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宋太宗搶班奪權獲取帝位之後,整個北宋王朝都是太宗一系繼承帝位,掌握朝政。哪怕是皇帝沒有兒子,抱養的兒子也一定是太宗一系的,如英宗。但是,南宋一站住腳跟,宋高宗就把帝位傳給了太祖一系的後代,這實在是一個謎。
宋高宗趙構,在難逃途中受盡驚嚇,失去了生育能力,而他的嫡子元懿太子又病死了,這樣帝位就出現了繼承人危機。據《三朝北盟會編》卷230記載,宋高宗曾多方設法再求子嗣,他的御醫王繼先「嘗勸上服仙靈脾,亦名淫羊藿。雖強陽,然久服子不成。」可見趙構失去生育能力確有其事。這樣高宗的立嗣問題就成了敏感問題,岳飛致死的直接原因也在這裡(後面專文說)。但是,金兵進汴京,皇室幾乎一網打盡,如趙構這樣的漏網之魚幾乎絕無僅有,這也正是趙構可以順理成章做皇帝的主要原因,但同時就造成皇室近支盡失的局面,客觀上要找太宗一支的後人幾乎不可得。
這樣就有人提出選太祖後人為皇位繼承人的動議,開始宋高宗是極度反感的,曾嚴厲斥責持這種觀點的大臣。但是,後來趙構的態度有了180度的大拐彎,趙構立了6歲的趙伯琮為子嗣,但是仍然沒有放棄自己再生育兒子的「希望」。所以,趙伯琮一直到長到36歲時,才被正式封為皇太子。《宋史》卷三十三記載:三十二年五月甲子,立(趙伯琮)為皇太子,改名慎。趙慎,是宋太祖七世孫,趙德芳的六世孫。
那麼,趙構這個彎子怎麼轉過來的?史料記載是這樣的,《宋史》卷三十三記載:「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後,而昭慈聖獻皇后(宋哲宗皇后孟後)亦自江西還行在,後嘗感異夢,密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這裡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孟後「異夢」,必與皇室傳承有關,二是「高宗大寤」,也是想通了一些問題,有關皇位傳承的問題。
於是朝臣又重新議論起來。右僕射范宗尹亦造膝以請,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朕若不法仁宗,為天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於是詔選太祖之後。同知樞密院事李回曰:「藝祖不以大位私其子,發於至誠。陛下為天下遠慮,合於藝祖,可以昭格天命。」參知政事張守曰:「藝祖諸子,不聞失德,而傳位太宗,過堯、舜遠甚。」高宗乃曰:「此事不難行,朕於『伯』字行中選擇,庶幾昭穆順序。」最終確定傳位給太祖子孫。
以上是史料上的堂皇的說法,野史及民間傳說則是另一種樣子。作者佚名的《靖康稗史》中記述:「吳乞買(金太宗)當金太祖朝嘗使汴京,其貌絕類我太祖皇帝塑像。眾皆稱奇。」當時民間就有趙匡胤轉世為金太宗,向宋太宗子孫尋仇奪回帝位的傳說。另有傳說,說是高宗曾得一異夢,夢見滿身是血的趙匡胤向他講述了「燭影斧聲」的真實情況。並且說,只有把帝位還給太祖後人,這個冤仇方能化解,這樣趙構才下了決心。
趙慎在宮中做了20多年的皇嗣,36歲那年,金兵再次南下,他主動請纓領軍抗戰。事雖不成,勇氣可嘉。金兵退去,倦於政事的趙構就把帝位讓給了趙慎,自己做了太上皇,過上了詩酒優遊的愜意生活。趙構做了25年太上皇,直至81歲才去世。趙構是中國歷史上做太上皇時間最長的一位,也是放棄帝位最瀟灑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