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鑒真:中日文化的紐帶

【鑒真其人】

印度的佛教傳入了中國,中國的佛學也同樣外傳,到了東鄰日本。日本曾經以唐朝為師,接受了大量的中國文化,包括四書五經和建築、服飾等,也包括中國的佛學。本節要說的這個人,不同於玄奘是一個學習者,而是一個傳道者,他就是鑒真法師。

在玄奘去世23年之後,鑒真在江蘇揚州誕生了。

鑒真14歲時,被智滿法師收為沙彌,在山西臨汾的大雲寺學習。之後遊學於洛陽、長安兩京,學習三藏。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三藏之中有經藏、律藏和論藏,而鑒真對於律藏一門的體會和領悟最深。為他授戒的道岸、恆景兩位法師,都是當時的名德,又是南山宗的開創者道宣律師的再傳弟子。這裡的「律師」不是今天所說的律師,而是佛教中律宗的法師。鑒真的律學,雖然是跟隨南山宗學習的,但他不持一家之見,而是吸收了其他律宗的觀點。

鑒真在佛教建築、雕塑等方面,也頗有建樹。據記載,鑒真曾在淮南教授戒律,在講學的同時,也修建佛寺和菩薩像。他在醫藥學方面,博達多能,品鑒極精,曾主持過大雲寺的悲田院,專門為人治病,煎調藥物,他的醫道也很高。

鑒真就是這樣一個知識豐富、為人善良的法師。

【東渡日本】

鑒真最大的貢獻在於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教。日本歷史上稱鑒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是一位偉大的里程碑。

天寶年間,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和當年的玄奘一樣,受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來到大唐學習佛法,並且延請當時有名的法師鑒真去日傳戒。鑒真欣然答應了,但是日本與中國之間的一海之隔,成了當時的「天塹」。

那時候航海技術還不能抵擋海上風暴,在接受邀請之後的12年中,鑒真先後五次東渡,但是風浪、觸礁、沉船、疾病以及一些地方官員的阻撓,讓他的五次東渡都無功而返,尤其是第五次,由於遭到風浪的襲擊,他們的船在海上漂了14天,最後漂到海南島的岸邊才靠岸。這次返途中,日本弟子榮睿病故,鑒真受到極大的打擊,加上炎熱的氣候,他突發眼疾,以致雙目失明。但他東渡弘法的志向從未動搖,反而越加堅定。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第六次東渡,終於到達了日本九州,不久又到了平城京,也就是今天的奈良,遺憾的是,鑒真從來沒有看見過日本的模樣。

這位來自遙遠大唐的法師鑒真,受到了朝野上下盛大的歡迎。他為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薩戒,為沙彌、僧捨等做法,日本從此有了正式的律學,鑒真被尊為日本律宗的初祖。不久,孝謙天皇任命他統理日本僧佛事務。後來,鑒真及其弟子們苦心經營,終於設計修建了唐招提寺,此後一直在唐招提寺傳律授戒。

鑒真在營造、塑像、壁畫等方面,都採用唐代當時最先進的工藝,將日本天平時代的藝術推向高潮,增添了異彩。直到今天,奈良的唐招提寺依然在接受信徒的香火。

唐招提寺的整個結構和裝飾,都體現了唐代建築的特色,是日本現存天平時代最大最美的建築。鑒真去世前,弟子們還採用干漆夾為他製作了一座寫真坐像,被日本奉為國寶。

鑒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長書法,他們去日本的時候,攜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真跡,掀起了日本愛好中國書法的熱潮。當時日本佛典,多從朝鮮傳入,有一些錯誤,天皇曾為此委託鑒真校正經書錯誤。

鑒真對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貢獻,是傳授醫藥學知識,因此被日本人民奉為醫藥始祖。

唐寶應二年五月,櫻花已經開盡的時節,鑒真在唐招提寺逝世,享年76歲。記載鑒真東渡的《唐大和上東征傳》,流傳至今。

《國學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