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春時節,到處鬱鬱蔥蔥,心學大師王陽明就在這生機盎然的天地間,為他的弟子們講解心學。正津津有味時,一老農來求見。老農不是來聽課的,而是想和他做一筆買賣。
老農說,最近家裡財政狀況堪憂,很多地方需要現金。可悲的是,他沒有現金,所以決定將自己的一塊田地賣給王陽明。王陽明當即拒絕。他說:「君子應成人之美,不可趁火打劫。你是農夫,田地是你的生存源泉,我若買了你的地,你是能解了近憂,可將來怎麼辦?」
王陽明決定,借給老農所需要的現金,還款日期不限。老農感激涕零,拿著錢千恩萬謝地走了。
故事倘若到此為止,那就成了小故事大道理道德版,所以必有下文。下文就是:幾日後,王陽明和弟子們到山水間遊玩。在一處風景如畫之地,王陽明看向山凹處一塊田地,不禁讚歎道:「你們看,那裡面山背水,遠看如菩薩蓮花寶座,實在是風水寶地啊。」
有弟子試探性地問道:「老師喜歡這塊田地?」
王陽明眉飛色舞:「怎能不喜歡?良知能知善惡,它告訴我這就是『善』的,我真是如喜歡美色(如好好色)一樣喜歡這塊田地。」隨即,王陽明臉色呈現出遺憾的神情,「可惜它不是我的。」
該弟子笑道:「它理應是您的,只是您捨了。」
王陽明迷惑地看著該弟子。
該弟子解釋道:「這塊田地就是幾日前那個來和您做買賣的老農的。他當初要賣給您的地就是這塊地。」
王陽明「哎喲」了一聲,人人都能聽出他語氣裡的懊悔。
可語音未落,王陽明馬上扼腕頓足,說道:「我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眾弟子茫然。
王陽明找了個地方坐下來,緊閉雙眼,靜如枯木。許久,才睜開眼,看到弟子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神態,他緩緩說道:「我剛才的那想法就是私慾啊,欣喜的是,總算被我克掉了。」
眾弟子恍然大悟。
其實講這個故事不是目的,這個故事是「形而下」的器,我們真正要講述的是這個故事背後的、「形而上」的道。這個道就是王陽明的「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裡的「善」是中庸、中和、不偏不倚的意思;「惡」是過或不及的意思。「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精髓,同時也是簡易明快瞭解陽明心學的工具,更是陽明心學的「天機」。那麼,上面這個故事和四句教有什麼關係呢?
王陽明的擁躉、明朝心學大師耿定向說,當然有關係。
當王陽明和弟子們在山水間遊玩時,他的心坦坦蕩蕩、無牽無掛,是無善無惡的,這就是四句教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可當他聽到關於那片田地的所有信息並產生懊悔之心時,就說明他的意動了,這就是四句教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那麼,這個「意」是對是錯呢?他扼腕頓足,就說明這個「意」是錯的。錯就錯在,他不該有懊悔的想法,一懊悔就證明他想據為己有,據為己有的心是錯心。那麼,他是怎麼知的呢?是與生俱來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告訴他的!所以這是四句教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他一知道錯,馬上就靜坐,克掉這個錯誤的「意」,去掉惡,保持善。最後,他如釋重負,這就是四句教最後一句「為善去惡是格物」。
無疑,耿定向的這種詮釋是陽明心學「致良知」的過程,或者說是程式、法則。那麼,王陽明是如何解釋四句教的呢?
二
1527年農曆九月,王陽明被明政府起用,討伐思恩(今廣西武鳴縣北)和田州(今廣西田陽縣北)。啟程前,他的兩位弟子錢德洪和王汝中舉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辯論的內容就是王陽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汝中以為,這四句話前後矛盾。
錢德洪對王汝中的懷疑精神大為驚異,擺出一副熱情的姿態向他討教。
王汝中毫不客氣地說:「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既然心的本體是無善無惡的,由心而發出的意也應是無善無惡的。意既然無善無惡,意所在的事也必是無善無惡,那良知還做什麼裁判?何必還要去格物?所以後三句是廢話。」
錢德洪不語,王汝中更來了勁:「如果意有善惡,良知要做裁判,在良知的指引下我們去格物,那就說明心體還是有善有惡的。這樣的話,第一句話就是錯話。」
錢德洪語重心長,拿出看透世事的長者對無知少年教誨的語氣:「你呀,看歪了。心體是天命之性,原本是無善無惡的。可是,這顆心會被外物所沾染,外物一沾染,心發出的意自然就有了善惡。但心體仍知善惡,所以我們要為善去惡,為善去惡的目的就是恢復那心體。」
兩人各執己詞,辯得不可開交,只好請王陽明來裁奪。
王陽明聽了二人的見解後,說道:「兩位的見解恰好可以互為補充,不可偏執一方。我開導人的技巧有兩種:資質高的人,讓他直接從本源上體悟。人心原本是晶瑩無滯的,原本是一個中和。資質特高的人,只要稍悟本體就是功夫了。他人和自我、內和外一切都透徹了。而另外一種人,資質較差,心不免受到沾染,本體遭蒙蔽,因此就教導他從意念上實實在在為善除惡,待功夫純熟後,污穢徹底蕩滌,本體也就明淨了。王汝中的見解,是我用來開導資質高的人的方法;錢德洪的見解,是我用來教導資質較差的人的途徑。兩位若互為補充借用,那麼,資質居中的人都可被導入坦途。若兩位各執一詞,在你們面前就會有人不能步入正軌,就不能悟透真理了。」
這段話可以如此理解,對那些資質高(良知光明)的人,你只需和他說第一句和第三句:無善無噁心之體、知善知惡是良知,他一聽到這話就明白了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心體光明,始終在行良知,日用而不知罷了。
而對那些資質較差(良知被遮蔽)的人,你就要和他說第二句和第四句:有善有惡意之動、為善去惡是格物。他一聽到這話就明白該在「念頭」(意)上為善去惡,時刻警醒自己,我的「意」是有善有惡的,千萬要謹慎,一定要正念頭(格物)啊!
由於這次授業解惑發生在王陽明府邸的天泉橋上,所以這次講學被稱為「天泉證道」。「天泉證道」的最後,王陽明叮囑二人道:「我的心學宗旨就是這四句話,你等千萬不可拋棄。來,跟我念一遍: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就是王陽明本人對「四句教」的解釋,王陽明最喜歡和最擅長的就是「二合一」,比如知行合一、心理合一,同樣,四句教也是無善無惡和有善有惡的合一。
陽明心學四句教是讓人既自信、又不可自傲的教法:人人都有能成為聖賢的良知,它無善無惡,近乎天神的境界,這是我們引以為傲的。
但良知會被遮蔽,發出的意卻是有善有惡的,所以我們必須要誠意,為善去惡,以此來抵達清澈的良知,隨時隨地行這清澈的良知。當我們的良知無善無惡時,就是我們最有力量、最有智慧之時。天下既在我手,更在我心。
三
是否還有別一角度來理解四句教?
答案是肯定的。眾所周知,王陽明在「天泉證道」兩年後就病逝江西,在人世間的最後兩年中,他拖著病軀一直在廣西境內剿匪,沒有時間和精力繼續深入闡述四句教。所以後人對四句教的闡釋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
那麼,為什麼說四句教就是王陽明心學之綱?
因為「無善無噁心之體」是他的世界觀,「有善有惡意之動」是他的人生觀,「知善知惡是良知」則是他的價值觀,而「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是他的方法論。
王陽明主張心外無物,心是無善無惡的,作為萬物的世界自然也是無善無惡的。在這個「無善無惡」、一團「和」氣的世界上,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這自然就需要心發出「意」。
而正如錢德洪所說,有些人的心體被沾染,正如世界觀受外物影響一樣,所以由此而形成的人生觀必然有善有惡。令人欣喜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知是非善惡的良知,人人心中都有完美的核心價值觀。而我們所需要的就是用格物的方法論來為善去惡,自覺踐行正確的價值觀。
從四句教作為陽明學大綱的語境出發,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每個人的世界觀都如王陽明所說的那樣把天地萬物當作自己的一部分去愛,那他必會樹立「內聖外王」的人生觀,也會真誠惻怛地踐行「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心學核心的價值觀,因為陽明心學有一套無與倫比的方法論:靜坐與事上練。
四句教是一個正循環,正確的世界觀會讓人擁有善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當人人都擁有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後,會反過來自然而然地塑造善的世界觀。如天地萬物一樣,生生不息,周遊不止,一善百善,天下皆善;一和皆和,天下皆和!
對四句教理解的這第三點,即是本書的由來,也是本書的綱目。