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一當皇帝就想殺了兄弟 一個被整死一個被嚇死

政治鬥爭從來不是溫柔的兒戲,一向都是慘烈殘酷的,為了坐上那個至高無上的寶座,歷史上出現過無數骨肉相殺的事情,兄弟鬩牆也不過是家常便飯。一切的情義在皇位面前都顯得不足一提,但也或者生在帝王家中,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兄弟手足之情吧。誰最天真的相信這些,誰就會第一個嘗到天真的代價。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時間太長,所以手下的兒子們有著充足的時間來各自培植屬於自己的勢力,後來演變的黨爭異常劇烈,各派人馬私底下暗流湧動,明面上你爭我奪,直到最後先皇駕崩,這一切才塵埃落定,出其不意的是四皇子胤禛繼承了大統。

克承大統的胤禛上位之後立即著手對當年敢於和自己奪嫡兄弟們進行清算,心狠手辣的雍正皇帝沒有立即就對所有的兄弟動手,反而將自己奪嫡時的勁敵八王爺封為了廉親王,表面上委以重任,暗地裡派人盯著這位有著賢王名氣的過氣皇子,然後數落出了八王爺一大堆的問題,借此來將八王爺置於死地。

這樣掩人耳目的背地裡的小動作實在是過於緩慢了,雍正實在不耐煩,他不能容忍這位兄弟還活在人世上,於是吹毛求疵指責八弟所督造的先祖牌位上面的油漆偷工減料,並且皇帝乘坐的御輦也是以次充好,雖然這樣過錯還不至於就此下令將八弟處死,但是已經足夠出心中的一口惡氣,隨後雍正立即大發雷霆,責罰他在太廟前面跪了整整一天。

在胤祀的心裡,恐怕他也明白,這都是他奪嫡失敗的應有下場,歷年來奪嫡失敗的下場大多都是當場被格殺,比如當年的玄武門之變,但是胤祀好歹還是保留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原本有機會位登大寶,卻不料棋差一招,權利易手之後,自己也只能默默地承受,等待雍正最後的手段了,生與死這就只能順其自然了。之後,雍正皇帝也果然並非大度寬容之人,他屢屢指責胤祀與自己作對,想要將自己陷於不仁不義的境地,這就已經是在為自己日後逼死八弟的行動開脫了。

當然了,前戲要做足,雍正登基的第三年,他就說胤祀雖然沒能繼承皇位但是依舊賊心不死,脅持私憤,每每遇事便想著怎麼挑起事端,攪得皇帝無法辦公處理政事。所以雍正皇帝對於胤祀的評價便是沒有半點功勞反而還有罪過。這就已經將他的想法完完全全的暴露在了眾臣面前,只等著諸位大臣察言觀色,落井下石了。索性她的大臣們都是些善於揣摩聖意的聰明人,不需要他表明過多的意思就知道怎麼做。

但是八皇子這一派先於胤祀離開人世的卻是他的九弟。因為是八王黨的鐵桿擁護者,雍正四年,九皇子很快就被流放到了荒蕪貧瘠的青海,在這個遠離中樞的地方,平日裡的天潢貴胄遭到了嚴苛的待遇,因為已經淪落到了這個地步,所有人都明白雍正的心思就是想要他死,所以最會揣測人心的官員們自然會逢迎聖意,直隸總督李紱將九王爺關在一個小暗房內,並且在身上加上了鐵索來拘禁他。七月份正是一年中天氣酷熱的時節,人在這個小黑屋中空氣又不流通,酷暑之下沒有納涼所在自然會中暑。但是可想而知,總督大人又不會替這個落難皇子找醫生,只是一個勁的澆冰水,如此反覆幾次之後。

九皇子在當年的七月,腹瀉而亡,結束了自己四十三年的皇子人生。天潢貴胄下場也不過如此,甚至還比不過我們這些升斗小民。

同年的九月份,八皇子也在府中患病,因為此時他已經被囚禁在府中不得出,加上九弟辭世的消息傳到他的耳朵裡,沒有幾天他就不進飲食,已經病入膏肓了。得知自己的老對手終於要不久於人世了,雍正儘管內心有著興奮,但是卻也有著落寞,他感念兩人曾經的情義,甚至起了一絲寬宥之心,但是此時的胤祀已經是日薄西山,大勢已去,藥石無醫,很快也就撒手人寰了。

自此之後雍正終於掃清了奪嫡之爭所有的舊敵,可以放開手去做一番大事業了,他立即加速肅清朝綱,政治腐敗的亂象。整個大清王朝再一次出現了蒸蒸日上的氣象,也同時為他的兒子弘歷的江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國家的再次興盛就在此時了。

《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