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道德:指人類所應遵守的法理與規範,據《禮記·曲禮》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依阿:阿與依同義,依附、迎合,指自己缺乏獨立人格,凡事都隨意附從他人意見。
達人:指智慧高超、胸襟開闊、眼光遠大的人,據《左傳·昭公七年》說:「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通達之人。疏:『謂知能通達之人。』」
物外之物:泛指世事以外的東西,也就是現實物質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和道德修養,即佛教所謂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
身後之身:是指身死後的名譽。
毋:毋同勿,不要。
堅守道德節操的人,只不過會遭受一時的冷落;可是那些依附權勢的人,卻會遭受千年萬載的淒涼。胸襟開闊且通達事理的人,重視物質以外的精神價值,且能顧及到死後的名譽問題,所以他們寧願承受一時的寂寞,也不願遭受永久的淒涼。
寧願遵從大義而捨生一死,古今例子很多,文天祥可算是代表。文天祥是宋代士大夫傑出的代表,堅持抗元鬥爭的民族英雄,他一身正氣,為後世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世佳句。
文天祥出生於書香門第,當官以後,就和一批禍國殃民的奸臣進行鬥爭,曾經兩次被罷官。一直到元軍大舉南下,宋朝快要滅亡時,才又命文天祥到江西贛州去任知州。
1274年,元軍長驅直入,文天祥捐獻家資招募3萬人馬,組成一支頗具規模的「勤王軍」拯救國家。文天祥帶兵到達臨安後,被任命為抗元前線的平江(今蘇州)知府。他主動派人參加常州保衛戰,由於南宋,腐朽統治,常州遭受血洗。從此南宋軍民在文天祥、張世傑和陸秀夫的領導下,繼續進行抗元鬥爭,收復了一些失地。面對抗元鬥爭形勢,元世祖決定派精兵予以鎮壓。文天祥不折不撓在潮州一帶堅持鬥爭,不幸在五坡嶺用午飯時遭元輕騎偷襲,被俘。敵人要他跪下,文天祥昂然說:「吾能死,不能拜!」又逼十他給張世傑寫勸降書,他斷然拒絕,揮筆寫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