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發展】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我們朗讀李白的《月下獨酌》時,除了感歎詩人的才氣和瀟灑之外,是否思考過,這種優美獨特的詩歌形式是怎樣來的?是某一個詩人突然想出來五言、七言詩,還是大家都只是按照前人的寫法,並不知道是誰先創造了詩歌?
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出現歌謠了,這種歌謠就是詩歌的源頭。
歌謠的內容主要是當時的社會生活,包括勞動生產、戀愛婚嫁、祭祀和圖騰、宗教和戰爭等內容,是人們情不自禁地唱出來的短小句子,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
《尚書·虞書》中說:「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中也說:「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可以看出,詩、歌與樂、舞在早期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不過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就統稱為詩歌。
【上古歌謠】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音肉)。
這是收錄在《吳越春秋》中反映當時的生產勞動的歌謠,相傳為黃帝時代的作品,描寫的是漁獵時代的勞動過程。砍斷竹子做弓箭,拉上弓,射出去,射中了獵物。這樣一個捕獵的過程,每一步都用兩個字概括,有點像我們今天的「操作要領」。
這首短歌流露著自豪和喜悅之情,因為人已經掌握了製造靈巧工具的技巧,他們希望通過弓箭來獲得更多的獵物。
《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這是《禮記·郊特牲》中的一篇歌謠,相傳為神農氏時代的作品。「蠟」是周代在每年的12月舉行祭祀百神之禮,蠟禮上要用禱辭,即稱「蠟辭」。
從這首短歌命令的口吻來看,這實際上是對自然的「咒語」。大水氾濫,土地被淹沒,昆蟲成災,草木荒蕪,眼看收穫無望,人們希望改變自然,使它服從自己的願望。
《周易》中《歸妹·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
牧場上男男女女們在剪羊毛。拾羊毛,男的剪羊毛,不見血;女的用筐裝羊毛,不覺得有重量。語言輕快、生動,有情有景。
【歌謠故事】
詩經采風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詩歌總輯,就是《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也讀過《詩經》,並有人說他還參與整理過這本書。
《詩經》中,有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等,這本書不是同一人完成的,也不是在同一個時期完成的,而是政府中派人到四處收集的民間歌謠,經過幾代人共同完成的。
《詩經》囊括了約五百多年的詩歌共305篇,所以又稱為「詩三百」。我們常說的《風》、《雅》、《頌》就是《詩經》的三個部分。其中《風》指的是十五個諸侯國的民間歌曲,共160首;《雅》是周朝國都附近的樂歌,共105篇;《頌》是周王用於宗廟祭祀的樂章,旨在歌頌祖先的豐功偉績等,包括祭歌、讚美詩等,共有40篇。
《風》是《詩經》中的精華。這些詩歌來自民間,是政府派人到處去收集的,沒有或很少有雕飾,展示了周代民歌的絢麗多彩。《風》中有的作品反映了普通勞動者真實的生活,比如表達青年男女對美滿愛情的嚮往和追求的《關雎》、《出其東門》;表達奴隸悲苦命運的《伐檀》、《碩鼠》;有關戰爭的《揚之水》、《君子於役》,等等。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心聲,是他們對豐收、愛情、和平的呼喚。
《詩經》原來的主要用途,一是作為各種慶典禮儀的一部分,供人們吟唱;一是娛樂,也有人通過歌謠表達對社會和政治問題的看法。但到後來,《詩經》逐漸成為貴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教科書,要有文化,就必須讀《詩經》,就這樣,《詩經》為中國最重要的幾種經典之一。在重要的社交場合,文人貴族都以引用《詩經》為驕傲,《論語》記載孔子的話說:「不學《詩》,無以言」,《詩經》在當時有極高的地位。
《詩經》是中國文學的起點,從它之後,中國的詩歌經歷了詩經、楚辭——樂府(兩漢)——四六詩——古體詩(五言,魏晉)——宮體詩(南北朝,駢體形式主義詩)——近體詩之絕句(五言、七言)——近體詩之律詩(五言,七言)這樣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