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出關

第三十八章

在山海衛城西門外大約八里路的地方,在官馬要道上,有一個小小的村莊,叫作紅瓦店。這裡曾經有過一個飯鋪,全部用紅瓦蓋的屋頂。雖然經過許多年,舊房已被燒燬,後來重蓋的房子,大部分用的是灰瓦,可是這個村莊仍舊叫作紅瓦店,不但遠近聞名,而且已載在縣志上了。從紅瓦店往北去,幾里路之外,是起伏的群山,首先看見的是二郎山,從那裡越往北去,山勢越發雄偉。大山之間有一道峽谷。沿著峽谷,要經過大約二十里曲折險峻的山路,才能到達九門口。九門口又名一片石,為防守山海關側翼的險要去處。從紅瓦店往南望,幾里外便是海邊。就在這海與山之間,有一大片丘陵起伏的寬闊地帶,紅瓦店正在這個地帶的中間。自古以來,無數旅人、腳夫,無數兵將,從這裡走向山海關外,走往遼東,或到更遠的地方。有些人還能夠重新回來,有些人一去就再也不回來了。特別從天啟以來,關外軍事發生巨大變化,很多很多的將士,從這裡出去,就死在遼河邊上,死在寧、錦前線,而能夠回來的也多是帶著殘傷。紅瓦店被過往的人看作是出關前一個很重要的打尖地方。不管從哪裡來,陸路出關,都需要在這裡停停腳,休息休息,再赴山海關,然後一出關就屬於遼東了。

這天早晨,從山海關西環城中出來一小隊騎馬的人,中間一位是文官打扮。他策馬過了石河的長橋,奔往紅瓦店街中心來。在街南邊有平日號的一處民宅,專為從京城來的官員休息打尖之處,俗稱接官廳。這位穿著五品補服的官員到接官廳前下馬,進去休息。他姓李,名嵩,字鎮中,是薊遼總督洪承疇的心腹幕僚,今晨奉命來這裡迎接一位深懂軍事、胸有韜略的朋友。

過了大約一刻鐘,一陣馬蹄聲來到接官廳大門外停下。李鎮中趕快站起來,不覺說道:「來了!」他正要出迎,卻有一個軍官匆匆進來。一看不是客人,李鎮中不覺一笑,說:

「原來是張將軍!」

這位張將軍和洪承疇是福建同鄉,新來不久,尚沒有正式官職,暫時以游擊銜在中軍副將下料理雜事。他同李鎮中見過禮後,坐下說道:

「制台大人急想同這位劉老爺見面,所以老先生走後不久,又差遣卑將趕來。制台大人吩咐,如果劉老爺來到,請在此稍作休息,打尖之後,再由老先生陪往山海關相見。卑將先回去稟報。」

「怎麼要劉老爺先進城去?制台大人不是在澄海樓等候麼?」

「制台大人為明日一早出關,今日想巡視長城守禦情況,所以決定一吃過早飯就到山海關城內,等見了劉老爺之後,即便出關巡視。」

李嵩感歎說:「啊,制台為國事操勞,一天要辦幾天的事啊!」

張將軍問道:「這位劉老爺我沒有見過,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老先生可知道麼?」

李嵩慢慢地說:「我也只見過一面。聽說,此人在關外打了二十年的仗,遼陽一仗[1]幾乎全軍覆沒。他衝出重圍,仍在遼東軍中,總想有所作為。不意又過數年,局面毫無轉機,他憤而回到關內,從此以後對遼東事十分灰心。他曾屢次向朝廷上書,陳述救遼方略,但是未被採納。朝廷上的門戶之爭是那麼激烈,他已經看透,無能為力,後來就隱居在西山臥佛寺,在那裡註釋兵法。我們總督大人離北京以前,偶然到臥佛寺去,遇見了這位劉老爺,一談之下,頗為傾心。此後就幾次約他到城內公館裡住下深談,每次都談到深夜。總督大人幾次請他來軍中贊畫軍務。他執意不肯。最近因為咱們大人就要出關,特意寫了一封十分懇切的書信,邀他務必來山海關一晤。劉老爺這才答應前來,前天到了永平,聽說我們大人明天就要出關,就只好日夜趕路。」

正說著,外面又是一陣馬蹄聲。他們停了談話,側耳諦聽。李嵩向僕人說:

「快看看!是不是客人到了?」

一月以前,洪承疇從永平來到山海關,行轅就紮在山海關城外靠著海邊的寧海城中。他自己近來不住在制台行轅,卻住在澄海樓中。這澄海樓建築在海灘的礁石上,沒有潮水時,樓下邊也有水,逢到漲潮,兼有東風或南風,更是波濤洶湧。然而波濤聲畢竟不像城內人喊馬嘶那麼嘈雜,所以他喜歡這個地方。從澄海樓到寧海城相隔大約不到半里路,有橋樑通到海岸。

那天五更時候,從海面上湧來一陣陣海濤,拍打著澄海樓的石基,澎湃不止。洪承疇一乍醒來,知道正是漲潮時候,而且有風。他忽然想著軍戎大事,心中煩惱,就不能再睡了。起來之後,他不願驚動僕人,輕輕開門走出,倚著欄杆,向海中瞭望。海面上月色蒼茫,薄霧流動,海浪一個接著一個,都向著澄海樓滔滔湧來,衝著礁石,打著樓基。海邊有很多漁船,因為風浪剛起,還沒有起錨出海。警戒澄海樓的幾隻炮船,在遠處海面上隨著燈火上下。在這幾隻炮船外面,可以看見向遼東運送軍糧的船隊,張滿白帆,向著東北開去。

洪承疇憑欄望了一陣,感到一身寒意,便退回屋中,坐在燈下寫家信。

一個面目姣好、步態輕盈的僕人,只有十八九歲,影子似的一閃,出現在他背後,將一件衣服披到他的背上。他知道是玉兒,沒有抬頭,繼續將信寫完。

玉兒替他梳了頭,照料他洗過臉,漱了口。他又走出屋去,閒看海景。

這時太陽剛剛出來,大得像車輪,紅得像將要熔化的鐵餅,開始一閃,從海面上露出半圓,隨即很快上升,最後要離開海面時,似乎想離開又似乎不肯完全離開,艷紅色的日邊粘在波浪上,幾次似乎拖長了,但終於忽然一閃,毅然離開海面,冉冉上升。

看了一陣海景,他又想起了未來的軍事。他知道兵部要派張若麒來作為監軍,心事更加沉重。他重新走回屋中,吩咐玉兒替他焚香。然後他將昨夜由幕僚們準備好的奏疏,用雙手捧著放在香爐後邊,跪下去叩了頭。剛剛起身,中軍副將陳仲才進來,躬身說道:

「稟大人,黎明以前,李贊畫已去紅瓦店迎候劉先生。題本今早就拜發麼?」

洪承疇說:「題本剛已拜過,立即同咨文一起發出。」

桌上放著洪承疇給皇帝的題本和給兵部的咨文,內容都是報道山海關防禦已經部署就緒,他擇定明日出關,迅赴寧遠,力解錦州之圍。中軍副將拿起來兩封公文,正要退出,洪承疇慢慢說道:

「我吃過早飯要去城中,接見本地官紳,然後出關巡視幾個要緊地方的防禦部署。你火速再派張將軍去紅瓦店迎候劉先生,請劉先生在紅瓦店稍事休息,逕到城內同我相見,不必來澄海樓了。」

陳仲才退出後,洪承疇背抄著手,閒看樓上的題壁詩詞。在眾多詩詞中,他很喜愛一首署款「戎馬餘生」的《滿江紅》,不禁低聲誦讀:

北望遼河,

凝眸久,

壯懷欲碎。

沙場靜,

但聞悲雁,

幾聲清唳。

三十年間征伐事,

潮來潮落樓前水。

問荒原烈士未歸魂,

憑誰祭?

封疆重,

如兒戲。

朝廷上,

紛爭熾。

歎金甌殘缺,

效忠無計。

最痛九邊傳首[2]後,

英雄抆盡傷心淚。

漫吟詩慷慨賦從軍,

君休矣!

這首詞中有幾句恰好寫出了他的心事。遺憾的是,自從駐節澄海樓以來,他問過幾位幕僚,也問過本地士紳,都不知道「戎馬餘生」是誰。

僕人來請他下樓早餐。洪承疇每次吃飯,總在樓下開三桌。同他一起吃飯的有他的重要幕僚、清客、前來求他寫八行書薦舉做官的一些賦閒的親故和新識。洪承疇在飯桌上談笑風生,誰也看不出他竟是心事沉重。早飯一畢,他就吩咐備馬進城。

洪承疇還沒有走到山海關南門,忽然行轅中有飛騎追來,請他快回去接旨。洪承疇心中大驚,於是派一位知兵的幕僚和一位將軍代他巡視山海關的防禦部署,並且命人去城中知會地方官紳都到行轅中等候接見,隨即策馬回澄海樓去。

儘管洪承疇官居薊遼總督,掛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右都御史銜,分明深受崇禎皇帝的倚重,但每次接旨都不免心中疑懼。現在他懷著忐忑的心情趕回澄海樓,竭力裝得鎮靜,跪下接了旨,然後叩頭起立,命幕僚們設酒宴招待送旨的太監。他自己捧著密旨走進私室。這是皇上手諭,很短。他匆匆看了一遍,放下心來。那手諭上寫道:

諭薊遼總督洪承疇:汝之兵餉已足,應星夜馳赴寧遠,鼓舞將士,進解錦州之圍,縱不能一舉恢復遼沈,亦可紓朕北顧之憂。勿再逗留關門,負朕厚望。已簡派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麒總監援錦之師,迅赴遼東軍中,為汝一臂之助。如何進兵作戰,應與張若麒和衷共濟,斟酌決定,以期迅赴戎機,早奏膚功。

此諭!

洪承疇將上諭看了兩遍,放在桌上,默默坐下。過了片刻,幾位親信幕僚進來。洪承疇讓大家看了上諭。因皇上並未有譴責之詞,眾皆放心。

關於張若麒,前幾天在行轅中已有議論。今見上諭,大家的議論就更牽涉到一些實際問題。有人知道張若麒年輕,浮躁,喜歡談兵,頗得陳新甲的信任,但歷來這樣的人壞事有餘,成事不足。可今天他既是欽奉敕諭前來監軍,就不可輕易對待。還有人預料張若麒來後,必定事事掣肘,不禁為援錦前途搖頭。

洪承疇一言不發,既不阻止大家議論,也不表露他對張若麒的厭惡之情。他多年來得到的經驗是,縱然跟親信幕僚們一起談話,有些話也盡可能不出於自己之口,免得萬一被東廠或錦衣衛的探事人知道,報進宮去。這時他慢慢走出屋子,面對大海,想了一陣,忽然轉回屋中,說:

「各位都不要議論了。皇上對遼東軍事至為焦急,我忝為大臣,總督援軍,應當體諒聖衷,努力盡職;成敗利鈍,付之天命。我已決定不待明天,提前於今夜二更出發。」他轉向中軍副將:「你傳令行轅,做好準備,一更站隊,聽候號聲一響,准在二更時候全部出關。」他又叫一位幕僚立即替他草擬奏稿,口授大意說:「微臣跪誦手詔,深感皇上寄望之殷,振奮無似。原擇於明日出關,已有密本馳奏。現乃決定提前於今夜二更出關,馳赴寧遠。」

眾人聽了,盡皆詫異:僅僅提前一夜,何必更改行期?

洪承疇想得很多,用意甚深,但他不便說出。等到大家散後,他對兩三個最親信的幕僚小聲說道:

「你們不知,皇上這一封密旨還沒有對我見罪,如果再不出關,下一次密旨到來,學生就可能有大禍臨頭。現有聖旨催促出關,自不宜稍有違誤。」

一位幕僚說:「張若麒至遲明日可到,不妨等他到了一起出關,豈不很好?」

洪承疇笑一笑,輕輕地搖搖頭,不願說話。

另一幕僚說:「這話很是。等一下張監軍,免得他說大人故意怠慢了他。」

洪承疇望望左右,知道屋中並無別人,方才說道:「張若麒是本兵大人心腹。皇上欽派他前來監軍,當然他可以隨時密奏。皇上本來多疑,所以他的密奏十分可怕。如果我等待他來到以後再起身出關,他很可能會密奏說是在他催促之下我才不得已出關的。為防他這一手,我應該先他起身,使他無話可說。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說了以後,輕輕一笑,頗有苦惱之色。

幾個親信都不覺心中恍然,佩服洪承疇思慮周密。有人輕輕歎息,說朝廷事就壞在各樹門戶,互相傾軋,不以大局為重。

一個幕僚說:「多年如此,豈但今日?」

又一個幕僚說:「大概是自古皆然,於今為烈。」

洪承疇又輕輕笑了一聲,說:「朝廷派張若麒前來監軍,在學生已經感到十分幸運,更無別話可說。」

一個幕僚驚問:「大人何以如此說話?多一個人監軍多一個人掣肘啊!」

洪承疇說:「你們不知,張若麒比太監好得多啊。倘若派太監前來監軍,更如何是好?要不是高起潛監軍,盧九台不會陣亡於蒿水橋畔。」

正說著,中軍進來稟報:送旨的太監打算上午去山海關逛逛,午後即起身回京。洪承疇吩咐送他五百兩銀子作為程儀。一個幕僚說,這樣一個小太監,出一回差,送一封聖旨,一輩子也不一定能見到皇上,送他二百兩銀子就差不多了。

洪承疇笑一笑,搖搖頭說:「你們見事不深。太監不論大小,都有一張向宮中說話的嘴。不要只看他的地位高低,須知可怕的是他有一張嘴。」

這時,張游擊將軍從紅瓦店飛馬回來,稟報劉先生快要到了。洪承疇點點頭,略停片刻,便站起來率領幕僚們下樓,迎上岸去。

這位劉先生,名子政,河南人,有六十出頭年紀,三綹長鬚已經花白,但精神仍很健旺。多年的戎馬生活在他顴骨高聳、雙目有神的臉上刻下深深的皺紋,看上去是一個飽經憂患和意志堅強的人。看見洪承疇,他趕緊下馬,搶步上前,躬身作揖。洪承疇趕快還揖,然後一把抓住,說道:「可把你等來了啊!」

「我本來因偶感風寒,不願離京,但知大人很快要出關殺敵,勉為前來一趟。我在這裡也不多留,傾談之後,即便回京,從此仍舊蟄居僧寮,不問世事。」

「這些話待以後再談,請先到澄海樓上休息。」

洪承疇拉著客人在親將和幕僚們的簇擁中進了澄海樓。下面原來有個接官廳,就在那裡將劉子政和大家—一介紹,互道寒暄,坐下敘話。過了一陣,洪承疇才將劉單獨請上樓去。

這時由幕僚代擬的奏疏已經繕清送來,洪承疇隨即拜發了第二次急奏,然後揮退僕人,同劉談心。劉問道:

「大人此次出關,有何克敵制勝方略?」

洪承疇淡然苦笑,說:「今日局勢,你我都很清楚。將驕兵惰,指揮不靈,已成多年積弊。從萬曆末年以來,出關的督師大臣沒有一個有好下場。學生此次奉命出關,只能講盡心王事,不敢有必勝之念。除非能在遼東寧遠一帶站穩腳跟,使士氣慢慢恢復,勝利方有幾分希望。此次出兵援錦,是學生一生成敗關鍵,縱然戰死沙場,亦無怨言,所耿耿於懷者是朝廷封疆安危耳。學生一生成敗不足惜,朝廷大事如果毀壞,學生將無面目見故國父老,無面目再見皇上,所以心中十分沉重,特請先生見教。」

劉子政說:「大人所見極是。我們暫不談關外局勢,先從國家全局著眼。如今朝廷兩面作戰,內外交困,局勢極其險惡。不光關外大局關乎國家成敗,就是關內又何嘗不是如此?如今搜羅關內的兵馬十餘萬眾,全部開往遼東,關內就十分空虛。萬一虜騎得逞,不唯遼東無兵固守,連關內也岌岌可危。可惜朝廷見不及此,只知催促出關,孤注一擲,而不顧及北京根本重地如何防守!」

洪承疇歎息說:「皇上一向用心良苦,但事事焦急,顧前不能顧後,愈覺束手無策,愈是焦躁難耐。他並不知道戰場形勢,只憑一些塘報、一些奏章、錦衣衛的一些刺探,自認為對戰場瞭若指掌,遙控於數千里之外。做督師的動輒得咎,難措手足。近來聽說傅宗龍已經出獄,授任為陝西、三邊總督,專力剿闖。這個差使也不好辦,所以他的日子也不會比學生好多少。」

劉子政感慨地苦笑一下,說:「傅大人匆匆出京,我看他恐怕是沒有再回京的日子了。這是他一生最後一次帶兵,必敗無疑。」

「他到了西安之後,倘若真正練出一支精兵,也許尚有可為。」

「他如何能夠呢?他好比一支箭,放在弦上,拉弓弦的手是在皇上那裡。箭已在弦,弓已拉滿,必然放出。恐怕他的部隊尚未整練,就會匆匆東出潼關。以不練之師,對抗精銳之賊,豈能不敗?」

洪承疇搖搖頭,不覺歎口氣,問道:「你說我今天出關,名義上帶了十三萬軍隊,除去一些空額、老弱,大概不足十萬之眾,能否與虜一戰?」

劉子政說:「雖然我已經離開遼東多年,但大體情況也有所聞。今日虜方正在得勢,從兵力說,並不很多,可是將士用命,上下一心,這跟我方情況大不相同。大人雖然帶了八個總兵官去,卻是人各一心。虜酋四王子[3]常常身到前線,指揮作戰。軍旅之事,瞬息萬變,他可以當機立斷,或退或進,指揮靈活。而我們廟算決於千里之外,做督師者上受皇帝遙控,兵部掣肘,下受制於監軍,不能見機而作,因利乘便。此指揮之不如虜方,十分明顯。再說虜方土地雖少,但內無隱憂。百姓均隸屬於八旗,如同一個大的兵營,無事耕作,有事則戰,不像我們大明,處處叛亂,處處戰爭,處處流離失所,人心渙散,誰肯為朝廷出力?這是國勢之不如虜方。最後,我們雖然集舉國之力,向關外運送糧食,聽說可以勉強支持一年,但一年之後怎麼辦呢?如果一年之內不能獲勝,下一步就困難了。何況海路運糧,路途遙遠,風濤險惡,損失甚重。萬一敵人切斷糧道,豈不自己崩潰?虜方在他的境地作戰,沒有切斷糧道的危險。他不僅自己可以供給糧食,還勒索、逼迫朝鮮從海道替他運糧。單從糧餉這一點說,我們也大大不如虜方。」

洪承畸輕輕點頭,說:「先生所言極是。我也深為這些事憂心如焚。除先生所言者外,還有我們今天的將士不論從訓練上說,從指揮上說,都不如虜方;馬匹也不如虜方,火器則已非我之專長。」

「是啊!從萬曆到天啟以來,我們許多火器被虜方得去。尤其是遼陽之役,大凌河之役,東虜從我軍所得火器極多。況且從崇禎四年正月起,虜方也學會製造紅衣大炮。我們的長處已經不再是長處了。至於騎兵,虜方本是以遊牧為生,加上蒙古各部歸順,顯然優於我方。再說四王子這個人,雖說是夷狄丑酋,倒也是彼邦的開國英雄,為人豁達大度,善於用人,善於用兵,絕非等閒之輩。」

正談到這裡,忽然祖大壽派人給洪承疇送來密書一封。洪承疇拆開一看,連連點頭。劉子政也看了祖大壽的密書,想了一想,說,「雖然祖大壽並不十分可靠,但這個意見倒值得大人重視。」

洪承疇說:「我看祖大壽雖然過去投降過四王子,但自從回到錦州之後,倒是頗見忠心。他建議我到了寧遠之後,步步為營,不宜冒進,持重為上。此議甚佳,先生以為然否?」

「我這一次來,所能夠向大人建議的也只有這四個字:持重為上。不要將國家十萬之眾作孤注一擲……」

劉子政正待繼續說下去,中軍副將走了進來,說是太監想買一匹戰馬,回去送給東主爺曹化淳,還要十匹貢緞,十匹織錦,都想在山海關購買。副將說:

「這顯然是想要我們送禮。山海關並非江南,哪裡有貢緞?哪裡有織錦?」

大家相視而笑,又共相歎息。

洪承疇說:「不管他要什麼,你給他就是,反正都是國家的錢,國家的東西。這些人得罪不得呀!好在他是個小太監,口氣還不算大。去吧!」

副將走後,洪承疇又問到張若麒這個人,說:「劉先生,你看張若麒這個人來了,應該如何對付?」

「這個人物,大人問我,不如問自己。大人多年在朝廷做官,又久歷戎行,什麼樣的官場人物都見過,經驗比我多得多。我所擔心的只有一事而已。」

「何事?」

「房琯之事[4],大人還記得麼?」

洪承疇不覺一驚,說:「劉先生何以提到此話?難道看我也會有陳陶斜之敗乎?」

劉子政苦笑一下,答道:「我不願提勝敗二字。但房琯當時威望甚重,也甚得唐肅宗信任。陳陶斜之敗,本非不可避免。只因求勝心切,未能持重,遂致大敗。如果不管誰促戰,大人能夠抗一抗,拖一拖,就不妨抗一抗,拖一拖。」

「對別的皇上,有時可以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話抗一抗。可是我們大明不同。我們今上更不同。方面大帥,自當別論;凡是文臣,對聖旨誰敢違拗?」

兩人相對苦笑,搖頭歎息。

洪承疇又說道:「劉先生,學生實有困難,今有君命在身,又不能久留,不能與先生暢談,深以為憾。如今只有一個辦法,使我能免於陳陶斜之敗,那就是先生的一臂之助。在我不能決策的時候,有先生一言,就會開我茅塞。此時必須留先生在軍中,贊畫軍務,請萬萬不要推辭。」說畢,起身深深一揖。

劉子政趕快起身還揖,說道:「辱蒙大人以至誠相待,過為稱許,使子政感愧交並。自從遼陽戰敗,子政幸得九死一生,殺出重圍,然復遼之念,耿耿難忘。無奈事與願違,徒然奔走數年,遼東事愈不可為,只得回到關內。子政早已不願再關心國事,更不願多問戎機。許多年來自知不合於時,今生已矣,寄跡京師僧捨,細注兵法,聊供後世之用。今日雖剩有一腔熱血,然已是蒼髯老叟,筋力已衰,不堪再作馮婦[5]。辱蒙大人見留,實實不敢從命。」

洪承疇又深深一揖,說:「先生不為學生著想,也應為國事著想。國家安危,繫於此戰,先生豈能無動於衷乎?」

劉子政一聽,默思片刻,眼淚唰唰地流下來,說:「大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子政倘無忠君愛國之心,斷不會少年從軍,轉戰塞外,出生入死,傷痕斑斑,瀋陽淪陷,妻女同歸於盡。今子政之所以不欲再作馮婦者,只是對朝政早已看穿,對遼事早已灰心,怕子政縱然得侍大人左右,亦未必能補實際於萬一!」

洪承疇哪裡肯依,苦苦勸留,終於使劉子政不再執意固辭。他語氣沉重地說:

「我本來是決意回北京的。今聽大人如此苦勸,唯有暫時留下,甘冒矢石,追隨大人左右。如有芻菚之見,絕不隱諱,必當竭誠為大人進言。」

洪承疇又作了一揖,說:「多謝先生能夠留下,學生馬上奏明朝廷,授先生以贊畫軍務的官職。」

劉搖頭說:「不要給我什麼官職,我願以白衣效勞,從事謀劃。只待作戰一畢,立刻離開軍旅,仍回西山佛寺,繼續註釋兵書。」

洪承疇素知劉子政秉性倔強,不好勉強,便說:「好吧,就請先生以白衣贊畫軍務,也是一個辦法。但先生如有朝廷職銜,便是王臣,在軍中說話辦事更為方便。此事今且不談,待到寧遠斟酌。」

中午,洪承疇在澄海樓設便宴為劉子政洗塵。宴會後,洪承疇去行轅處理要務。劉在樓上一陣好睡,醒後由一位幕僚陪著在樓上喫茶。他看了壁上的許多題詩,其中有孫承宗的、熊廷弼的、楊嗣昌的、張春的,都使他回憶起許多往事。他站在那首《滿江紅》前默然良久,思緒潮湧,但沒有說出這是他題的詞。

當晚二更時候,洪承疇率領行轅的文武官員、隨從和制標營兵馬出關。他想到劉子政連日來路途疲勞,年紀也大,便請劉在澄海樓休息幾天,以後再前往寧遠相會。

劉子政一直送洪承疇出山海關東羅城,到了歡喜嶺上。他們立馬嶺頭,在無邊的夜色中望著黑黝黝的人馬,拉成長隊,向北而去。洪承疇說:

「今夜臨別,先生還有何話見教?」

劉子政說:「我看張若麒明日一定會星夜追往寧遠,大人短時期內務要持重,千萬不能貿然進兵。」

洪承疇憂慮地說:「倘若張若麒又帶來皇上手詔,催促馬上出戰,奈何?」

「朝廷遠隔千里之外,大人宜同監軍誠意協商,無論如何,牢記持重為上。能夠與建虜[6]相持數月,彼軍銳氣已盡,便易取勝。」

「恐怕皇上不肯等待。」

「唉!我也為大人擔憂啊!但我想幾個月之內,還可等待。」

「倘若局勢不利,學生唯有一死盡節耳!」

劉子政聽了這話,不禁滾出眼淚。洪承疇亦淒然,深深歎氣。劉子政不再遠送,立馬歡喜嶺上,遙望大軍燈籠火把蜿蜒,漸漸遠去,後隊的馬蹄聲也漸漸減弱,終於曠野寂然,夜色沉沉,偶然能聽到荒村中幾聲犬吠。


[1]遼陽一仗——此事發生在明熹宗天啟元年三月。明軍先失瀋陽,繼失遼陽。

[2]九邊傳首——熊廷弼在天啟年間任遼東經略,頗有才幹,懂軍事,不得展其所長,且受排擠陷害,於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八月被殺,傳首九邊示眾。

[3]虜酋四王子——指清太宗皇太極,為努爾哈赤第八子,因於努爾哈赤天命元年被封為四大貝勒之一,位居第四,故俗稱虜酋四王子。

[4]房琯——曾做唐肅宗的宰相。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十月,房琯率大軍與安祿山叛軍戰於咸陽的陳陶斜,大敗。

[5]再作馮婦——不自量力,重做前事。馮婦是寓言中的人名,寓言故事見於《孟子·盡心章》。

[6]建虜——也稱東虜。明朝從吉林到遼寧一帶設置建州衛和建州左衛、右衛,治理軍事。清肇祖猛哥帖木耳在永樂時任建州左衛指揮官,故明朝人蔑稱滿洲人為建虜。

《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