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山海經》,讓想像的力量無窮

【《山海經》其書】

《山海經》分《山經》五卷和《海經》十三卷,一共只有三萬一千餘字。但是裡面的內容包羅萬象,從天文、地理、神話、宗教到民族、動物、植物、礦產等,是研究上古時代的寶貴資料。

《山海經》的書名雖最早見於《史記》,但司馬遷認為這本書內容太離奇,「余不敢言」,因此,直到劉向、劉歆父子整理經傳的時候,才將此書公之於眾。由於《山海經》的涉獵範圍太廣,內容太雜,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將它分到哪一類中,魯迅先生則將它視為「古之巫書」。這本書的作者是誰,也就成了懸案。

《山海經》中,有《南山經》,東起浙江舟山群島,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廣東南海,包括今浙、贛、閩、粵、湘5省;《西山經》東起陝西和山西之間的黃河,南起秦嶺,北抵寧夏,西北達新疆阿爾金山;《北山經》西起今內蒙、寧夏騰格裡沙漠賀蘭山,東抵河北太行山東麓,北至內蒙陰山以北;《中山經》西達四川盆地西北邊緣。在上古時代,能遊歷到如此廣大的地域,也是一件奇事。

【《山海經》名句】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這是陶淵明讀《山海經》之後的感慨。他讀完刑天的故事,感歎他的「猛志」。刑天是中國上古神話中,最具反抗精神的人物。《山海經·海外西經》說,刑天與黃帝爭位,最後被黃帝砍了頭,把他葬在常羊山麓。「刑天」就是「砍頭」的意思。刑天雖斷了頭,卻仍不泯志。他以乳頭為目,以肚臍為口,操盾牌、大斧繼續揮舞,與黃帝再決雌雄。

【《山海經》故事】

女媧補天

女媧補天,出自《山海經·水經注》。傳說中有一位女神叫女媧,人首蛇身。女媧心地善良,她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她教人們婚姻,還給人類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而女媧補天的故事最有名。

傳說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來,他們從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鬧得天翻地覆。火神祝融打勝了,但共工不服,一怒之下,就把頭撞向了不周山。不周山頓時崩裂,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塌了下來,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裂,山林燒起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出來,毒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類。

女媧為人類的遭遇感到痛苦,於是決心補天,來終止這場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漿來填補殘缺的天窟窿,隨後又斬下一隻大龜的四腳,當做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天支起來。女媧還捕殺殘害人民的黑龍,讓猛獸害怕。她還收集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來吸附四處鋪開的洪流。

經過女媧的補救,蒼天總算補上了,地也填平了,水也止住了,人類又重新過上了安樂的生活。但這場特大的災禍讓天還是有些向西北傾斜,因此太陽、月亮和眾星辰都很自然地歸向西方,而地又向東南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東南方匯流。

精衛填海

太陽神炎帝有一個女兒名叫女娃,是他最鍾愛的孩子。由於父親炎帝不僅管太陽,還管五穀和藥材,事情很多,他每天一大早就要去東海,指揮太陽升起,直到太陽西沉才回家。所以炎帝不在家時,女娃就獨自玩耍。她非常想去看看父親上班的地方,可是父親忙於公事,總是照顧不到她。

一天,女娃一個人駕著一隻小船向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劃去。就在她的小船行到海中央的時候,海上起了風暴,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大海吞沒了。

女娃死後,她的靈魂化作了一隻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的小鳥,總是「精衛、精衛」地叫著,所以人們就叫此鳥為「精衛」。

精衛恨大海的無情,因此,她一刻不停地從山上銜來小石子或是小樹枝,把它們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但是大海太大了,加上精衛每次只能銜一點點,看上去填海的任務是不能完成的。但是精衛一直堅持著,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從不停息。後來,精衛和海燕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孩子們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還可以看見海邊有鳥兒銜著樹枝。

人們欽佩精衛的精神,就以「精衛填海」來比喻那些有毅力的人。

《國學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