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寶」掛牌「營業」
隨著2010年8月順豐E商圈的低調運行,順豐自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順豐寶」也隨之浮出水面。到2011年12月,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順豐,就此開始向電子商務和支付平台「滴水穿石」,但這些都還只是王衛的「障眼法」,他真正的目標是向著「現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三流相結合成一體的更大的信息交易平台衝刺。
沒有人會懷疑王衛的野心和魄力,這個與馬雲、劉強東並駕齊驅的風雲人物,在未來物流與快遞產業結合下,儼然成為三足鼎立的「預演」。相比阿里巴巴和京東,順豐顯得越發低調和謹慎,它就是這樣,在所有人無所察覺之際猛然一擊,讓業內迅速燃起硝煙。
作為國內最先進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之一的順豐寶,旨在為互聯網用戶在交易過程中提供一個安全、優質、高效的支付環境。與目前中國第三方支付平台排行榜上領先的支付平台不同的是,順豐寶是「跨界」的產物,絕非電商或金融業的「子民」。
順豐寶的支付業務,屬於深圳市秦海網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99%的股權為王衛所有,順豐寶的支付「牌照」有效期為2011年12月12日至2016年12月21日,這意味著,未來至少5年內,順豐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會在法律保護下「自然生長」。當然,也不可避免地要與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進行激烈的角逐。
細數中國第三方支付平台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幾個平台,大多為電商或金融行業旗下的「產業」。在「電子產業」氾濫的年代,人們已越來越習慣網上購物、貿易及其他的一系列活動,這就為支付空間帶來巨大的商機,於是,網上支付平台應運而生,並且迅速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甚至讓用戶逐漸產生自然性依賴。那麼,第三方支付平台到底為何神物?它又是怎樣迅速膨脹起來的呢?
第三方支付平台,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提供交易的平台!這個平台的提供者要求有一定知名度、信譽度和一定實力的第三方獨立機構,且這個獨立機構與產品所在國家或國外的各大銀行都有簽約。簽約後,第三方機構與銀行之間就產生了某種形式上的數據交換和信息確認,從而使得第三方機構可實現在消費者與各個銀行,以及最終的收款人或商家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高效的支付流程。
有過網購經歷的人都瞭解,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流程為:買方在網上商城選購商品,通過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賬戶進行付款,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收到貨款之後會通知商品賣家已經收款可以發貨,接下來,買家可通過商城提供的快遞單號查詢自己商品的「一路征程」,並在收到商品之後「確認收貨」,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得到「確認收貨」的消息後再把貨款轉給賣家賬戶。
這麼來看,第三方支付平台類似於「中介」,一隻手牽著賣家,另一隻手牽著買家。在整個交易的過程中,貨款一直「保存」於第三方網上支付平台這個「保險櫃」裡,所以,買家不用擔心付款後賣家因其他原因不發貨,就算不發貨,買家也不會有金錢上的損耗,因為賣家並沒有收到貨款;而賣家更不必擔心貨發出去了收不到貨款。這樣,第三方支付平台「公立性」的存在就具有一定的價值和可依賴性。
在第三方支付平台這個大市場環境下,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執掌著行業半壁江山,50%的市場份額讓支付寶享受「尊貴」的同時,也獲得了一定的利潤回報。除了支付寶之外,佔有26%市場份額的財付通、銀聯、快錢、易寶、環迅IPS、網銀在線、首信易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這些第三方網上支付平台的範圍擴大,B2C網購、訂機票火車票、信用卡還款、網上理財支付、家庭電費水費等支付,都可以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來實現。
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和騰訊的「財付通」是利用率最高的兩大「平台」,它們都是依托自由網上商城「淘寶網」和「當當網」而發展起來的綜合性支付平台,從首屈一指的市場佔有率上就可知道,二者儼然成為第三方網上支付平台的行業主力軍了。而其他的如快錢、易寶支付、環迅支付等獨立第三方機構,雖然沒有自營網站作為強大的後盾支持,但其自身的特色產品和優質服務,也是競爭機制中的強有力優勢。
ChinaPay在這個競爭環境下顯得尤為特別,因為它是中國銀聯旗下的網上支付平台,有了「國字號」這個護身符,ChinaPay這個品牌似乎像鍍了金一樣值錢。
如此,順豐寶「單槍匹馬」地殺入第三方支付戰場上,除了和阿里巴巴、騰訊一樣,有著自己的網上商城——順豐E商圈作為堅強後盾之外,還將以什麼特別優勢參與競爭呢?
其實,順豐涉足電商,推出E商圈,再到實現順豐寶這個第三方支付平台進行網上交易活動,王衛作為依托快遞起家,並且在行業地位上居高不下的領軍人物,是沒指望電商和「平台」能帶來多大盈利的,至少短時間內沒有這樣的奢望。不過,業內對王衛的關注還是「多維」的。
在業內人士看來,王衛這兩次大動作(順豐E商圈和順豐寶的全線跨界經營)也許意味著順豐在未來的時間裡,會逐步細分市場,進行多元化整合營銷。那麼,「觸電」和「加速觸電」似乎還僅僅才開始而已。因為,在王衛的戰略佈局中,順豐在電商領域的試水很有可能在「順豐寶」的投入使用後發生轉移。
順豐的大量客戶多集中在線下實體商業用戶中,而線上的商業用戶占比較小,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快遞經由二十幾年的積累,早已超越了它本身存在的價值範圍,而順豐E商圈畢竟上線時間短,業務範圍小、用戶少是很自然的事情,但都不能掩蓋順豐另一個「預謀」——把傳統商戶的支付環節也轉到順豐寶上,從而實現支付一體化。如果真如所言這般,那麼未來順豐旗下的所有產業,包括快遞、物流、電商、便利店等多產業的支付方式,都將整合到自己的支付平台——「順豐寶」上。
難道,王衛也玩起了「壟斷」?而且先從順豐內部開始?不管是壟斷也好,還是自謀生路也罷,王衛帶著順豐「涉水」電商,算是越「涉」越深了。作為中國民營快遞行業領先者,順豐被稱之為「中國之聯邦快遞」,而從順豐的一次次佈局中看,又走著UPS的路線,不難想像,王衛的戰略思想體現出,他不僅僅是趟一趟電商的水這麼簡單。他在面對媒體時也這樣表態:「目前的物流業在高速成長而又細分的關鍵時期。現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將是每個企業都想走的方向,順豐在物流業做大之後,還將在電子商務和金融業務上開疆闢土。」
順豐總是在出人意料的情況下低調地大手筆運作著,而它又比大家所能想像的程度走的更寬、更遠。然而,電商、物流乃至第三方支付平台顯然是不同業態的同一產業鏈並存,電商又是極其「燒錢」的行當,資金與人才都是制約「三流」計劃的瓶頸。看來,順豐要想「順風」,還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