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的統一「大平台」

2009年,對於快遞行業而言是一個不算太平的年份,油價上漲、物價上漲、人工費上漲,就連氣候也不「作美」,幾場暴雪封了快遞們的「門路」。於是,各快遞公司紛紛提出漲價,像是事先約定好了一樣,且以「四通一達」為主的民營快遞公司,也開始謀劃更大的一盤棋局——構建統一「大平台」。

2009年11月25日,快遞協會牽頭,「私會」淘寶相關負責人,希望快遞公司可以同淘寶協同發展。其實所謂的「協同」,就是希望彼此能牽手建立起一個可以統一支付的大平台。關於這個平台的管理和結算,則可以由快遞協會或電商協會著手負責。不過,這些還只是快遞們的「單相思」,淘寶是否情願還未可知。

據快遞協會方面的負責人表示,之所以有這樣的大想法,主要是電商賣家自助選擇快遞公司,而快遞公司為了得到「一杯羹」,可能會相互壓價,導致快遞公司之間的運費定價和快遞方式都達不到統一,這樣會讓快遞市場越來越渾濁,更不利於快遞行業的多元化發展。而對淘寶用戶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忠實買家來說,也得不到相應的權益保障。

對於快遞們的「大張旗鼓」,淘寶顯得很低調,一句「不清楚此事」便將自己順理成章地置身事外了。不過有理由相信,只要是能提高快遞公司的服務質量,能在時效上更上一層樓,快遞公司的「邀請」,淘寶會很樂意接受,並且二者均表示,已經很頻繁地溝通關於「提升服務質量」方面的事情了。但快遞的運費價格確實是淘寶無權干涉的,至少淘寶方很自覺地知道,價格取向完全取決於市場的調節。

其實,當越來越多的網民選擇電商購物的時候,來自於網購的快遞包裹已經成為快遞公司市場份額的一大半,這個比例在個別規模相對小一點的中低端快遞公司甚至達到了90%。雖然電商帶動了快遞的迅速發展,而快遞的存在又保障了電商的基本客戶群體的服務,但無論是快遞公司,還是電商平台,抑或是買家、賣家之間,並沒有因此而「舉案齊眉」。

快遞公司們認為,賣家過分低於成本的壓價已經威脅到快遞公司的生存,而淘寶商們也在譴責快遞公司的一些不道德、惡意拆卸包裹件等事件,甚至快遞的不穩定服務質量和聯盟式分散佈局,也使得物流運輸效率越發低下,這同樣制約了網購的和諧發展。

11月21日,韻達提出漲價;11月23日,圓通、申通也分別決定漲價;11月24日,中通也表露出打算漲價的意思,至此,「四通一達」中的四位都一致達成了「漲價同盟」。可是,民營快遞公司不是一直處於「價格戰」的惡鬥中嗎?而且民間都流傳著「誰先漲價誰先死,誰不漲價誰等死」的說法。在國際快遞巨頭等「外來人」的逐漸入侵時期,民營快遞公司的漲價似乎有點自相殘殺的味道,會不會導致市場份額向「外來人」傾斜呢?

對此疑問,「漲價同盟」認為,中國民營快遞公司的快遞運費漲價勢在必行!因為,淘寶商家對於快遞公司的報價都是往對折價上砍,也就是說,正常報價的運費是15元,淘寶賣家卻壓價到7.5元,甚至更低。同時,隨著運輸貨量的急劇增多,快遞公司不但不能在運費中賺得利潤,甚至還要額外支付大量的補充人員的人工費。韻達作為第一個漲價的「同盟者」,表示如果不漲價,韻達就無法繼續生存下去,而若因漲價損失一定的市場份額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總不能做賠錢的買賣吧?

那麼,對於這次漲價風波,是否影響到淘寶商家們的生存法則了呢?

個別商家表示,並沒有因為快遞公司的運費漲價而過多地影響賣家利潤,因為他們會將多加上來的運費價格打入商品價格中去,讓買家來承擔這部分費用;而作為網購的消費者們,一部分因為商品價格的上調在可買可不買的時候更多選擇了不買,對於必須買的商品則不會介意多出來的幾塊錢,如果運費實在高得嚇人,聰明的買家則會像「拼車」一樣「拼單」,大家一起買,將高額的運費平均分到每個人頭上,這算下來就不會那麼貴了。

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可是,這並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如果說,因為暴雪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快遞包裹量增加40%便導致了快遞物流行業的大癱瘓,那麼必須靠漲價來「復活」的快遞行業,其基礎設施方面是不是過於薄弱了呢?作為一年四季都不停歇的快遞行業,是必須要對氣候等不定因素做出不同預案的。

靠漲價來謀生路的快遞公司,自然遠遠不及順豐這樣以員工利益、消費者利益為重的快遞大佬。順豐的「巴槍」,就是行業內最先引進的高精尖設備,王衛先於眾多民營公司的CEO率先與國際「接軌」了。但是,如果「統一大平台」真的建成,對順豐寶而言卻不是什麼好事情,這也影響了王衛的「三流」計劃。不過,讓順豐大為放心的是,這個「大平台」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有點不了了之的苗頭。不僅如此,「漲價聯盟」也不得已解體了。

據悉,韻達、圓通、中通、申通等快遞公司宣佈漲價的消息公佈不足一天,那些跟著「四通一達」一起漲價的幾家小快遞公司就紛紛承受不住「斷糧」的危險窘境了,開始向賣家妥協,並表示不會針對淘寶的用戶而提價,實際價格更不會超出平台上的「名譽價格」。這樣的承諾,是否意味淘寶獲勝了呢?

至少我們看到,「漲價聯盟」已經開始各走各路了,建立統一支付平台的想法也僅僅停留在「想一想」的階段上。在各家打著各家不同「小算盤」的時候,很多問題彰顯得越發清晰,「統一」也就很難達成了。

隨著其他小公司紛紛退出「漲價聯盟」,「四通一達」等漲價倡議者也開始對漲價風波自圓其說,他們紛紛表態,此番漲價其實就是提高了報價而已,對於承諾給淘寶賣家的最高限價不會改變。中通快遞鄭重發表聲明稱:「近期關於我司漲價的消息令各位淘寶賣家產生發貨顧慮,故我司現鄭重告知各位淘寶賣家:我司與淘寶的合作一切正常,針對淘寶賣家的快遞價格依然不會高於此前在淘寶網上公佈的物流定價,敬請各位淘寶賣家放心。」

除此之外,其他公司也紛紛發表聲明,表明不會讓價格問題影響與淘寶之間的和諧共處關係。這樣一來,快遞漲價的矛頭就從所有客戶的範圍調轉至除電商賣家之外的其他客戶身上了。因為,每一家快遞公司在拿到淘寶「通行證」的時候,要做一個「最高限價」的承諾,以保證給淘寶賣家的運費不會超出承諾的價格,並且根據賣家不同的發貨量再給予一定的優惠,唯有如此,快遞公司才能成為淘寶的「推薦物流」。所以,快遞公司在這一「最高限價」承諾的背後,其實承擔了很大的被壓價的悲痛,可又不能公然地「叫苦連天」,就連利用此次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漲價」也成為了泡影。

自此,「聯盟」和「漲價」也就名存實亡了,因為除了順豐之外的其他民營快遞公司的大部分客戶都來自於淘寶等電商平台,除此之外的很小一部分客戶,即便漲價了又能保證有多少利潤呢?

漲價不成,以申通為首的快遞公司開始琢磨著如何杜絕淘寶賣家狂吃快遞公司之間的競爭差價,於是提出與淘寶共建一個統一支付平台的構想,針對不同快遞公司提供的不同服務,將設定不同的資費額度,將快遞公司的服務「明碼標價」,讓買家自行選擇。然後,買家再通過直接支付的形式將貨款打給快遞公司。這樣,快遞服務和商品一樣可供選擇,這樣的支付方式跟UPS相差無幾。

這樣的構思,也曾經讓廣大買家高瞻遠矚一番,但淘寶認為,過於理想化的構思是很難在現實中實施的,細節上也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至此,「建立統一支付大平台」的構想被瓦解,以淘寶為主顧的中低端快遞公司,看來真的該想想如何依托良性競爭發展自己了。這麼一場「鬧劇」,想必順豐和EMS都看在眼裡,笑在心裡。既然建立統一支付平台不可行,「四通一達」是否想過「學習」順豐,建立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呢?

《王衛:順豐而行:新藍領時代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