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變後10年間 慈禧為什麼沒有廢掉光緒皇帝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了戊戌政變,囚禁了光緒皇帝。一星期之後,著名的維新派譚嗣同等人被處決。但是有一個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光緒皇帝的身份問題。戊戌政變是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這對所謂母子的徹底決裂,但在決裂之後,光緒皇帝仍然做他的皇帝。慈禧並沒有廢除他的皇帝名位,這就很不科學了,根據當時的政治情況,慈禧完全有這個能力完成這件事,那麼慈禧為什麼沒有這麼做?

一、合法執政地位的喪失和重要官員的集體反對

處於對光緒皇帝的惱怒,慈禧起初確實打算廢除光緒皇帝。甚至已經在一些近支皇族中挑選合適的接班人,也找到了那麼幾個合適的人。但是一個問題出現了,清朝的體制傳統是皇太后垂簾聽政,太皇太后是不可以聽政的。當年,同治皇帝去世時,慈禧為了僅僅把握手裡的權力,就選擇了自己4歲的侄子,這就是後來的光緒。這是因為光緒也是載字輩,此次可以繼續做皇太后聽政。如果現在廢除了光緒,那幾個合適的人選都比光緒低了一個輩分,慈禧的合法執政地位就會遭到動搖。更重要的是光緒皇帝是慈禧一手帶大的,慈禧對他的性格十分瞭解。但是如果換一個新人就不好辦了,知人知面不知心,那些皇族一旦登上皇帝的位置,會不會聽話誰也說不好。

慈禧把要廢除光緒皇帝的事情擺到桌面上之後,立刻遭到了幾乎所有重臣的反對。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這些大佬們全部反對,就連榮祿這樣的親信滿族大臣也反對廢帝。慈禧雖然是最有權力的人,但是並不是絕對的獨裁者,有很多事情是她辦不了的。她不得不依靠這些重臣,他們的意見慈禧多少是會聽的。還有一點,那就是慈禧對光緒皇帝的感情。光緒小皇帝被抱進皇宮時僅僅4歲,和慈禧在一起生活了20多年。而且光緒是慈禧親妹妹的兒子,說慈禧對光緒一點親情也沒有這也是不可能的。慈禧雖然在盛怒之下要廢除光緒,但是冷靜下來之後,始終下不了這個決心。

二、各國的反對和康有為的到處煽動

維新變法開始之後,在各國列強的眼裡這是中國一次近代化的改革,是文明的表現。但是這場改革卻被人為的終止了,終止它的人是慈禧。戊戌政變剛剛結束時,清廷遭到了來自各國的壓力,這和康有為的煽動是分不開的。慈禧和光緒皇帝完全鬧僵,康有為佔了很大原因。即使是慈禧為什麼要發動政變,也是因為康有為、譚嗣同要慫恿袁世凱圍園殺後。但事實情況是光緒皇帝不知道這件事情,這是康有為錯誤理解了他的詔書導致的。最終康有為的弟弟康廣仁出賣了維新派,慈禧在自己人身安全遭到威脅的情況下,與9月21日發動了政變。就在前一天,康有為剛剛離開北京前往上海,僥倖逃過了抓捕。

康有為在對外關係上是一個親英派,他剛剛到達上海,就在英國人的幫助下逃往國外。康有為的弟子梁啟超也不比他強多少,梁啟超是一個親日派,政變發生以後,他躲進了日本使館,隨後逃往日本。當時在慈禧和那些頑固的大臣們看來。洋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沒有他們洋人,現在大清國還是好好的。由於剛剛經歷過政變,清廷內部保守派勢力開始抬頭,這幫人盲目的排外。這些人和民間的排外氣氛相融合,最終產生了那場義和團運動。在山東地區,一些為教堂服務的中國人仗著教堂的勢力欺壓中國人,造成了山東地區排外情緒高漲。最終激發了激發了義和團運動,客觀的說,義和團運動時一場迷信的排外運動,而且參雜著瘋狂的愛國主義綁架的性質。

三、北方的外國人損失殆盡,八國聯軍開始進入中國

在國內教科書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大書特書的一筆。不過更注重戰爭之後,清朝所遭受的損失,至於戰爭的原因一直沒有說清楚。義和團運動興起之後,北方地區開始了瘋狂的排外。河北地區的外國人遭到了攻擊,最終逃進天津租界時只剩下了13人。山西地區的情況更嚴重,所有的外國人,無論是傳教士還是商人,包括老人和孩子全部被殺。當時山西巡撫敏賢是一個瘋狂的保守派,他親手殺了教會在山西地區的主教。在已經無法收拾的情況下,慈禧太后一口氣對各國宣戰,這一點堪稱現在憤青們的楷模。在這樣的情況下,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開始。俄國沙俄尼古拉二世御駕親征,率領18萬俄軍南下,佔領了中國的東三省。

《光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