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老子:中國的「哲學之父」

【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是楚國人,即今天的河南人,漢族。他還有一個名字叫「老聃(音單)」,傳說他一生下來就與眾不同,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曾擔任過藏室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專門向老子問禮。

老子的作品名叫《道德經》,又名《老子》。這本書只有五千言,但是卻蘊涵了豐富的哲學內容,有樸素的辯證法。這本書被譯成一千多種語言,是世界上少有的廣泛傳播的古籍。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已經找不到老子最初寫的那個版本了,所以研究起來,也有很多問題。

【老子名句】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解讀:兩個相鄰的國家可以看得見,聽得到對方國家的雞鳴犬吠,但是兩國之間的人直到老死也從不往來。「小國寡民」的出處,就在於這句話。小國寡民,並不是說老子排外、自閉,而是對一種淳樸民風的嚮往。

知足之足,常足。

解讀:只有知道知足,才會經常感到滿足。有人曾說,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快樂和不快樂都是因為慾望所致。有人錦衣玉食,覺得萬事不稱心如意;顏回身居陋巷,但是自得其樂。經常對現在的生活心存感激,就很容易快樂了。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解讀:天下最柔軟的東西,能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中穿行馳騁。柔能克剛,水滴石穿。一個微笑能化解誤會,一聲問候能盡棄前嫌。愛是天下最柔軟的東西,所以愛能化解一切問題。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解讀:有無相互依存,難和易相反而存在,長和短相比較而顯現,高和下相互依賴,音和聲相互和諧,前和後相互跟隨。這是老子樸素的辯證思想,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每一個事物之間也是相互聯繫的。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解讀:軍隊是不吉利的工具,不是君子該用的,只有不得已才能動用它。戰爭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任何人都應該盡一切力量避免戰爭的發生,它是文明的毀滅者。

大器晚成。

解讀:寶器都形成得很晚。成大事者要經過長時間的磨煉才能成功,所以大器晚成,但大器晚成不是大器晚做,而是等到老了再準備,那就太晚了。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解讀:最大的聲音聽不見,最大的形象沒有形狀。這也是老子的哲學思想,現在我們多用它來形容真正的大師是樸實無華的,真正的學問是簡單明瞭的。

夫唯不爭,故莫能與爭之。

解讀:因為他什麼都不爭,所以沒有人能爭得過他。「壁立千仞,無慾乃剛」,只有真正無慾無求,才能達到堅強、勇敢、強大的境界。

善用人者為之下。

解讀:真正善於用人的人總是非常謙虛,從來不自高自大。唐太宗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從來不自以為是,總是虛心求教,所以他被稱為「千古一帝」。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解讀:天道極為廣大,雖然看起來稀疏,但是絕對不會有所疏漏。現在用來比喻法律永遠會制裁犯法之人。

知人者智,自知之明。

解讀:能夠瞭解別人的人才算有智慧,能夠客觀認識自己的人才算明智。人貴有自知之明,很多錯誤,往往就犯在不自知上。客觀認識自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當你瞭解了自己,所有的煩惱和痛苦也就會緩解了。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解讀:最上等的善就好比水,水滋潤著天地萬物,但是從來與世無爭。水的智慧,有謙遜、持之以恆、柔軟堅強、適應環境等,水的品質正是人人嚮往的美德。

【老子故事】

青牛欲過函谷關

老子是一個主張「無為而治」的人,他不喜歡將自己的思想寫成大段大段的文章,喜歡一切都順其自然。到了晚年,有一次他騎著一匹青牛,想要從函谷關出去雲遊四方。守門的人是他的「粉絲」,早就聽說他的思想玄妙,於是央求他寫一篇文章,不然就不讓他過去。

老子被逼無奈,就寫了一篇五千字的文章,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道德經》。寫完之後,他就從函谷關出去,最後不知所終。

孔子問禮

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聽說老聃這人博古通今,我打算去會會他,你要不要一起?」南宮敬叔同意了,於是他們兩人就坐著一車二馬,帶著一童一御去見老子。

孔子問禮於老子

老子見孔丘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孔子先是和他討論了一番,後來又在老子的介紹下訪問了大夫萇弘,學習了禮樂廟會禮儀,幾天之後,孔丘向老子辭行,老子一直送到村外,並對他一再地囑咐。

孔子走後,對著一條大河感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人生如同流水,一去不回。老子聽說了孔子的話,不以為然地說:「生老病死都是自然,只有貪心的人才會感歎埃」孔丘解釋道:「我是在惋惜我沒能為國家、社會做點什麼。」

老子手指著黃河,對孔丘說:「你要學一學水的德。」孔子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對萬物都有好處,但是它從不爭功;水雖然很溫柔,但是又很堅韌,滴水石穿。」孔丘聽後,恍然大悟。老子說孔子果然是一個可以培養的青年。後來,孔子就離開了。

回到魯國之後,弟子問起孔子的學習心得,孔子說:「老子的學問深不可測,是我見過的最值得學習的一個人!」

《國學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