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自己愛得更多」還是「愛自己更多」的人?

林志炫說之所以他顯得相對年輕,是因為他在印刷廠經常跟年輕人打交道。我也可以說,我之所以心態還比較年輕,是因為作為大學老師的我經常跟大學生交流。這就隱含著其實人生有些東西是不對等的,如年齡和心態;如你需要「自己愛得更多」還是「愛自己更多」的人?

也許,女性希望擁有一個「自己愛得更多」的人,而男性希望擁有一個「愛自己更多」的人。其實未必。我記得一位朋友說他弟弟長得比較帥,他女友很愛他,但是他不負責任,不僅沒有給女方準備戒指、房子,結婚前還把所有錢花光。有了孩子後,勸他為了家庭兼職,他還很不高興。這就是被愛情沖昏頭腦的所謂「自己愛得更多」的結局。所以,不少女性說,男性應該找一個自己更喜歡的,才會有激情和長久的基礎;女性應該找一個更喜歡自己的,才會被呵護,才會安定。

有的學生說:「我只相信緣分,除此之外,我什麼都不相信。我一般會愛一個人很久,這是我的特徵。」這是一個有悟性的人。有的年輕人說:「我只是憑著直覺,不知道對錯。希望能找到一個讓自己愛得更多的人。」這是一個簡單而有點幼稚的人。

而一個外省的年輕人則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和思考。她說:「我喜歡成熟一點的人,有的男人29歲了都很不成熟。女人都有一個受虐心理,這種受虐是甘願自己喜歡的人比自己有優點,最起碼從大局上看是這樣的。我不是一個好女人,我不夠愛他。如果我以後的婚姻會不幸,就當是對我的懲罰吧。但我的家人又為我算命,說我會遇上一個令我甘心的有某種身份的人。我的心到目前為止,真的好像沒有出現過死心塌地地去愛一個人的情況,都是不溫不火的樣子。對於愛情,我不怎麼相信感覺,我覺得只是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很自私。這種東西,我往往會讓命運去選擇。

「應該說,我是希望能有一個人鎮得住我吧。如果能讓我放棄我的某樣重要的東西去追隨他,那麼這個人應該就是能鎮得住我了,而我應該也是很愛很愛他的。我不會輕易地確定某個人,就是希望緣分能把我和他拴在一起。就目前來說,我有我的工作,我的理想,我在這裡的一切。如果真遇到這樣的人,我願意放棄這裡的一切,奔到他的身邊,再慢慢構築我的夢想。如果我知道他需要我,我們的家庭需要我,我會這麼做的。也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並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外在的東西,我們只是來修行的,來用這個世界認識自己,那個真實的自己。」

那麼,我們需要的是「自己愛得更多」還是「愛自己更多」的人?分析如下。

其一,愛的多寡是很難衡量的。西方有一個童話叫《猜猜,我有多愛你?》,裡面說的是大兔子媽媽和小兔子孩子比愛。小兔子伸開雙手,說:「媽媽,我愛你有這麼多。」大兔子伸開長長的手臂,說:「我愛你有這麼多。」小兔子就想:「是啊,媽媽的確比我愛得多了。」後來大兔子小兔子還以倒立,跳高,跳到月亮上與從月亮上往返等比較愛的多少,結果給人感覺都是大兔子媽媽愛得多。不過這只是一方面,因為愛是一種情感,是不能以外在的事物衡量的。小兔子也深愛大兔子,只是因為年紀小,不成熟,所以外在的條件受到限制罷了。如果讓一隻青年兔子與兔媽媽比較,就很難在外在的方面區別開來;但是她們之間都是愛著的,這是本質。

其二,多與不多是相對的。所謂女性希望擁有一個「自己愛得更多」的人,而男性希望擁有一個「愛自己更多」的人,也只是一種相對的因人而異的「也許」。

廖翠鳳對林語堂,朱梅馥對傅雷,江冬秀對胡適,都是女方對男方愛得更多。但是沈從文對張兆和,就是男方愛得更多。因為張兆和四年都不理睬沈從文,一封信也不回,到了第五年才由家人的撮合而跟沈從文在一起。她不算深愛也不算懂得沈從文,但是在一起就是一生,不離不棄,相濡以沫,這是一個奇跡。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沈從文的功勞。我有兩個朋友,都是男方愛得更多,一直做家庭煮男,一直支持愛人讀書,做學問,做事業,也不見得家庭有什麼不和諧的地方。我還有一位朋友,她說如果當年不是因為他母親到她家跪著求她,她是不會嫁給她丈夫的。只不過在一起了,雖然覺得雙方脾氣不太對得上,但是他很忠誠,很顧家,也有上進心,自己也就認了。因為在婚姻中,感情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性格習慣的磨合,是對一個家的堅守。

還有一種難分多寡的愛。一是,如胡風與梅志。這兩隻老虎,爭吵不斷,命運多舛,但又互相忠誠,可謂患難夫妻,但難分誰愛誰更多。結局讓梅志非常感歎,感慨母親給她算命的某種合理性。二是,如錢鍾書和楊絳,陳寅恪和唐篔,一對是邂逅的一見鍾情,另一對是別人介紹的一見鍾情,不過他們無論是剛開始還是以後的人生,都很難分清誰愛誰更多。三是,如魯迅與許廣平,巴金與蕭珊。我們知道許廣平和蕭珊都很熱情,以熱情打消了魯迅和巴金心中的顧慮,贏得了丈夫的心和一生的愛。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魯迅和巴金都很有名,誘惑頗多,但是他們都很專一忠誠,愛定一個人,或者說他們的堅持來源於他們堅定的性格。這種堅定體現了另一種層次的愛或者責任感。愛就意味著責任,所以他們誰愛誰更多,孰能說清?愛就是愛,強要分多寡,就難以真愛,至少是一種不成熟的愛。

其三,愛得更多也逃脫不了命運。有一種命運叫後悔。有個外校的女性朋友說,原來有一個博士追她,很愛她,只是當時她選擇了一個年輕一點,帥一點,她愛得更多的人;但是過了兩年自己就後悔了。因為年輕時不懂事,她不知道愛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就是生活,是一種志同道合的溝通。尤其是她看到那個博士事業有成,現在也結婚了,對妻子很好,就更為感慨。另一種命運叫分手。王菲和李亞鵬,就是明證,曾經愛得多深的兩個人,卻擺脫不了命運的作弄。因為感覺是不可靠的,人是會變的。只不過,既然發生了,就讓它成為一種紀念好了。紀念是為了留住某種東西,也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

所謂「自己愛得更多」,所謂「愛自己更多」,都只是一種假象。我們可以依靠感覺或直覺,但更應該根據綜合的因素來作一個理性的判斷,或者問問自己「誰能陪自己走得更遠」,「誰更可依靠」,「誰更可珍惜」?

說到底,我們最需要的或許不是愛,而是懂得,是信賴,是依靠,是感恩。愛情是一種病,婚姻是一種命,就看你的命運如何,它勝過了愛的多寡。

《青春,就是用來追問的:一位大學老師的答問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