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當了寫了三次退位詔書的皇帝:宣統帝溥儀

宣統帝退位詔書共有三道。除了1912年第一道退位詔書外,溥儀於1917年的張勳復辟失敗後,也頒布退位詔書,另外,1945年滿洲國解散前,溥儀則再頒布第三道退位詔書。

第一次:

奉旨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相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塗,士露於野。國體一日不決,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義於前,北方將領,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立憲共和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為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蒙、漢、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安閒,優遊歲月,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第二次:

張勳復辟是指由張勳一手策劃,於1917年(民國六年)7月1日擁護清朝廢帝溥儀在中國北京復辟的政變,前後歷時共十二天。因發生在丁巳年,亦稱丁巳復辟。這是清朝被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後的第二次帝制復辟(第一次是洪憲帝制)。

1917年5月,黎元洪總統府與主戰的段祺瑞國務院針對是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府院之爭。日本表示支持段祺瑞,英、美等支持黎元洪、馮國璋。黎元洪將段祺瑞免職,段祺瑞則令屬下各省督軍宣佈獨立。黎元洪乃電召安徽督軍張勳入京調停,段祺瑞則欲利用他對黎元洪而支持其入京。6月,張勳率三千辮子軍北上,14日入京。五月十二(6月30日),與陳寶琛等召開「御前會議」,密謀復辟,當天深夜,派兵佔據火車站、郵局等要地,並派人勸黎元洪「奉還大政」。五月十三(7月1日),張勳同康有為等三百餘人正式擁立溥儀登基,出御太和殿,穿上清代的朝服朝冠,發佈八道上諭,封黎元洪為一等公,授張勳、王士珍、陳寶琛、梁敦彥、劉廷琛、袁大化、張鎮芳為內閣議政大臣,改民國六年為宣統九年,易五色旗為龍旗,恢復前清官制,張勳自為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梁敦彥為外務部尚書、張鎮芳為度支部尚書、王士珍為參謀部大臣、雷震春為陸軍部尚書、朱家寶為民政部尚書;授徐世昌、康有為為弼德院正副院長;授趙爾巽等為顧問大臣;馮國璋為兩江總督、南洋大臣;五月十四(7月2日),授瞿鴻禨等為大學士,補授沈曾植為學部尚書、薩鎮冰為海軍部尚書、勞乃宣為法部尚書、李盛鐸為農工商部尚書、詹天祐為郵傳部尚書、貢桑諾爾布為理藩部尚書。史稱「張勳復辟」,因發生於丁巳年,又稱「丁巳復辟」,也稱「再造共和」。消息傳出後,全國輿論堅決反對復辟,聲言討伐,黎元洪拒絕合作,逃入日本使館避難,電令各省出師討伐,段祺瑞於是組成「討逆軍」,於馬廠誓師討伐,五月十九(7月7日),南苑航空學校派飛機向宮中投下三枚炸彈,宮中亂成一團,討逆軍於廊坊擊敗張勳軍;五月二十四(7月12日)「討逆軍」攻入北京,溥儀批准張勳辭職,並宣佈退位。張勳逃進荷蘭使館,轉至天津租界。

復辟的骨幹分子是陸軍總長王士珍、步軍統領江朝宗、警察總監吳炳湘、第十二師長陳光遠、第十三師長李進才,及康有為、劉廷琛、沈曾植、勞乃宣等。

因張勳強迫黎元洪解散國會,引起孫中山在廣州呼籲國會議員南下,命令各省革命黨人出師討逆,發動護法運動。

第三次:

1945年滿洲國解散前,溥儀則再頒布第三道退位詔書。

《溥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