也是曹雪芹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借《紅樓夢》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說出了自己的無奈。
其實,雍正打曹家這只打老虎並不是針對曹家,正所謂「我毀滅你,但與你無關」。當時他接管的政府不僅財政虧空巨大,管理也十分混亂,對於一個臥薪嘗膽幾十年之後終於登基的皇帝來說,他太需要樹立自己的威信了,而曹家正好可以幫他達到這個目的。雍正不可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曹家可以說是新舊政治交替之間的犧牲品。乾隆上台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為曹家平反,還發還了他們家的一些財物。但是歷史已經成為歷史,悲劇也已經造成,曹家這只打老虎徹底的倒下了,曹雪芹無力重塑曹家的興盛,唯有借《紅樓夢》再一次登頂中國的文壇,在歷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