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法家:用法律來保護正義

【法家其派】

孔子、墨子他們幾乎都是在說人要懂得自我約束,但人的自覺性是不穩定的,如何來保證社會的秩序、保證大部分人的生活呢?於是人們就想到了法律。

歷史學者都認為,雖然中國歷來強調儒家學說,講究禮義忠信,但是直接起到讓國家長治久安作用的,還是要靠嚴明的法律及其強有力的執行措施,這就是先秦法家學派所主張的「法治」。韓非子就是其代表者。韓非子是「帝王之學」的創始者。

韓非子出生在戰國七國之中最弱小的韓國,是貴族子弟。他曾與李斯同學,跟著荀子學習。但是韓非子的思想不同於荀子。他沒有承襲儒家的思想,卻「喜刑名、法術之學」,理論與黃老之法相似,主張清簡無為,君臣各司其職。

目睹了韓國的日趨衰弱,韓非子曾多次向韓王進諫,希望韓王變法圖強,但始終都未被採納。失望的他寫了《孤憤》、《五蠹(音杜)》、《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餘萬言的文章,詳細說明了他的法治思想。

雖然在生活中他有口吃,不善言談,但是他寫起文章來氣勢逼人,郭沫若曾將他與戰國其他名人對比,說「孟文犀利,莊文恣肆,荀文渾厚,韓文峻峭,各有千秋」。今天所存的《韓非子》一書,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他本人的文章。

【韓非子名句】

自勝謂之強,自見謂之明。

解讀: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能夠認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韓非子說話結巴,所以他不善和別人爭辯,他自知說話方面自己沒有口才,不如著書立說,下筆成文。這可以說他是「明」的。他多次勸誡韓國國君,但是得不到重用,後來他放棄了自己的家鄉韓國,到秦國。能夠超越這種狹隘的國家觀念,為大統一做準備,先要超越自己的私人情感。這可以說他是「強」的。清朝的名臣曾國藩在他的日記中寫到,做人最終的就是「明、強」。韓非子的觀念一直流傳了幾千年,今天也依然是有價值的人生參考。

道私則亂,道法則治。

解讀:以個人為道就會混亂,以法律為道就會秩序井然,太平無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就是讓每一個部件有序運轉的潤滑油。國家的法律越是明細權威,社會的情況也就越容易得到控制。

善張網者引其綱。

解讀:善於撒網捕魚的人,總是抓著網的主要繩撒開。做事情也要抓住主要問題,不要把精力放在細枝末節上。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解讀:幾千丈的大堤,會因為小小的螞蟻洞而崩潰。比喻要防微杜漸,不要因為小事情而造成大的失誤。

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解讀:不能戳破的盾牌與無所不穿的長矛是不能同時存在的,不然就是自相矛盾了。說話辦事如果不符合實際情況,就很容易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去好去惡,明臣見素。

解讀:君王不表現出自己的喜好,也不表現出自己的厭惡之處,臣子們就能表現出自己的真實面目了。上有所好,下必校之。所以領導者應該慎重自己的言行,而臣子也應該直言不諱,才是君臣之義。

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解讀:袖子長舞蹈起來就很好看,資金多運營起來就順利。有一個好的條件,做起事情來就得心應手。

誠有功,雖疏賤必賞;誠有過,雖近愛必誅。

解讀:確實有功勞的話,就算是平時疏遠、身份低賤的人也要獎賞;確實有過錯的話,就算是和自己關係好、又非常喜歡的人也要懲罰。「法不阿貴」,只有賞罰分明,才能保證法律的權威。

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

解讀:家族有固定的產業,趕上饑荒的時候也不會挨餓;國家有嚴格的法律,就算面臨危險也不會亡國。法律是保護國家的工具,如果法律沒有了價值,社會就會失去公正,也就危險了。

工人數變業則失其功。

解讀:做工的人老是改變自己的行業就做不出成績來,任何成就都是積累而成的,如果總是朝三暮四,缺乏耐心積累,就很難有所成績。

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

解讀:和氏璧不用五彩來裝扮,自有一種神韻。保持自身的淳樸之質,才是美的根本。

【韓非子故事】

身雖裂,名猶存

韓非子在故鄉韓國得不到重用,後來就到了商鞅改革的國家秦國。秦王讀了韓非子的《孤憤》、《五蠹》之後,非常讚賞他的觀點,感歎著說:「嗟乎!要是我能夠見到這個作者,與他一起打天下,就是死也心甘情願埃」秦王嬴政對韓非子可謂推崇備至,仰慕至極。

後來秦王問大臣李斯:「這文章是誰寫的?」李斯告訴他是韓非子的著作。為了見到韓非子,秦王下令馬上攻打韓國。本來韓王是不重用韓非子的,但大戰迫在眉睫,形勢緊迫,於是便派韓非子出使秦國。秦王見到韓非子非常高興,但是沒有馬上重用他。

韓非子曾勸秦始皇,先伐趙再伐韓,但卻因此遭到秦國大臣李斯和姚賈的讒害,他們害怕秦王偏信韓非子後,自己的地位不保,就詆毀韓非子想徇私情來救韓國。秦王也認為這種說法有道理,就下令將韓非子打入大牢聽候審訊。

妒忌心重的李斯派人給韓非子送去了毒藥,逼著他自殺。韓非子本來想在秦王面前說清自己的想法,可沒有機會了,於是服毒自殺了。

這邊的秦王,在韓非子入獄之後就後悔了,但是等他下令赦免韓非的時候,韓非子已經命喪黃泉了。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秦王最終採納了他的思想。

《國學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