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
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了,是你自己能力範圍內可以應付到的事情就去做。——不要講是應付,是要你自己enjoy,真是要去享受。盡量啦,隨心。其實我做人的心態就是隨心。
——2000年
張國榮描繪自己的做人心態
《風繼續吹》這首歌,改編自日本山口百惠的告別歌壇之作《Last Song For You》。
改編這首歌,是因為陳淑芬和張國榮都非常喜歡山口百惠。張國榮視山口百惠為偶像,多年後還在賀歲片《金玉滿堂》中調侃了一把偶像。山口百惠漂亮有才氣,早在1980年年僅21歲、事業正當紅時,為了愛情毅然急流勇退,這一決定令人震驚、也令人感動,這麼多年來始終為人所牽掛。陳淑芬與日本相關公司簽訂了改編合約,希望借這首歌給張國榮帶來好運,創出山口百惠的成績。
山口百惠的告別曲,成為張國榮的成名作。
1983年,華星唱片公司為張國榮推出了第一張專輯。作為華星簽約的第一位歌星,作為陳淑芬非常看好的年輕歌手,這張專輯由當時香港極有份量的詞曲創作人齊心打造,顧嘉輝、黎小田、黃霑、鄭國江、林敏怡等作品均出現其中,黑膠唱片設計亦使用了罕有的「雙封套」,屬於絕對的大製作。唱片收錄了一部分張國榮之前為電影、電視劇演唱的作品,亦有不少新作,比如《風繼續吹》。
《風繼續吹》正反雙封套黑膠唱片裝幀,網圖《風繼續吹》是唱片名稱,亦是唱片主打歌,淡淡哀愁,情深繾綣,張國榮與陳淑芬都寄予厚望。但或許是期望太高,或許是這個小伙子的歌藝和形象還沒有得到大眾的普遍認可,歌曲推出後的效果卻比預計要差,在當季的勁歌金曲季選上並沒有獲得認可。幸而這真是一首耐聽的好歌,大家聽著聽著,竟然覺得越聽越好聽,令這張唱片銷量逐步攀升,電台播放率亦越來越高。最終獲得1983年度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頒發的「金唱片」獎,表彰其銷量。這個獎是全港唯一依據經過核實的銷售量而頒發的獎項,根據銷量評獎,可以說含金量非常高。
由於唱片市場持續不景氣,IFPI統計標準於2006年將香港本地金、白金唱片銷量下調為1.5萬、3萬張以上。而在70至90年代,香港金、白金唱片銷量標準則一直是3萬和5萬張以上。
《風繼續吹》獲得「金唱片」獎,也意即1983年該唱片銷量超過3萬張。比起後來張國榮的唱片銷量動輒白金、雙白金、甚至八白金,直至創下全年銷量冠軍相比,這區區3萬張實在不值一提。但是他的紀念意義確實不容小覷。1995年張國榮開自己的咖啡店,店內沒有任何關於他個人成就的物品、擺設、照片,唯有懸掛了這張「金唱片獎」,可見他本人對於這個獎的看重。事實上,這也是他獲得的唯一一個「金唱片」獎,因為其後他的唱片銷量一路高歌猛進,再也沒能拿這個獎。
金唱片沒圖……白金唱片湊個數
唱片成績不錯,觀眾反響也不錯,唱片公司滿以為可以憑《風繼續吹》成為當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之一,但是卻沒有。這首歌堪堪排在第11位。
有沒有獲獎,其實早在頒獎前一個星期就知道了,因為要安排獲獎歌手表演、要提前綵排。勁歌金曲頒獎禮給張國榮發來邀請函,張國榮覺得這是歌壇盛事,自己作為一個歌手應該鼎力支持,於是盛裝前往。誰知到了現場才知道,原來藝人們大都勢利,沒有獲獎的幾乎一個也沒有出現!張國榮坐在台下,看到前排的歌手一個又一個魚貫上台領獎,又看到獲得一首「金曲」的羅文抱怨自己應該是兩首、甚至不願前往領獎,他的內心感受自是不必言說。
頒獎禮結束,按照一早定下的行程去看羅文演出,燈光暗了音樂響起,張國榮禁不住落下淚來。坐在一旁的陳淑芬、黃霑、林燕妮等人慌張,想要安慰他卻又不知如何啟口,大家都知道他的天賦、都目睹他的努力、都親證他的執著與倔強,都對他極有信心,但是事實就是他的運氣仍未來到。
這件事,被在場的許多人都記錄在各自的文章中、回憶裡,可見當時的情境多麼令人感懷。張國榮向來倔強,有頑強的生命力,亦有十足的「體育精神」,卻偏偏被命運百般捉弄。
幸而這是最後一次。第二年,他終於憑借《Monica》揚眉吐氣,命運把從前欠他的一切都加倍的奉上。
但他由始至終都將《風繼續吹》牽掛心頭。84年度的「勁歌金曲頒獎禮」上,在花團錦簇的舞台上唱完《Monica》,退下所有伴舞,他孑然一人,再一次唱響《風繼續吹》,更將一部分歌詞改回山口百惠的版本:Thank you for your kindness Thank you for your tenderness Thank you for your smile Thank you for your love Thank you for your everything 內心裡滿滿的感慨,以一連串的感謝表達出來。
風一直在吹。
很快他又有了兩首代表作《不羈的風》和《暴風一族》。
《不羈的風》的歌詞,是講述一位不羈浪子終於找到真愛,希望停下流浪的腳步停留在愛人身邊。這段歌詞的含義從來沒有被人提起過,因為唯有「不羈」才是對張國榮最好的解釋。人人都希望他不要停下,只有張國榮才是叛逆不羈偶像,可以唱別人無法唱的歌,跳別人不能跳的舞,可以讓歌迷將自己不能實現的理想投射到偶像的身上。
張國榮是也「暴風一族」的代表者,「兩眼冷冷似剃刀的刀鋒,要踢穿玻璃樽與規則的空洞。」他不需要聲嘶力竭,所有規則都在他面前粉身碎骨。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因其寬廣的音域和完美的低音效果,還成為音像器材店的寵兒,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流行歌曲領域的試音歌。
至此,張國榮完成了「風」這一屬性的標注,「風」成為他的名牌。
再沒有比張國榮更適合代言「風」的明星了。他是暖暖微風,也是冷冷疾風,他像風一樣不可捉摸,像風一樣飄忽不定。
這本書,試圖以27個側面來描繪一個真實的張國榮。但是張國榮真的能夠被描繪嗎?如此多充滿矛盾的特性集中在他的身上,令他散發出謎一樣的氣質。
相對於一直被比較的陳百強和譚詠麟,他是「邪」的代表。80年代初,好孩子是不會喜歡張國榮的,只有壞孩子才成日模仿張國榮的前衛裝束、叛逆作風;80年代中期,好孩子也是不該喜歡張國榮的,他的舞台演出和個人魅力太過千變萬化,不守規矩,太過動感熱辣、突破傳統。可是生活裡,張國榮本人卻是尊重長輩、照顧朋友、愛護孩子,是比任何人都傳統的人。
他執著、堅強,甚至到了倔強的地步,他有頑強不放棄的生命力,他把挫折與失敗只看作是人生的歷練,他或是舉輕若重,用成就去擊碎失敗,或是直率反擊,將矛頭直指傷害他的一方。但同時,他又敏感脆弱,他的一生裡,不斷重複地敘述著不幸的童年,敘述著在娛樂圈受到的艱難與傷害,期望得到安撫和寵愛。
他用心做事,他是香港演藝界少有的從始至終都在執著地追求事業突破和完美的人,因為有他的存在,香港的電影、舞台和歌曲有了更多更豐富的可能性。但是有時候他又隨心所欲,他不求所得,只是享受著能量的綻放,跟隨感覺隨遇而安。
他是純粹的藝術家,永葆赤子之心,只在演藝事業中尋求人生的最高價值。但他卻又時刻清醒著冷靜著,在不同的階段他都準確制定自己的目標,他看清世事變化,並用自己的能力去適應甚至引領著時代變遷,他做的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他優雅、貴氣,他是香港少有的翩翩佳公子,舉手投足都充滿魅力,有他出場的任何場合,都是鎂光燈的焦點所在。但同時,他又淘氣可愛,他喜歡說笑,也善於撒嬌,令人毫無招架能力;他有「藝術家脾氣」,任性起來親人朋友都拿他沒辦法。
他在舞台上或狂野,或深情,或孟浪,或哀愁,每一種形式由他表現出來都淋漓盡致,彷彿他就是為每一種形態而生。沒有辦法對他的舞台形象和歌曲形式劃分類型,正是因為他嘗試過太多的類型且每一種都如此出色令人沉醉。
在電影裡,他可以陰柔、可以高貴、可以率真、可以邪惡,他表演地如此自然,以至於完全不同類型的角色由他演繹之後,都被人誤以為是他的「本色」流露,以至於當導演想要嘗試突破性角色時第一個想到的總是張國榮。
他是這樣特別,這樣複雜。
張國榮的複雜性是他作為一個藝人珍貴的地方。在娛樂圈、在偶像世界裡,不知為何大家都在追求「簡單」,最好一個人就是一個形象,最好每一個偶像都可以直接用一句話、甚至一個詞——用現在的話說即「人設」——來代表。經紀公司是這樣要求藝人的,藝人竟也是這樣實踐的,他們或許害怕呈現出不同的面貌之後,令本已接受自己的觀眾感到惘然不識而後離去。
張國榮的「複雜」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他只不過做他自己,做「真」的張國榮。他將自己的許多面,毫無保留的展示給世人,這種「真實」令他充滿了獨特的個人魅力,這種「真實」也令他不能被觀眾讀懂,反而永遠地保持了謎一樣的神秘色彩。
在香港歌壇,不是只有張國榮唱過「風」。譚詠麟有《捕風的漢子》,鍾鎮濤有《讓一切隨風》,甚至梅艷芳是因徐小鳳的《風的季節》一唱成名。
但是只有張國榮才是「風」的代言人,才敢做「風」的代言人。他千變萬化千嬌百美,沒有人能規範他的形象,他亦從不受限,他東奔西闖,為自己開拓出無限可能。
告別歌壇時,他為自己創作的告別之曲叫《風再起時》。演唱會上每一晚,他都在歌聲中落淚道別,在掌聲中在泣訴謝意。
7年後,他又在同樣的歌聲中回到了舞台。風再起時,他是更出色的舞台王者。
不要去試圖為張國榮下一個定論吧,我們所知道的張國榮,只不過是我們聽見的、我們看見的、我們認識的、我們以為的、我們幻想的……都不是完整的、「真」的張國榮。
張國榮最後一張唱片出版的時候,他已經不在。這張唱片被叫作《一切隨風》,相信並不是他的授意,只不過是唱片公司的策劃。但是「一切隨風」確實為他「風」的屬性畫上了較為完滿的句號。在香港、或者甚至說在整個華人演藝圈裡,可能很難再出現另一位能代言「風」的明星了。這不守規矩的風一般的男子已離我們而去。
《一切隨風》唱片封面
慶幸的是,他是風,從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
他的歌曲、他的電影、他的演唱會,到今天都仍然動聽仍然經典仍然前衛;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在各種節目、活動、獎項中不期而遇。
風從不會離開。
因為有空氣,就有風,風會繼續吹。
註:張國榮發行的所有唱片
請參閱:《張國榮唱片年表》
本篇提到和使用的部分資料
✔ 《娛樂圈見證錄》,陳淑芬,2001年《明報週刊》連載。
✔ 《改變斯人獨憔悴命運 張國榮趁最紅時退休》,黃霑,《東週刊》黃霑專欄,1993年。
✔ 《The Idea of Leslie 想像張國榮》,2007年3月31日第八次「張國榮藝術研討會」上,香港文化評論人林沛理的發言。
✔ 林夕寫給張國榮的悼詞,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