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慈禧太后選擇溥儀這樣一個哭哭鬧鬧的三歲孩童來繼承大清皇位?為何又要載灃這個不到三十歲的的年輕親王來監國攝政,承擔起統治大清萬里江山的重任?這一切不得不從帝國皇室的子嗣單薄說起。
從咸豐皇帝起,大清朝的君王便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子嗣單薄,乃至斷絕。
咸豐皇帝登基時年僅一十八歲,在他的一生中,大清帝國遭遇一系列挫折和坎坷。血氣方剛的咸豐皇帝生育能力不能和先祖比,一生僅僅生下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其中一個兒子在出生當日不幸夭折。在三十一歲辭世時,咸豐皇帝僅僅給這個龐大的帝國留下一個兒子,即年僅五歲的皇子載淳。載淳在兩宮扶持下即位,改元同治,年僅十八歲就去世,沒有一絲血脈留下。在同治皇帝之後即位的光緒皇帝載湉,也沒有給大清留下一個子嗣。
溥儀之所以能夠被立為皇儲,載灃之所以能夠成為攝政王,還和當時朝廷內外的局勢、各派勢力有極大的關係。隨著光緒年歲漸長,帝后之間在官吏任免權、大政決策權等方面的分歧和矛盾便逐漸擴大,直至戊戌變法帝后兩黨撕破臉皮,幾乎釀成母子反目相屠的悲劇。此後帝后關係日漸冷淡,慈禧太后屢有廢除光緒皇帝另選新君的想法,並一度立溥俊為大阿哥,由其即位,改元保慶。排外風潮的失控最終釀成大禍,《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太后不得不調整帝后關係。光緒皇帝人身自由有所恢復,能夠適度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但皇帝同太后的關係在群臣百僚眼中仍然緊張。
在光緒皇帝病危和慈禧太后彌留之際,選擇與二者都有莫大關係的載灃作為帝國實際的繼承者,讓其幼子溥儀充當下一任皇帝,無疑是在兩宮身後彌合裂痕以避免政局動盪的有益嘗試。
世人對慈禧太后選擇年幼的娃娃溥儀做為帝國新君,而非立年長的溥偉作為繼承人,頗多微詞,以致濫語流言充斥其間。要麼說慈禧太后權力慾過大,七老八十了也不想放權,臨死也要找個小孩子,挑個聽話的乖寶寶。要麼說這個老女人玩垂簾聽政玩久了,真是不經意間上癮了,都這把歲數了還樂此不疲。或者說慈禧太后眼拙,竟然作出這樣的選擇,大清朝沒有幾年就被折騰地亡國。如果當時讓溥偉而非溥儀即位,結果鐵定不一樣。
無論是八旗營務的歷練,還是軍機任上的栽培,都是慈禧太后的深遠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